狄仁杰为何受武则天重用(狄仁杰究竟有多阴险)

狄仁杰为何受武则天重用(狄仁杰究竟有多阴险)(1)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对君臣楷模,他们相互成就,一起建立丰功伟业,被后世传为佳话。

秦有孝公和商鞅,唐有太宗和魏征,武周时期有武则天和狄仁杰。

武则天对狄仁杰有知遇之恩,狄仁杰对武则天有辅佐之功。

然而狄仁杰在临终前却露出阴险的一面,举荐一80岁老臣到武则天跟前,5年之后,这位老头让武则天含恨而死。

那么狄仁杰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一问题,我们还要从狄仁杰的仕途说起。

狄仁杰出身普通家庭,但是心怀天下,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后经过科举步入仕途,任卞州判佐。

狄仁杰为何受武则天重用(狄仁杰究竟有多阴险)(2)

狄仁杰工作兢兢业业,而且大公无私,口碑非常好,之后经提拔又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唐高宗时期,执掌朝政大权的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打压世族集团,提拔寒门出身的官员,狄仁杰脱颖而出,出任大理寺丞。

狄仁杰在任期间,铁面无私,一年之内就处理完了积压已久的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余人,而无人申诉,堪称奇迹。这件事让狄仁杰名声大噪,自然也引起武则天的注意,随后被提拔为御史,没几年又官拜丞相。

成为丞相的狄仁杰,身上肩负更大的责任,他刚正不阿,纠正一切不正之风,然而此举却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当时的酷吏来俊臣,是一位靠着恶意揭发检举他人,一步步走上仕途的,他擅长制造冤假错案,充当武则天的爪牙,排除异己。

这样的人,自然看不惯狄仁杰,一天,他以谋反的罪名将狄仁杰抓进大狱,准备大刑伺候,屈打成招,没想到还没动刑,狄仁杰就认罪了。

武则天也是想借来俊臣考察一下狄仁杰,听到这样的结果武则天感觉非常诧异,正当武则天纳闷时,却收到了狄仁杰让儿子送来的投诉信。

武则天感觉事情蹊跷,于是亲自过问狄仁杰谋反案,武则天质问狄仁杰为什么承认谋反,而后又让儿子申诉,狄仁杰说道如果我不认罪,早就死于酷刑了。武则天听到后立马明白其中的原委,于是释放了狄仁杰。

通过这件事,武则天又看到狄仁杰有勇有谋的一面,这样的人才是国之栋梁,武则天当然想为自己所用。然而武则天仍对狄仁杰不放心,决定再观察一下,于是将狄仁杰外放。

狄仁杰被外放后,所到之处,老百姓无不称颂,狄仁杰的作风,让武则天大为赞赏,后来武则天又复立狄仁杰为丞相。

武则天在狄仁杰的辅佐下,武周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一代贞观遗风。

狄仁杰在充分获得武则天的信任后,一直试图,引导武则天还政于李唐天下,而武则天摇摆不定。

狄仁杰为何受武则天重用(狄仁杰究竟有多阴险)(3)

武则天一度想把自己的武周天下,传给侄子武三思。

面对武则天的这一做法,狄仁杰提出来一个令武则天尴尬的事情,那就是如果武则天这样做了,那么武三思将来供奉先祖时,是供奉自己的父母呢,还是供奉自己的姑姑呢?很显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当然是供奉自己的父母,那么这样的话,武则天就尴尬了。

于是武则天暂时打消了传位于侄子武三思的想法,不过武则天还是抱有幻想,不想把自己辛苦建立的武周天下,再还给李唐子孙。

狄仁杰眼看自己越来越老,而武则天的态度又不明确,于是狄仁杰决定埋下一个棋子,那就是忠于李唐天下的张柬之。

当武则天让狄仁杰举荐人才时,狄仁杰脱口而出,说张柬之有丞相之才。武则天出于对狄仁杰的信任提拔了张柬之,然而狄仁杰认为武则天给张柬之的官职太小,再三举荐张柬之为丞相,武则天最终采纳了狄仁杰的建议。

狄仁杰离世后的第五年,武则天病重,忠于李唐天下的张柬之,簇拥着太子李显,发动政变,来到武则天的病床前。

狄仁杰为何受武则天重用(狄仁杰究竟有多阴险)(4)

当武则天看到带头的正是80岁的张柬之时,瞬间明白了一切。她大骂狄仁杰阴险,欺骗了自己。

武则天无奈,只好宣告退位,自己一手建立的武周天下卸下帷幕。随后太子李显继位,大唐天下重见天日。

没过多久,武则天忧愤而死,一代女皇走完了其传奇的一生。

武则天明白一代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她知道自己死后,拥护李唐天下的朝臣必然会要求清算自己以及武氏宗亲,于是武则天给自己留下一个无字碑。

结论

狄仁杰作为一个心怀天下,刚正不阿的人,自始至终都是李唐天下的拥护者。

武则天对于狄仁杰这样的国之栋梁,是又爱又恨,希望通过自己的恩遇将其彻底收服。

然而狄仁杰这样的人,岂能是因为恩遇就改变初心,只是他不动声色,埋下棋子,以待时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