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防治知识问答(疾病防控防治麻风病)

麻风病防治知识问答(疾病防控防治麻风病)(1)

麻风病防治知识问答(疾病防控防治麻风病)(2)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至少已流行了三千多年,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成为引起畸残的一大原因,曾长期被视为“不治之症”,一度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麻风病疫情处于较低水平,但自古以来,对麻风的恐惧、歧视、偏见从未减轻。

麻风病防治知识问答(疾病防控防治麻风病)(3)

麻风病的定义:

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

病原体麻风菌的三大特点:

传染性、嗜神经性和潜伏期长。

传染源:

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直接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播。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

出现浅色或红色皮肤斑片,常伴有感觉丧失。

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麻风病人早期有不同程度和数量的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浸润、和少见的皮肤原发性溃疡等。

神经损害:神经损害为麻风病一个主要的表现,临床上可触及神经粗大,局部皮肤麻木无汗、肌肉萎缩、局部皮肤和关节营养不良和功能减退。神经损害可迅速发生,功能急剧恶化,及时处理可获得改善或完全恢复。有些神经损害是缓慢发生,不易为人察觉,待发现时即出现明显畸残,称之为无痛性神经炎。临床上较难恢复。有时在麻风皮损消退后甚至在停止治疗后,仍然会发生神经损伤。

神经损害可引起的畸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面瘫、爪形手、垂足、严重的局部功能紊乱可引起骨骼改变如指(趾)骨、掌骨和跖骨的吸收,无痛性足底溃疡,足底溃疡的足部损害。

麻风病的危害有哪些:

一是麻风病致病、致畸造成患者部分或全部劳动力丧失,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是由于社会对麻风病的不了解,对麻风病人产生歧视和偏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麻风病流行和造成残疾,增加社会负担及对卫生资源的消耗。

麻风病的可疑症状:

皮肤出现不痛不痒皮疹(红斑、白斑、浅色斑、丘疹、结节等),久治不愈。

皮损的感觉丧失或减退,麻木闭汗。

眉毛稀疏、脱落。

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

面部或耳垂出现水肿或肿块,面如醉酒。

爪形手、虎口肌肉萎缩。

手、足麻木或有麻刺感。

手、足或眼睑肌无力。

垂足。

发生无痛性伤口或溃疡,久治不愈。

周围神经粗大、疼痛或触痛。

麻风病的预防:

密切接触活动性麻风病患者时戴口罩接触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 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可以减少患麻风病的风险。如果怀疑自己得了麻风病,应该主动去综合医院皮肤科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咨询。

内容来自南充疾控

姿势已摆

就等你点啦

【来源:南充疾控】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