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场幸福的新年音乐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年音乐会)

记一场幸福的新年音乐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年音乐会)(1)

文 |王安潮

元旦前后的“新年音乐会”是舞台艺术中的特有阶段性现象,欢乐祥和、祈福祝愿的情境营造是这场视听盛宴的主题。其传统自然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有关,而如何举办、举办得如何,当然也会被有意无意地拿来与维也纳版比对。近年来,学校表演艺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年音乐会举办的大军除了职业院团外,还添了院校乐队(包括合唱队)的身影。而学院派的加入,也因此多了些学术型倾向,丰富了纯娱乐型的新年音乐会。

观众需要什么样的新年音乐会是举办者需首要考虑的,这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当属音乐会的适用对象。陕西新年音乐会已经连续举办十三届,它的听众主体是当地乐迷,其选曲自然会考虑陕西本土原创优秀音乐作品,举办者力图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品位需求。今年的音乐会上半场曲目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屠冶九)、《陈仓序曲》(崔炳元)、《栈道随想》(赵麟)、《长城古道》(尚家子)、《马踏飞燕》(韩兰魁)、乔家大院组曲《立志》《远情》等作品,几位作曲家均是陕西籍,展现地域特色是这场音乐会的出发点。所选曲目都是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使得音乐会较好地展现了大众娱乐的一面。其中惹得观众大量喝彩的《陈仓序曲》更是今年的新作。

展现学术性的探索是学院派新年音乐会考虑的策略之重,这其中决定性因素当属师生才艺的展示。哈尔滨音乐学院新年音乐会以中俄交响乐团为主体呈现了中外经典作品,如乐队与双钢琴《动物狂欢节》(圣-桑)、琵琶与乐队《草原英雄小姐妹》(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打击乐与乐队《龙腾虎跃》(李民雄)、《单簧管小协奏曲》(韦伯)、扬琴与乐队《狂想曲》(王丹红)、《降E大调大提琴协奏曲》(肖斯塔科维奇)、《红旗颂》(吕其明)等。音乐会注重演绎技艺的宣扬并让全校师生形成互动,展现了乐团诠释中外作品的全面技艺,辅助学校的教研是音乐会的初衷。

选曲注重高难度技巧的展示是此类新年音乐会的侧重点,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新年音乐会亦是如此。上海音乐学院的新年音乐会展演了“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的红色音乐主题,包括《红旗颂》(吕其明)、《洪湖随想曲》(张敬安/欧阳谦叔原曲、闵惠芬改编)、《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长征交响曲》(丁善德)、《黄河大合唱》(冼星海)等。音乐会的主体是在乐曲诠释中展现的表演者技艺,指挥家林大叶和张国勇、二胡演奏家陆轶文、小提琴演奏家王之炅、男中音歌唱家胡斯豪等,在学院交响乐团、合唱团演绎的背景上轮番展现技艺,将技术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也许有人觉得新年音乐会无需在意炫耀技术和宣扬学术,这其实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程式化导致的惯性思维,上述音乐会并没有缺失娱乐性、大众化,而它们注重多元化、个性化的技艺之魅,又增加了艺术品位引领的方向。假如全世界的新年音乐会都依从某种既定套路,那真没有各地都办新年音乐会的必要,大家围坐在电视剧前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即可!

- THE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