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合法(合规合情合理)

合规合法(合规合情合理)(1)

合规、合情、合理

——从新高考一卷二卷的作文题浅析2021年新高考作文复习策略

【文】徐成选 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

本文发表于《教学考试》(高考语文)2020年第六期

合规合法(合规合情合理)(2)

2021新高考

今年是新高考落地实施的第一年,从新高考一卷二卷的作文命题上看,命题形式上既有“不变”又有“变”。“不变”的是这两道作文试题遵循了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次的考查内容的要求,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版)的精神,所以还是这几年作文题目设置的基本趋势,这条主线没变。“变”的是在命题材料和命题形式的选择上,有了不少的变化,新高考要求考生将自己置于社会与时代之中,不能冷眼旁观,要认真感悟,审慎思考,真正将国家的重大事件与考生个体相结合。也要求考生不能脱离课本,要求考生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下,通过学习任务群,落实核心素养,实践语言文字运用,提升语言文字建构与运用能力。

从2020年新高考一卷二卷的作文题的“不变”与“变”中如何做好2021年新高考作文的复习工作呢?2021届的考生们可以从“合规、合情、合理”三方面来准备2021年的新高考作文复习。

一、以“合规”为基调,建议考生从作文常规方面做好精心复习。

从作文常规的角度,考生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做精心准备,真正做到“合规”。考生首先要有积累意识,要从观察中积累、从阅读中积累也要从写作中积累。其次要有整体意识,对作文的写作内容要全面考虑,对作文的写作顺序要合理安排,对作文的衔接过渡要巧妙设计,对作文的开头结尾要精心打造。最后要有读者意识,既然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特别是给阅卷老师看,就应该清新流畅地吐露心声,让别人轻轻松松地明白你的意图。所以,将作文写清楚,让阅卷老师读明白,这是最起码的读者意识。也要将作文写漂亮,写精彩,让阅卷老师爱不释手,这是要尽量达到的较高层次的读者意识。一篇考场作文如果让阅卷老师爱不释手,那么得分还会低吗?

所以在作文复习的过程中,考生可以以“合规”为基调,精心做好作文复习策略,尽可能地做到“知己知彼”,以不变应万变,来提高复习效果。

首先要“知己”,也就是自己作文的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要心中有数。在高三年的作文复习中,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符合自己表达习惯的作文结构模式,然后再通过标题、开头和结尾的精心设计以及精彩语言的运用来提升自己的作文档次。实践证明,拟好标题,可以让人过目难忘;开头添彩,可以让人引人入胜;精彩收束,可以以美取胜。这也是“合规”的最基本的做法。因此,对作文常规方面的精心复习,再对自己的作文表达不断加以改进,做到“知己”,这样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考场作文水平。

其次要“知彼”,也就是根据作文材料以及作文要求,做到不偏不离。读懂作文材料和作文要求是每一个考生的最基本素质。如何读懂材料?一方面考生在平时阅读作文材料时需要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如材料中出现频率比较大的词语,最能体现材料的表述观点的句子等。另一方面需要加大阅读作文材料的“量”,当然这“量”要能体现新高考对考生考查的四个层次,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

今年新高考一卷二卷的作文在要求考生“知彼”的角度上也体现了考生在作文复习上要做到“合规”的要求。新高考一卷取材于新冠疫情,注重考查考生能否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可以看出,新高考要求考生将自己置于社会与时代之中,真正将国家的重大事件社会与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时代使命与考生个体相结合。从这一趋势上看,2021年高考作文复习考生不能脱离社会和时代,应该将自己的时代感与使命感和这个社会、时代相结合。新高考二卷的作文题结合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任务群——课文(学习活动)为《家乡文化生活》来命制题目,可见,考生在作文复习的过程中,不能脱离课本和新高考的一些热点,如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等。

总的作文复习基调定下,考生可以围绕这“合规”着手训练,做到“知己知彼”,方能在高考考场作文时镇定自若,一锤定音。

二、以“合情”为导向,建议考生从作文素材储备与选择上做好精准复习。

2020年新高考作文为2021年参加新高考的考生们提供了作文复习的指南。2020年新高考作文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归纳两个关键词,那就是“热点”“课本”。新高考一卷材料选取了防疫工作中不得不产生的“距离”,以及抗疫工作中人与人之间展现的各种温暖的“联系”,所选内容与是今年的“热点”,与考生息息相关,非常贴近考生生活,能够确保考生有话说。新高考二卷立意难度低,考生可从家乡生活入手,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例如旅游胜地、文化古城等。这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课文(学习活动)《家乡文化生活》相关,所选内容与是今年新高考的“热点”,也与课本紧密相连,与考生息息相关,非常贴近考生生活,同样也能确保考生有话说。

这两道作文题目,考生很容易通过调动记忆中存储的相关素材储备,对储备的素材进行筛查,唤起记忆与情感,选择较好入手的角度进行切入。那么,如何做好相关素材的储备与选择呢?“合情”作为导向,可作为2021年新高考作文复习的不二法则。因为通过“合情”,也就是合乎真情,合乎真境,这样可以让自己通过现象看本质,在作文中充分体现自己的思考、感悟与认识,既言有物,更言有情、言有理。

以2020年新高考一卷的作文题为例来分析如何做好相关素材的储备与选择,如何做到“合情”。

合规合法(合规合情合理)(3)

【2020年山东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

本题目聚焦今年的疫情热点,从隔离生活、社交距离与人们联系方式的变化为切入点,立足考生视角与现实对接,促使考生主动思考、个性阐述,在现实问题情境中考查考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从写作要求上看,明确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但考生要对上述材料进行综合立意,不能将“距离”与“联系”分割开来谈,而是要看清二者的本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

因为这次“疫情”是今年年初刚发生的事,考生在家居家隔离时,通过各种媒体已经了解了不少“抗疫”故事,而且许多“抗疫”行动也在眼前,考生很容易调动这些素材储备,也很容易与自己联系起来,这样的作文,考生能言有物,更言有情、言有理。

2021年新高考作文复习在作文素材的储备与选择上,考生可以结合2020年新高考作文的特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着手准备。一方面,从课本热点的角度去准备,特别是统编版教材提出的整本书阅读和学习任务群,考生可以对这课本热点进行梳理,归纳并上升到一定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储备相应的作文素材,做到“合情”。另一方面,从时代热点或社会热点的角度去准备,特别是2020年至2021年这段时间出现的热点,往往这热点在报纸或一些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很高。那么考生可以循着这热点去储备作文素材,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在作文素材后面添上别人的评论或是自己的见解,做到“合情”。

结合“热点”或是主题,通过大量素材的储备,考生在考场上就能从容应对,遇事不慌,处事不乱。

三、以“合理”为目标,建议考生从作文要求方面做好精细复习。

考场作文“合理”主要体现在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四个特征上,特别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在构思时就要注意这四个特征。因此,对作文要求的准确解读,做到“合理”,对考场作文是至关重要的。新高考一卷要求考生对上述材料进行综合立意,不能将“距离”与“联系”分割开来谈,而是要看清二者的本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考场作文“合理”的四个特征这一写作要求很明确。同样新高考二卷的写作要求也明显体现这四个特征,该题要求考生从熟悉的地名入手,介绍该地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进而激发考生对于家乡文化或某一地域的热爱,书写地域文化内涵实质,指向性和目标性很明确。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精细复习呢?以2020年新高考二卷的作文题为例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如何做好精细复习,如何做到“合理”。

合规合法(合规合情合理)(4)

【2020年海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

本题试题比较灵活,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考查考生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考生可从家乡生活入手,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例如旅游胜地、文化古城等。通过调动记忆中存储的相关素材储备,对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进行筛查,或许是难忘的故事,又或有特殊的意义的角度进行排序,选择较好入手的角度进行切入,由浅入深,挖掘该地域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征。试题的写作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合理”的四个特征,任务指向明确,考生只要平时在精细复习中就能做到立意不跑偏,甚至不跑离,容易入手,有话可说。

那么,结合“合理”的四个特征,2021届新高考作文可以从四个方面做准备。一是要注意对作文体式的要求。文体的格式在近年来常在作文的要求上有所体现,像新高考二卷要求考生写一篇解说词,这就要求考生要按照解说词的格式来写,相应作文格式的精细准备,可以使自己不手忙脚乱。二是要注意对作文内容的要求,作文内容体现在内容的指向性上,同时也要结合情感来写,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据,有理。像新高考二卷要求考生从熟悉的地名入手,介绍该地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家乡文化或某一地域的热爱,书写地域文化内涵实质。对于作文内容来说,需要平时多读、多想、多练。三是要注意对作文对象的要求,也就是考生写作时要有写给谁的语境意识,像新高考二卷要求考生需化作电视台主持人,带领电视机前的观众领略某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那么在语言上我们要避免口语化,在逻辑上需要注意层次的递进或者并列,选取的人事物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四是要注意对作文思维的要求,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有思辨性和探究性,注意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像新高考二卷要求考生在论述地域文化的现状与优势的同时,能否深入挖掘地域发展的弊端和不足,为地域发展献言献策。

综上所述,从新高考一卷二卷作文题的命题特点上看,考生可以结合着“合规”“合情”“合理”这三个策略,充分准备,做到多储备、多思考、多练习,同时尽量避免作文内容空泛,言之不深,做好对2021年新高考作文精心、精准、精细的复习,有准备,便会心不慌,便能“樯橹灰飞烟灭”。

高中语文新课堂期待您的关注,期待您的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