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条黄河隧道(钻海底穿黄河山东)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浩 蒋兴坤 整理报道

经济要发展,交通得先行。这两天,济南青岛——山东的这两座双子城,有两件大事让人很振奋。它们不仅创造了不少记录,也将对城市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对山东来说,更将有力地促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究竟是哪两件事,我们慢慢给你道来。

青岛:再建一条海底隧道,创下三个记录

先来说青岛,大家都知道,从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要想进入青岛主城区,目前有两条比较快捷的通道,其一是青岛胶州湾大桥,其二是胶州湾隧道。

不过,不久的将来,青岛又将迎来一条海底隧道。

29日,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开工,胶州湾第二隧道位于胶州湾跨海大桥和青岛胶州湾隧道之间,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通行车辆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项目估算总投资额171亿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约120亿元,总工期72个月。

全国第一条黄河隧道(钻海底穿黄河山东)(1)

值得一体的是,这条海底隧道创造了不少记录。

隧道建成后,将是世界海底隧道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长度最长、隧道工程领域施工难度最高的超级工程。

为啥说它规模大?请看一组数据,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建设开挖土石方量超过800万立方米,超过日本青函海底隧道(520万立方米)和英法海峡隧道(480万立方米)。这么多土石方挖出来,如何变废为宝,对青岛来说,是个考验。

那么这条隧道究竟有多长呢?据介绍,胶州湾第二隧道主线隧道长15.89公里,将超过挪威已建成的吕菲尔克隧道(14.3公里)成为世界第一长公路海底隧道。

最后再来说说它要克服哪些难题。专家介绍,胶州湾第二隧道将突破超特长隧道通风防灾、大断面隧道穿越大规模断裂、超大直径盾构与钻爆法隧道海中对接、超大直径盾构承受超高水压等世界级难题。

听起来比较专业,大家可以想想,在海底挖隧道绝对不是简单的事。

全国第一条黄河隧道(钻海底穿黄河山东)(2)

说了记录,很多读者也许会问,既然有了两条跨海通道了,青岛为啥还要再建一条?

其实,作为目前连接青岛市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唯一全天候通道,胶州湾隧道自2011年6月30日竣工通车至今,在改变“青黄不接”的历史,提升两岸通行效率的同时,也开始面临通行量日益饱和,隧道及周边路网拥堵严重,加上货运交通功能缺失等问题,再建一条隧道因此也提上了日程。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介绍,胶州湾第二隧道是“十四五”期间青岛市重大工程、中心城区“六横九纵”高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能有效畅通东西两岸人流物流,推动环胶州湾一体化发展,提升胶东半岛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助力青岛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6年后,又将有一条交通巨龙潜伏在胶州湾海底,青岛的发展必将迈上一个大台阶。

全国第一条黄河隧道(钻海底穿黄河山东)(3)

全国第一条黄河隧道(钻海底穿黄河山东)(4)

济南:万里穿黄第一隧,创造了人类历史

说完了青岛,再说济南。

就在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开工的第二天,“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隧道工程东线隧道率先贯通。

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标志性工程,济南黄河隧道位于济南市中轴线济泺路泺口浮桥下游约100米处,全长3.7公里,上部为双向6车道公路,下部为轨道交通M2线。建成后汽车、地铁将同步穿过黄河。

东线隧道贯通后,西线隧道正按照计划顺利掘进,预计2021年春节前实现贯通,济南黄河隧道计划于2021年10月建成通车。

全国第一条黄河隧道(钻海底穿黄河山东)(5)

说起它所创下的记录,我们也梳理了一下。

济南黄河隧道的隧道管片外径15.2米,是目前黄河上最大的隧道。此次东线贯通,标志着我国在建的最大直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取得重大进展。

更为重要的是,隧道穿越黄河段河床高出南岸天桥区地面5米,最大洪水位高出11.62米,隧道最低点位于河床下54米,最大水土压力6.5巴(相当于一个人手掌大小的面积上承受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施工风险高。这也因此也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悬河”。

至于工程难度,据介绍,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河底长距离钙质结核层,有1000米的区间为钙质结核“密集区”,最硬岩石强度达到45兆帕,相当于高铁桥墩钢筋混凝土的强度。最难的一次26个小时只掘进了2米,取出58块坚硬的石头。

全国第一条黄河隧道(钻海底穿黄河山东)(6)

那么,这个宏大的工程能给济南带来哪些好处呢?

据介绍,隧道全长4760米,其中盾构段长2519米,设计为双管双层,市政道路与轨道交通合建,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公路,下层为轨道交通。届时,市民开车通过水下隧道最快4分多钟可“穿越黄河”,比绕道黄河大桥节约近一个小时。

除了交通出行更方便,又是济北新城发展的重要通道和“携河发展”战略的关键性配套工程,同时又是济南新一轮规划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工程,隧道背后更深的意义就是助力济南携河北跨,加速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要知道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就在黄河北,明年“万里穿黄第一隧”建成通车后,对济南这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必将迎来一个跨越发展的新时代。

全国第一条黄河隧道(钻海底穿黄河山东)(7)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