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效应对人认知的影响(越是厉害的人越会利用)

心理学上,有一种“投射效应”:

指人常常出现一种错觉,习惯以自己内心的所想、所见为标准,以此来分析和判断他人,并以为对方也是这样。

成语“疑邻盗斧”,说的也是这么一回事。

因为怀疑邻居偷了自己的斧头,所以邻居的一举一动都像小偷,但是最后却发现,斧头根本没丢,也是典型的投射。

简单来说,自我投射就是把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想法,情绪这些心理特点,像投影仪一样,不自觉的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有同样的感受和认知。

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小气;

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觉得大家都很大方;

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觉得每个人都藏着无数暗箭;

一个急脾气的人,觉得人人都是火药桶……

这种现象,很可怕。

俗话说,眼界决定境界。

越是没见过世面的人,越以自我为中心,眼界越是狭窄。

可能在你眼里微不足道的东西,却在别人的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你没经历过别人的生活,也就没资格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人生。

投射效应对人认知的影响(越是厉害的人越会利用)(1)

永远不要,轻易评价一个人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

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

因为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甚至隐藏很深的一面。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难以搬动。很多时候我们口口相传的那个人,可能并不是真实的他。

你眼中节省每一笔开销的吝啬鬼,也许是因为他把所有的存款都寄回了家;

你所以为的一脸冷漠说话刻薄的人,在危急时刻却正义感爆棚特别有人情味。

不轻易去定义和评价他人,体现了一个人的觉悟和素养。

投射效应对人认知的影响(越是厉害的人越会利用)(2)

越是厉害的人,越会利用“投射效应”

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受和看法,很可能与事实偏离,但因为投射效应,我们被蒙在了鼓里。

但我们仍然能够有意识地减少它对人际交往产生的消极影响,转换思路,为我们所用。

利用投射效应,更好地认识他人

钱钟书曾说过“自传其实是他传,他传往往却是自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一个人对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他。

生而为人,我们是有共性的,所以投射效应在有些时候可能是正确的;

但是,共性之外还有着更为丰富的个性,如果投射效应过于严重,就会误解重重。

投射效应对人认知的影响(越是厉害的人越会利用)(3)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们一方面应该客观、公正地去看待自己和他人,克服投射效应;

另一方面,投射效应也可以化作我们识人的利器,通过某人对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他。

不以自己喜好来强迫要求他人

既然明白了以自己的喜好和感受去评判别人,其实是一种心理投射,那就要努力避免这种倾向。

而避免这种倾向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边界感。

不论是亲子关系,还是恋爱关系,我们都只能在关系中提建议,但是最终却要尊重对方的边界,给他选择的自主权。

不以自己的感受和喜好来评判和要求他人,建立边界意识,人生会少很多烦恼。

能了解并接纳别人的不同

有人说:

"任何看似荒谬的事情背后,都有它真切的原因。

如果你觉得它荒谬,那很可能是你不理解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体系,这是我们评价事物的度量衡。

我们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必然导致我们的坐标体系也不同。

如果我们固执地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对方,那么导致的必然结果沟通不畅、社交失败。

所以,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