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的晚年生活(拓跋焘英雄一世)

拓跋焘是北魏最有雄才大略的皇帝,16岁登基为帝。在位期间先后消灭胡夏、北燕、北凉,降伏鄯善、龟兹、粟特等西域诸国,并驱逐吐谷浑,北伐柔然,南征刘宋,最终统一北方,是中国历史进入结束十六国乱世,进入南北朝对立阶段。他改善民生,重用汉臣,加速了北魏王朝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的融合。但其在位末期,脾气暴躁,杀戮无度,自己也惨死于宦官宗爱之手,终年45岁。北魏的皇帝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都比较短命,但却是拓跋焘却是北魏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

拓跋焘的晚年生活(拓跋焘英雄一世)(1)

拓跋焘也算得上是比较高产的一位皇帝,有11个儿子,成活勉强过半,其中五个早逝。而活到成年的六个儿子也非常短命,没有一个活过24岁。

长子:景穆帝拓跋晃

拓跋晃(428—451)是北魏第四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之父。拓跋晃自幼仁爱宽厚,聪明好学,而且记忆力超强,他与父亲拓跋焘不同,十分喜欢佛教。延和元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拓跋焘亲征北燕时,拓跋晃奉命留京处理尚书省事务。在拓跋焘亲征北凉时,任录尚书事,总理朝政。拓跋晃为政精明,洞察细微,颇受朝中大臣称赞。后曾随父亲北伐柔然,并参决军国重事。拓跋焘南征刘宋时,拓跋晃奉命率军驻扎漠南,防备柔然南下入侵。在拓跋焘下诏灭佛时,由于拓跋晃爱佛,父子由此产生矛盾。拓跋晃屡屡进谏父亲,都被拒绝,只好私下里设法保全了不少和尚。

拓跋焘晚年宠信宦官宗爱,宗爱生性狡诈,多有不法,拓跋晃对其多有不满。拓跋晃的亲信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也与宗爱不合。宗爱担心仇尼道盛、任平城会揭发自己的罪行,便向拓跋焘进谗言诬陷二人。拓跋焘信以为真,下令诛杀仇尼道盛和任平城,由此牵连很多东宫官吏被处死。拓跋焘因此极为愤怒,拓跋晃也为此忧愤而死,年仅24岁,谥号景穆太子。拓跋焘后来知道错怪了拓跋晃,为此感到十分后悔。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濬继位后,追尊其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次子:晋王拓跋伏罗

拓跋伏罗(?—447),太平真君三年受封晋王,加车骑大将军。曾率军高平、凉州各军讨伐参与吐谷浑慕利延。拓跋伏罗擅长兵马,颇具谋略,大败吐谷浑,斩杀敌军五千余人,降服一万多家。太平真君八年,拓跋伏罗去世,死后无子,封国废除。拓跋伏罗为拓跋晃的弟弟,出生年份应在428年之后,因此终年不会超过20岁。

拓跋焘的晚年生活(拓跋焘英雄一世)(2)

三子:东平王拓跋翰

拓跋翰(?—452),太平真君三年受封为秦王,任侍中、中军大将军。拓跋翰为人忠诚正直,百官对其十分钦佩。后曾奉命镇守枹罕,以信义恩惠安抚百姓,受到当地羌戎的敬重和顺从。正平元年,拓跋翰改封为东平王。次年,父亲拓跋焘被宦官宗爱所杀,时任尚书左仆射兰延等人秘不发丧,认为景穆太子拓跋晃之子拓跋濬年幼,难当大任,偷偷迎接拓跋翰进宫,打算立其为帝。而侍中薛提却坚持以拓跋濬为嫡皇孙,应立为储君,而后临立皇帝,几人因此产生分歧,长时间难以决定。宗爱得知消息后,自知得罪太子拓跋晃,而其又讨厌拓跋翰,于是秘密迎接与自己交好的南安王拓跋余进宫称帝,并假借赫连皇后之命,召兰延等人入宫,兰延等人入宫后,被宗爱杀死,拓跋翰亦被杀死,谥号明。拓跋翰为拓跋晃三弟,出生年份年份应在428年之后,因此终年不会超过24岁。

比较巧合的是,北魏高祖拓跋什翼犍的第三子也即是嫡次子,也叫拓跋翰,生母为母昭成皇后慕容氏(前燕开国皇帝文明帝慕容皝之女),被封为秦王,15岁时曾率军征战,建功立业。后娶其寡嫂贺兰氏(道武帝拓跋珪生母),生下拓跋觚,拓跋翰死后,由拓跋觚袭爵。可惜的时,秦王拓跋觚在出使后燕时被慕容垂扣押,拓跋珪进攻后燕中山时,拓跋觚被后燕斩首。这样算来,秦王拓跋翰是东平王拓跋翰的从曾祖父。

四子:临淮王拓跋谭

临淮王拓跋谭(?—452),太平真君三年被封为燕王,任侍中,参谋都曹事务。正平元年,改封为临淮王。拓跋焘南伐刘宋时,授任中军大将军。拓跋谭曾攻破刘宋的藏积军粮的邹山,缴获三十万斛米。刘宋皇帝刘义隆倚仗淮水天险,并未设防。拓跋谭令属下造竹筏偷偷渡河,刘宋大军惊慌溃散,大将胡崇被杀,斩获宋军一万多首级。刘宋大将臧质按兵不动,不敢营救,随后亦被拓跋谭击溃。正平二年,拓跋谭去世,谥号宣。拓跋谭为拓跋晃的弟弟,应当生于428年之后,因此终年不会超过24岁。

五子:广阳王拓跋建

拓跋建(?—452),太平真君三年被封为楚王。正平二年,改封为广阳王,同年去世,谥号简。拓跋建是拓跋焘成年儿子里面最平庸的一位,因此史书记载较为简略。拓跋建是拓跋晃的五弟,应当出生于428年之后,因此终年不会超过24岁。

拓跋焘的晚年生活(拓跋焘英雄一世)(3)

六子:南安王拓跋余

拓跋余(?—452),太平真君三年受封吴王。正平元年,改封南安王。次年,父亲拓跋焘被宦官宗爱诛杀,拓跋余自幼与宗爱关系密切,被其拥立为帝。拓跋余继位后,自知皇位来路不正,因此大肆赏赐文武百官,以此收买人心,即位仅仅一个月便将国库挥霍一空。为帝,年号永平(或作承平)。拓跋余嗜酒如命,纵情声色犬马,经常外出游猎。而宗爱因为拥立有功,被封为冯翊王,位居宰相。拓跋余不理朝政,致使宗爱专权跋扈,随意征召公卿大臣,俨然一位大权在握的“皇帝”。朝中大臣认为宗爱必将成为赵高第二,拓跋余也渐渐怀疑宗爱必定会作乱,便谋划夺权,削弱宗爱的势力,从而引起宗爱的愤怒不满。宗爱不想坐以待毙,再次先发制人,趁拓跋余祭祀宗庙之机,派亲信小黄门贾周等人将拓跋余杀死,谥号敬寿。拓跋余死后,拓跋濬即位,马上诛杀了宗爱和贾周等人,并以诸侯王的礼仪将拓跋余安葬,谥号隐。拓跋建是拓跋晃的六弟,应当出生于428年之后,因此终年不会超过24岁。

早夭的五个儿子

拓跋焘另有五子早夭,分别是拓跋小儿、拓跋猫儿、拓跋真、拓跋虎头、拓跋龙头。由于早逝,史书并没有传记记载。但这几位的名字相对比较接地气,或许是奉行了民间贱名好养活的习俗。

结语

纵观拓跋焘儿子们的生平,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拓跋焘以及他的11个儿子全部死于453年之前,除了早逝的五个儿子,其余六位活到成年的儿子当中,第三子晋王拓跋伏罗去世在447年去世。五年后(451年),太子拓跋晃去世,而到了452年,拓跋焘与其余在世的四个儿子先后在这一年去世。而他们的死因也更是令人叹息,拓跋焘、拓跋翰、拓跋余先后被宦官宗爱所杀,拓跋晃也是间接死于宗爱之手。因此,拓跋焘的儿子们也成为比较短命的皇室成员,没有一个活过24岁。

参考资料

《魏书》

《资治通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