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什么时候当宰相(的富弼为何前后不一)

富弼是北宋的名臣,河南洛阳人,年少时就很有才学,有人向范仲淹推荐富弼,范仲淹非常欣赏他,说他有王佐之才,范仲淹后来把富弼的文章给当朝的枢密使晏殊,晏殊也很喜爱他的才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后来富弼经过推荐给宋仁宗做了河阳判官,后又升迁为开封府的推官。不久,契丹屯兵边境要求北宋各地求和,朝廷派富弼出使与契丹交涉,他力矩割地保全了疆土。到了嘉祐年间富弼任宰相,与当朝的翰林学士欧阳修、御史中丞包拯、侍讲胡翼之齐名,士大夫称为“四真”,真宰相、真翰林学士、真中丞、真先生。到了王安石在朝时力主变法,意见多与富弼不和,富弼自知争不过王安石,便常称病求退,后宋神宗同意富弼辞去宰相一职,问他谁可以接替?富弼推荐文彦博,神宗沉默不语,神宗提出王安石怎么样?富弼沉默不语,于是神宗知道他们两个人不合,富弼被外放为官(本来皇帝,让他去河南府,他的老家,他不同意,所以去了亳州)。后来王安石推行新法,富弼有不同的看法抵制新法,遭到排挤,便提出回乡养老,神宗同意封富弼为为韩国公。富弼回到家乡以后,仍然常常给皇帝上疏关心朝政,知无不言,神宗虽然不近采纳,但始终很敬重他。富弼这个人平时嫉恶如仇,但不随便表示喜怒,办事秉公不谋私利。他曾对人说,一个人应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意思是说话要谨慎,办事要严格遏制自己的私欲,后来人们就把他说的这两句话当做成语。

富弼年轻人和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一起推行过“庆历新政”,但是因为触动了大贵族官僚集团的利益,很快就失败了(比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要快),说明那时的他还是看到当时大宋朝政的问题的,愿意去改变锐意进取的。但是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却成了反对者,是什么原因呢?利益角色转变了?就好像我们上班的人每天挤公交车一样,自己没有挤上车时,总希望车别走,让自己挤上去,可当自己上了车后,总是想着司机快点关门开车吧,这自己都要迟到了。

富弼什么时候当宰相(的富弼为何前后不一)(1)

成语出处《葵辛杂识》: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意思是说话严谨或是保守秘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