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唢呐百鸟朝凤是什么样子的(百鸟朝凤唢呐的消逝)

2016年5月12日,著名导演方励在直播间的一跪,引起一片哗然!有人说他道德绑架,有人说他做作,也有人认为方励的一跪才是真正的对得起艺术情怀四个字。

最早的唢呐百鸟朝凤是什么样子的(百鸟朝凤唢呐的消逝)(1)

在直播间,方励哽咽地说道:“这是我们中国的电影,讲的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我们能不能给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电影一次机会?你说我一生都为钱在活,我一生就挣那点钱,你说你的人生丰富吗?我们总得有任性的一次吧!”

方励口中所说的电影就是2016年5月6日上映的《百鸟朝凤》。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天明。在影片上映时吴天明导演已经去世,所以80.90后可能对他不太熟悉。

但实际上他却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恩师伯乐,如果没有他,中国的电影界也许会埋没许多人才。现在的导演,比如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都曾经得到过他的帮助。他,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德艺双馨的艺人。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是一部文艺片,主要讲述了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西北小镇上,传统手艺唢呐在班主焦三爷的带领下,受到周围村民的尊敬。无论是谁家的红白喜事,都希望能够请上焦三爷吹奏几曲。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西洋文化传播进来的时候,唢呐的地位显得岌岌可危。到了新的传人游天鸣手里,唢呐这门手艺已经渐渐被人嫌弃和遗忘了。

最早的唢呐百鸟朝凤是什么样子的(百鸟朝凤唢呐的消逝)(2)

即便焦师傅和徒弟游天鸣新旧两代人,对唢呐文化的不懈坚持,依然没能改变传统手艺逐渐没落的命运。该影片从唢呐在无双镇的渐渐淡出,折射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不可抗的流逝!

今天我们不谈影片所表现出来的师徒情、父子情、坚守心中信念等等。今天我们来谈谈关于影片中,中国传统文化没落的3个外在因素:

1、 国家改革开放,外来文化的传播加速,传统文化受到西洋文化的强烈冲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这之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在文化和经济上仍然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

中国人乡土观念本来就浓重,加上交通的不便、经济的落后,人们的交流仍然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外界的一切东西都不容易传播进来,人们了解到的新事物也很少

中国的大部分农村仍然处于一种闭塞落后的状态。

最早的唢呐百鸟朝凤是什么样子的(百鸟朝凤唢呐的消逝)(3)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逐渐实行开来,慢慢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而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此时传播进来的西洋文化正好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影片中的游天鸣带领着游家班在一次出活的时候,遇上了从外面请来的洋乐队。当洋乐队来的时候,看着从未见过的长号、萨克斯、架子鼓,大伙儿的目光全被吸引了过去。他们好奇这支乐队和从小听到大的唢呐队有什么不同。

当洋乐队演奏的时候不论老人还是小孩儿,全都涌了过去。有几个年轻人,甚至觉得游天鸣带领的唢呐队打扰了他们观看洋乐队表演的兴致,对他们恶言相告。


最早的唢呐百鸟朝凤是什么样子的(百鸟朝凤唢呐的消逝)(4)

外来文化的传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去了唢呐队曾经有过的辉煌。没过多久,在不知不觉中,十里八里的乡亲们,但凡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先请的是洋乐队,除了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者爱听唢呐,年轻人对游天鸣带领的唢呐班已经毫无兴趣。

此时的传统技艺就像一个被父母抛弃、受到冷落的孩子,在孤独的角落里独自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随着师兄们的外出打工,游家班渐渐没了往日的生气。西洋乐队的传播,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了这个曾经闭塞落后的小镇,而曾经受人敬仰的唢呐班,逐渐被人遗忘。

现实中的我们,就好比是那无双镇爱看西洋乐队表演的人们。现在的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这些外国的节日一到,各大商场便使出浑身解数教你怎样过节。

这些西方的节日在中国大有侵占文化节日半壁江山的气势。从小孩、年轻人,甚至到老人,无一例外地都过起了这些洋节日。我们是不是开始本末倒置了?

最早的唢呐百鸟朝凤是什么样子的(百鸟朝凤唢呐的消逝)(5)

2、 打工潮的兴起,更多的年轻人开始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传统手艺后继无人

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对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员流动管控较严,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只是待在家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媒体工具诸如电视、广播、录像带的兴起,让闭塞的农村人开始了解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并且随着新的土地政策实施到位,农村的劳动效率明显提高,促使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

这些剩余劳动力,他们渴望去外面的世界,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农村较慢的经济发展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了。

在这种强烈的内心渴望下,小部分人率先走出农村,走进城里,成了打工族。这群人在外面拓宽了自己的眼界,学到了其他的谋生方式,并且赚到了钱。回到家乡,在其他人眼里,他们是成功的、并且可以效仿的。

最早的唢呐百鸟朝凤是什么样子的(百鸟朝凤唢呐的消逝)(6)

与此同时,国家政策鼓励工业发展,城里出现大量的就业岗位,再加上城市食品供应市场化,其他生活条件也逐渐得到改善。致使长期森严壁垒的城门开始向农民敞开。

于是好多年轻人抓住这一机遇,浩浩荡荡地闯进了世世代代陌生的新世界。

大量打工族走向城市,农村的传统技艺开始面临一个尴尬的地位。比如,影片中,游家班的师兄们,当唢呐这门手艺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正常生活水平时,已经不能养活他们一大家人的时候,出门打工赚钱便是最好的选择。

已经学会唢呐本领的唢呐人都无法靠传统技艺养活自己,年轻人就更不会学这门手艺了。更何况,这传统手艺要想学会,也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学会的。

传统手艺在继承这一方面,遇到了最大的难题——有人能教,却没人想学。没有人,传承便成了空想!

最早的唢呐百鸟朝凤是什么样子的(百鸟朝凤唢呐的消逝)(7)

3、特殊的时代背景,教育的缺失造成文化的断层,致使国人普遍对传统文化缺乏敬畏之心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而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为学之人,尊重老师是最难能可贵的。只有当老师受到尊敬时,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学问才会受到尊敬;当知识和学问受到尊敬时,人们才会真正的敬重学问,认真学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当时在教育方面可谓是百废待兴。大部分的人才,失去了进入学校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几乎停滞不前。直到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人们才有新的机会参加高考,重新学习。

最早的唢呐百鸟朝凤是什么样子的(百鸟朝凤唢呐的消逝)(8)

教育的缺失,导致人们文化水平的落后,也致使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落后。对于老师、对于知识和学问,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受到所有人的尊重了。

阳春白雪总是曲高和寡,下里巴人却被人们津津乐道。

影片中,从师傅带领的焦家班受人敬仰到徒弟带领的游家班被人嘲笑奚落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师傅出活,别人端茶递水,连声道谢,眼里心里满是尊重。到了徒弟这个时代,连最基本的接师礼都没有了,在人们的心中,唢呐队只是用来做做样子的。

传统文化在老一辈眼里依旧珍贵,可却再也走不进年轻人的心了。大部分的人缺少了那颗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心!

2005年底,韩国成功的将“江陵端午节”申请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消息一出,网络上瞬间炸开了锅。

最早的唢呐百鸟朝凤是什么样子的(百鸟朝凤唢呐的消逝)(9)

国人觉得端午节肯定是中国的,怎么会被韩国“抢了去”?一时间,网上齐刷刷地出现一片讨伐韩国文化的声音。后来,经过多方证实才知道,原来韩国申遗的端午节和我国的端午节是有差异的。

即便如此,两国的网友也因此争议了很久。直到2009年,中国也同样申请了“端午节”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这件争议了多年的事情才得以画上句号。

从这件事看出,为什么只有当属于我们的东西受到了侵犯时,我们才会想要去保护它。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一颗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本源自于人的信仰!只有当人的心里有敬畏和恐惧的事时,人才会有坚定的信仰。有坚定的信仰才能传承,就像影片中的焦师傅选择了质朴、隐忍的天鸣作为接班人,而不是心性不定却天分极高的蓝玉。


最早的唢呐百鸟朝凤是什么样子的(百鸟朝凤唢呐的消逝)(10)

四大古文明,至如今,只剩下中华文明,我想是有原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大量的传统文化如瑰丽之宝,但同时,他们也是脆弱的,需要我们去守护,去珍惜和传承。毕竟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根基,如果没有了传统文化,那现代文化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的文化就像空中楼阁般,终究是不会长久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