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临川四梦指的是什么(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

引言

汤显祖是明代成就最高的剧作家,他创作的“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是经典的艺术瑰宝。在“玉茗堂四梦”中,《牡丹亭》是最受推崇的一部,就连汤显祖本人晚年都曾感叹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但值得注意的是,《邯郸记》作为最后一梦,其虽不太凸显“至情”思想,但却有着比《牡丹亭》更复杂的思想内涵,同时也更为深刻地批判了现实。

《邯郸记》是以《枕中记》为蓝本的改编之作,汤显祖在大体上沿用了《枕中记》的情节结构,并对诸多情节进行了扩写(包括一定程度的改写,为方便叙述,下文统称扩写)。在《邯郸记》中,卢生的官场经历和与吕洞宾有关的道教叙事是重点扩写的情节。汤显祖之所以要扩写情节,和《枕中记》叙事较为简略有关,更为本质的因素则是其创作思想——他想通过新的情节表达新的思想。

汤显祖临川四梦指的是什么(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1)

汤显祖画像

下文笔者即通过对比分析《邯郸记》对《枕中记》的情节扩写,以观汤显祖后期的创作思想。

一、《邯郸记》对《枕中记》的情节扩写

在《邯郸梦记题词》中,汤显祖曾这样写道:卢生遇仙旅舍,授枕而得妇遇主,因入以开元时人物事势,通漕于陕,拓地于番,谗构而流,谗亡而相。这是《枕中记》和《邯郸记》共同的故事梗概,直观体现出了《邯郸记》对《枕中记》情节结构的继承。但值得注意的是,《邯郸记》在继承《枕中记》情节结构的同时,还做了大量扩写,如卢生的官场经历和道教叙事。

1.卢生的官场经历

《枕中记》中的卢生进入梦境后,先是娶了清河崔氏为妻,之后通过进士及第,转渭南尉,升迁为监察御史,接着又被提拔为起居舍人。三年后卢生出典同州、迁陕牧,后被提拔为京兆尹。大破戎虏之后,卢生迁升为户部尚书并兼任御史大夫。

汤显祖临川四梦指的是什么(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2)

《枕中记》画本封面

又三年后,卢生当上了宰相。不料卢生被诬陷图谋不轨,含冤入狱。几年后,卢生沉冤得雪,恢复了宰相之职,并被封为燕国公。其官场经历可谓极为丰富,但都不过是近乎于史笔的描述,而无展开的情节描写。

在《邯郸记》中,汤显祖重点对卢生科举入仕、拓河拓土及被诬入狱几处情节进行了扩写。《枕中记》只以“举进士,登第”简单交代卢生的入仕经历,《邯郸记》则将之扩写成了卢生通过裙带关系及钱财得状元:

说豪门贵党,也怪不的他,则你交游不多,才名未广,以致淹迟。奴家四门亲戚,多在要津。你去长安,都须拜在门下……还一件来,公门要路,能勾容易近他。奴家再着一家兄相帮引进,取状元如反掌耳……你道家兄是谁,家兄者钱也。奴家所有金钱,尽你前途贿赂。

汤显祖临川四梦指的是什么(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3)

《邯郸记》封面

到了《望幸》、《东巡》两出,卢生为取悦玄宗,不惜耗费民力招来千名女子打歌摇橹,尽显其阿谀奉承之态。事实上,卢生并无真才实干,其开河的方式为“州裏取几百担盐醋来”,打败番兵的方式亦过于取巧。但卢生这样一个人却能扶摇直上,位极人臣,不得不引人深思。

当然,卢生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性喜奸谗,材能进奉”的丞相宇文融曾多次陷害他。尤其是《飞语》一出中的奸计,几乎置卢生于死地,宇文融曾这样自述道:

数年前,状元卢生不肯拜我门下,心常恨之。寻了一个开河的题目处置他,他到奏了功,开河三百里……到如今再没有第三个题目了,沉吟数日,潜遣腹心之人,访缉他阴事,说他贿赂番将,佯输卖阵,虚作军功。

汤显祖临川四梦指的是什么(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4)

卢生落难上昆剧照

通过宇文融的自述,不难看出卢生的仕途沉浮和宇文融的构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卢生虽一次次解决问题,但方式却不切实际近乎梦幻。

2. 道教叙事

《枕中记》中借枕引卢生入梦的是道士吕翁,文中仅仅以“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描述他。卢生梦醒之后,吕翁则以“人生之适,亦如是矣”之语引导于他。卢生对“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产生了较深感悟,之后便“稽首再拜而去”。吕翁这一角色虽然充满道教色彩,但其对卢生的感化却是随缘式的,卢生到底因之产生多少变化也是不确定的。

到了《邯郸记》中,汤显祖把道士吕翁改写成了上洞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吕洞宾感化卢生亦不是随缘式的,而是有明确目的的:于赤县神州再觅一人,来供扫花之役。吕洞宾先是在岳阳楼经历了一场失败,之后在青气指引下来到邯郸道,最后得遇有“相貌精奇古怪,真有半仙之分”的卢生。卢生“沉障久深,心神难定”,吕洞宾为发醒卢生,便通过枕头设置了黄粱一梦。

汤显祖临川四梦指的是什么(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5)

吕洞宾上昆剧照

到了《生寤》一出中,在得知几个儿子是“店中鸡儿狗儿变的”,妻子崔氏是“胯下青驴变的”,君王臣宰不过是“妄想游魂,参成世界”之后,卢生终于意识到:人生眷属,亦犹是耳。到了《合仙》一出中,卢生仍以“前唐朝状元丞相赵国公卢生”自居,六仙则依次责问卢生:

甚么大姻亲,太岁花神,粉骷髅门户一时新。那崔氏的人儿何处也?你个痴人……甚么大关津,使着钱神,插宫花御酒笑生春。夺取的状元何处也?你个痴人……甚么大恩亲,缠到八旬,还乞恩忍死护儿孙。闹喳喳孝堂何处也?你个痴人。

在众仙的责问和教导之下,原本为功名想得成痴的卢生最终“再不想烟花故人,再不想金玉拖身”。不难看出,道教因素在《邯郸记》的整体叙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重要。《邯郸记》的结表面结构为梦前—梦中——梦后,深层结构则为卢生痴迷—卢生历世—卢生醒悟。《邯郸记》亦由此成为一部道教度脱剧,而非《枕中记》式的游历故事。

汤显祖临川四梦指的是什么(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6)

卢生和八仙上昆剧照

二、由《邯郸记》的情节扩写看汤显祖的创作思想

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发现《邯郸记》大体上沿用了《枕中记》的情节结构,同时还对卢生的官场经历及道教叙事进行了扩写。《枕中记》是唐传奇中的名篇,有着“叙述宛转,文辞华艳”的优点,相较六朝小说而言“演进之迹甚明”。但其叙事较为简略,这便为后代作家的扩写留下了空间。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汤显祖之所以将情节扩写成《邯郸记》中的形态,主要是由他本人的创作思想决定的。而汤显祖的创作思想,又和他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1. 对现实的批判

汤显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颖刻苦读书,通晓诸史百家、乐府诗行,少时便有较高的才名。汤显祖在二十一岁时就中了举人,但之后的科举之路却并不顺利。万历五年和万历八年的春试,汤显祖都因不肯接受首辅张居正的拉拢而落地。直到万历十一年,在张居正去世之后,汤显祖方才考上进士。与汤显祖同时代的邹迪光即在《临川汤先生传》中这样写道:

丁丑会试,江陵公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汤显祖临川四梦指的是什么(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7)

张居正画像

明代考试大体上比唐代公正,但舞弊情况却也不时发生。问题大都出在内阁大臣子弟身上,往往由此引起宗派纠纷,以至影响大局。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汤显祖为何要在《邯郸记》中重点表现卢生的科举经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汤显祖在中了进士之后仕途亦不平坦。万历十二年,汤显祖出任了一个七品闲官(太常寺博士),主管祭祀礼乐,这和他不肯趋附权贵有很大关系。万历十三年,司汝霖劝说汤显祖跟执政通一下气,加上他的推荐,就可提拔到吏部去当官。但汤显祖并没有接受这根橄榄枝。

汤显祖临川四梦指的是什么(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8)

汤显祖画像

万历十九年,汤显祖上了抨击朝政批判权贵的《论辅臣科臣疏》,结果引来了严厉的报复。汤显祖被贬官降职,远调广东徐闻。之后,汤显祖又在遂昌知县任上得罪包庇同宗偷税漏税的项应祥,以致在万历二十九年再次遭来报复,尽管此时汤显祖已经辞官。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邯郸记》中宇文融对卢生的构陷。

2. 出世与入世的思考

在《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序》中,汤显祖曾这样写道:家君恒督我儒检,大父辄要我仙游。由此不难看出,在汤显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中就存在出世与入世思想的交织碰撞。

而汤显祖所生活的时代,明朝已渐渐步入晚期,早已不复开国时的辉煌鼎盛。晚明思想界更是发生了天崩地解之变,阳明心学成为了能与程朱理学抗衡的显学。汤显祖一生中最为欣赏的三人,有两个是心学传承者,一个为禅宗大师,再加上自身的黑暗体验,他的思想无疑会更加倾向于出世。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邯郸记》的深层结构为何会是一部道教度脱剧。隐逸出世,是汤显祖个人最后的抉择,是其出世思想与入世思想缠斗半生的结果。在《南柯记》中,我们也能发现相似的结构。

汤显祖临川四梦指的是什么(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9)

王阳明

但值得注意的是,《邯郸记》并非一昧地宣扬消极避世。卢生开河三百里之后铸镇河铁牛;拓土千里之后削石记功云:大唐天子命将征西,出塞千里,斩虏百万,至于天山,勒石而还,作镇万古,永永无极;这些情节虽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但却也体现了汤显祖本人的救世理想。

事实上,即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对现实有了极深的黑暗体悟之后,汤显祖也没有放弃成为一个好官的理想。在出任遂昌知县的时间里,汤显祖不畏豪强为官清明,关注民生疾苦消灭虎患,同时还建了射坛和书院以教育民众。遂昌民众有感于汤显祖“在平昌(遂昌)四年,未尝拘一妇人。非有学舍城垣公费,未尝取一赎金”之行,在书院中为汤显祖建立了生祠。当然,汤显祖并未在遂昌任上实现自己的救世理想,要不然他也不会急于弃官归家了。

汤显祖临川四梦指的是什么(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10)

汤显祖雕像

结语

不可否认,《邯郸记》是四梦中“主情”思想最弱的一部,同时还以度脱结构表现出了强烈的出世思想。但我们还应注意到,《邯郸记》中的救世理想和现实批判都和汤显祖的亲身经历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汤显祖并非单纯的消极避世者,《邯郸记》也并非单纯的消极避世之作。因为那个时代,尚未出现希望的曙光。

参考文献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1版
  • 沈既济 《枕中记》(鲁迅编《唐宋传奇集》).齐鲁书社.1997版
  • 汤显祖 《汤显祖全集》(徐朔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版
  • 徐朔方 《汤显祖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