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导出anki笔记(怎么才能用好Anki记忆软件)

一直以来,Anki 软件都被用户奉为高效记忆的法宝,但90%以上的使用者用不了多久都会面临着如下的问题:,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怎么导出anki笔记?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怎么导出anki笔记(怎么才能用好Anki记忆软件)

怎么导出anki笔记

一直以来,Anki 软件都被用户奉为高效记忆的法宝,但90%以上的使用者用不了多久都会面临着如下的问题:

    将Anki 软件当记单词软件使用,最终发现还不如扇贝,有道背单词等软件好使

    导入了一堆别人制作好的记忆卡片,始终无法坚持不下去,最终无疾而终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

    将软件用错了方向。

    过分依赖软件的功能,以至于忽略了学习背后的思考。

怎么才能正确使用Anki 软件呢?

从[Anki 官网的help手册](http://docs.Anki web.net/#/)找正确使用方法。

在官网手册中有个background,background中的3个理念是Anki 这个软件的设计初衷,也是Anki 软件的使用蓝图。

mark

background中的三个重要概念:

Active Recall Testing主动回忆测试

Spaced Repetition间隔重复

Use it or lose it 不用即弃

一、Active Recall Testing主动回忆测试

回想下学生时代,我们每学完一个章节,课后都会有针对这个章节的测试练习,通过测试练习让我们回忆学过的知识以加深巩固,这个就是主动回忆测试。

我们把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学和习。

的过程是对知识的理解。以英语单词为例,mistake,你了解了这个单词有错误的意思,有名词和动词形式, 过去式是mistook等,这是学。

的过程是对知识的检验。是从实际应用或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到对应的知识,从而用对应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习的过程远远难于学的过程。

同样以mistake这个单词为例,当我们想表达“我将你误认为我的朋友了”这个意思时?你能想到用mistake表示误认为的意思?“I mistook you for my friend.”

上面这个例子的过程就是“习”的过程,是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你主动与已学过的知识(mistake当动词使用)产生场景联系,也就是Active Recall Testing的过程。

Anki 软件在“学”的阶段对我们无用,但在“习”的阶段可以大大帮助我们提高效率。

在小学中学的学习中,课后经常会有作业任务来让我们做active recall testing,但进入大学,走出校门后的学习往往没有这个条件来督促我们做主动回忆测试。

这个时候就只能自己去创造条件来做“习”的过程。

怎么做?同样以英语学习为例,从听读两个例子入手。

读:

读懂英文的过程是看到一个句子或者段落,能够理解句子背后的意思。

一个句子背后是由一堆的单词或词组组合在一起的整体,那是不是搞懂了每个单词背后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每一句话的意思呢?

先不管单纯靠记忆力是否能全部记住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就算记住了,每个单词还有好几种解释,你怎么知道在这个句子中是哪个解释呢?

正确的做法是以句子为单位来学习单词。句子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不是单词,我们阅读的时候是以句子为单位去理解文章的意思,而不是以单个单词来理解的,搞懂了每个单词不一定能理解整篇文章意思,但句子可以。

当你明白了mistake这个单词有误解的意思后,那么对应的“习”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正面是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实际需要的使用场景

反面是自己不理解,或者没想到的单词意义

mark

句子的音频怎么来?

    下载一个text转audio的插件,AwesomeTTS http://Anki web.net/shared/info/814349176

    将对应的例句转化成音频保存到卡片背面

mark

mark

听的过程是从一堆音节到场景意义的过程,不是到单词的过程。当你听到 I mistook you for my friend.这个语句时,头脑中浮现的是xx人很尴尬的场面,而不是 I, mistook, you, for, my, friend这样一个一个单词。

对应的听的复习过程应该是:

正面:没听懂的句子的音频

反面:对应的意义场景

音频从哪来,从自己当前使用的材料中没听懂的句子中来。

以我自己复习TOEFL听力为例,将TPO中没听明白的句子剪切下来,放入卡片正面,反面重点标上对应的没听懂部分。

mark

怎么截取录制听力材料中音频?

mark

注意,录制电脑自身发出的声音时,需在电脑的音频控制面板中开启“立体声混音”, 否则只能录制麦克风的声音。

mark

二、Spaced repetition间隔重复

间隔重复没什么好说的,Anki 提供了缺省的复习算法,当然你也可以调整,但对于大部分来说已够用。

间隔重复最重要的是不要中断,哪怕每天都只复习几个卡片,按照提示review就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将Anki 软件当做笔记本使用,将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切需要复习的资料制作成对应的卡片,同步到手机客户端,坐地铁,等人等间隙随时随地拿出来复习个几张卡片。

三、Use it or Lose it 不用即弃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用到对应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不要企图去记住所有的知识,就算记住了也没有用。

对于那些长期不用的知识,大脑会自动遗忘,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本能。记忆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用不到的知识对大脑是一种负担,遗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会遗忘反倒是一种痛苦。

对于那些经常需要用到的知识,不用刻意记忆,大脑也会自然记住。

举一个自己的例子:第一次在国际机场看到这个标志时,我试图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理解,“行李声称”,似乎不通(在之前的学习中,只知道claim是声称动词的意思),明明这里指向的是行李提取处,于是将baggage claim和行李认领提取联系在一起。

mark

于是一次次在国际机场使用“Excuse me, where is the baggage claim?” 等语句,自然也搞懂了这个词的意思和用法。

背了无数遍claim的意思,不如一次在实际生活中用到这个单词。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生活中始终用不到某个知识,那么强行记忆的结果也终会忘记,即使你将其放入Anki 软件中重复无数遍也没有意义。

所以,高效使用Anki 软件的前提条件是:自己制作卡片,自己制作卡片,自己制作卡片。

自己制作卡片最大的好处是你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水平,制作自己马上要用到或者即将要用到的知识,这样记住了过不了多久就会用到,从而达到不断重复的过程,也就是Anki 软件中说道的active recall testing。

导入别人制作卡片只会给你一个错觉,误以为学了很多知识,然而并没有卵用,真正要用到时还是想不到要用到哪个知识。

总结

鉴于以上Anki 的方法论,总结下我自己使用Anki 软件的几个心得:

根据自己当前需要用到的知识制作知识卡片,而不是导入别人的卡片。

卡片的正面应该是知识的应用场景,反面才是知识点。

根据自己的毅力选择对应的复习数量,随时随时复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