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顾廷烨的母亲嫁妆要回来了吗(知否原著:不得顾廷烨喜爱的蓉姐儿)

读者朋友们,下午好~

知否顾廷烨的母亲嫁妆要回来了吗(知否原著:不得顾廷烨喜爱的蓉姐儿)(1)

《知否》不管是剧里还是原著里,其实很多是围绕着继母跟继子女之间的恩恩怨怨。

顾廷煜跟顾廷烨这兄弟俩被他们的继母小秦氏算计,前一个被当枪使后一个被她捧杀,余嫣然被继母余家大太太利用,不仅让她失去父爱还把她当成攀附权贵的工具,还有那个不知好歹小邹氏,仗着亡姐大邹氏救了皇后性命的功劳,不但在沈家作威作福还教坏亡姐的子女,教唆他们不敬嫡母张氏。

女主盛明兰其实也是当了继母的,因为顾廷烨婚前就有一儿一女,昌哥儿和蓉姐儿。

我们这次主要讲讲蓉姐儿。

原著:蓉姐儿进顾家

原著里的蓉姐儿跟剧里的完全不一样。

原著的蓉姐儿跟她弟弟昌哥儿本来是跟朱曼娘一起的,但后来顾廷烨远走朱曼娘嫌带着蓉姐儿累赘就把蓉姐儿扔给了顾家,自己带着昌哥儿继续去找顾廷烨。

知否顾廷烨的母亲嫁妆要回来了吗(知否原著:不得顾廷烨喜爱的蓉姐儿)(2)

蓉姐儿那时五六岁的年纪,被亲娘扔在陌生的地方内心该有多恐慌不安,顾家又是个虎狼窝谁会真心真意的对她?

蓉姐儿待在顾家的那两年过得并不轻松,盛明兰初见她时她已七八岁虽相貌生得颇为秀丽却身骨瘦弱,脸色怯怯,而且礼仪一点都不好,完全没有侯府小姐该有的气质。

蓉姐儿这两年是被红绡(顾廷烨的妾)和秋娘(顾廷烨的通房)照看,她们两个一个有文化一个有手艺,可蓉姐不仅没有被好好教导着读书识字,就连女红也完全不会。

可见蓉姐儿在顾家这两年除了吃喝其他的根本就没人管。

蓉姐儿对盛明兰这个继母,一开始是充满了敌意和戒备。说实话,小秦氏跟向妈妈还不知道说了多少盛明兰的坏话呢。

这个时候的蓉姐儿,内心是孤独的敏感的,骨子里还带着她爹的倔脾气。如果我当初没有被剧透的话,我绝对会怀疑蓉姐儿会跟她娘一样使坏。

原著:盛明兰改变蓉姐儿

盛明兰知道继母跟继子女的关系很微妙,她对蓉姐儿太好太坏都不行,只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好。

知否顾廷烨的母亲嫁妆要回来了吗(知否原著:不得顾廷烨喜爱的蓉姐儿)(3)

蓉姐儿好歹是顾廷烨的长女,读书管家礼仪规范,一样都不能少。

所以生活上盛明兰给她好吃好喝把她的身体养的棒棒的,而且还督促蓉姐儿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将来嫁人以后日子也能过得好好的。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盛明兰对蓉姐儿好,蓉姐儿嘴上不说其实是一直记在心里。

渐渐地,蓉姐儿不再胆怯,学问越来越好,眼界越来越广,读书写字理账管家样样在行,而且她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不再整日发呆,愁眉苦脸。

就连一向对蓉姐儿冷漠疏远的顾廷烨,对蓉姐儿的巨大改变极为震撼。

后来朱曼娘带着昌哥儿找到顾廷烨,顾廷烨坚持要把她们母子送到偏远的庄子里养着,朱曼娘提出见一见蓉姐儿,面对生母抛弃自己还满口狡辩蓉姐儿说:若娘愿意,我这就离了侯府,随母亲和弟弟到山村去。

曼娘哑口无言,好一会儿才想出解释的话,说什么是为了蓉姐儿的前程才把她留在侯府,而且还不停的叮嘱她不要忘了亲娘和亲弟弟。

蓉姐儿反问道:那弟弟的前程呢?你当初又为何不肯了?你留我在这儿,可是想给夫人添堵的?其实蓉姐儿这话就是说既然留在侯府是为了我的前程,那你怎么不把弟弟一块留下,你怎么就甘心误了他的前程?说到底就是你抛弃我还利用我。

蓉姐儿说完这话,朱曼娘气得当时就要扑上去打她,大骂她“没良心”“忘恩负义”。

错,蓉姐儿这样恰恰是明辨是非,大义灭亲。

原著:蓉姐儿霸气外露救下明兰的儿子团哥儿

京中叛乱,贼人入侵澄园,原本团哥儿是跟崔妈妈一起躲在一处僻静院子的厢房里,可邵氏非觉得团哥儿那更安全就带着娴姐儿蓉姐儿一同去了。

结果邵氏身边的一个姨娘叛变,把贼人引去了她们的藏身之地,眼看贼人就要破门而入,团哥儿危在旦夕。

知否顾廷烨的母亲嫁妆要回来了吗(知否原著:不得顾廷烨喜爱的蓉姐儿)(4)

这个时候蓉姐儿也不知道哪里来得胆量,居然敢拿着金簪偷袭贼人,二人缠斗之中蓉姐儿手掌被贼人送利刃伤得鲜血淋漓森然见骨,头发和头皮也被拽掉一块。

如果不是蓉姐儿死命地拖住贼人,石头又及时赶到,屋里所有人包括团哥儿全都性命不保。

盛明兰热泪盈眶恨不能给她磕头感谢她的救命之恩,她哽咽着说:好孩子,团哥儿有你这么个姐姐,真是天大的福分!

知否顾廷烨的母亲嫁妆要回来了吗(知否原著:不得顾廷烨喜爱的蓉姐儿)(5)

蓉姐儿这脾气秉性,真的很顾廷烨,是亲闺女没错了。

原著:蓉姐儿出嫁

蓉姐儿的出身尴尬,高嫁低嫁都不行,盛明兰琢磨着得提前考虑周全。

知否顾廷烨的母亲嫁妆要回来了吗(知否原著:不得顾廷烨喜爱的蓉姐儿)(6)

择婿标准(不完整版):

  1. 手起刀落,杀人如麻又面不改色的绝迹不要。(万一家暴,那可了不得了)
  2. 身体一定要好,年纪轻轻守寡可不成。(这个真是太务实了)
  3. 家世要不高不低,太高了嫁过去受罪,太低了委屈。(前车之鉴太多了)
  4. 家中最好人口简单,但若人多,就一定要门风好,家庭和睦,一团和气。(前车之鉴也不少)
  5. 书生尤其要打听清楚,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别看一个个温良恭谦让,谁知道肚子里什么坏水?(可不能出第二个孙志高)
  6. 一定要查查底细,别是个骗婚的陈世美,家中已有糟糠。

后来蓉姐儿风光大嫁,嫁给了常嬷嬷的孙子常年,常年才华横溢人品贵重,参加科举中了状元,二人其实也算是青梅竹马婚后恩爱甜如蜜。

剧版

剧版的蓉姐儿开朗活泼,她被顾廷烨一直待在身边且疼爱有加,盛明兰都羡慕她有个如此疼爱自己的父亲,所以剧版的蓉姐儿并不曾感到孤单。

知否顾廷烨的母亲嫁妆要回来了吗(知否原著:不得顾廷烨喜爱的蓉姐儿)(7)

她对盛明兰也没什么敌意,非但如此她其实还很喜欢盛明兰,之前顾廷烨求娶盛明兰还问过她的意见,她是笑着同意的。

还是剧里的蓉姐儿更幸福啊。

剧里的顾廷烨还是为了蓉姐儿的将来才离开漕帮的,一回到京中就请盛长柏帮忙给蓉姐儿找女子私塾。


虽然剧版的蓉姐儿好像更和谐美好一些,不过我个人喜欢原著里蓉姐儿的剧情,感觉剧版的改编把蓉姐儿的性格弱化了。

这个改编我很不满意。

知否顾廷烨的母亲嫁妆要回来了吗(知否原著:不得顾廷烨喜爱的蓉姐儿)(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