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最后报仇了吗(赵氏孤儿的真相)

赵氏孤儿最后报仇了吗(赵氏孤儿的真相)(1)

如果评选古今中外最著名的“中华历史故事”,《赵氏孤儿》绝对名列前茅。在太史公的如花妙笔下,赵氏的不白之冤、公孙杵臼的舍生取义、程婴的忍辱负重、赵武的悲惨身世,无不令人扼腕叹息。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屠岸贾的残忍和嗜杀、晋景公的昏聩和无能。待看到赵武得报大仇的时候,会让人有种“善恶到头终有报”的酣畅淋漓之感。

赵氏孤儿最后报仇了吗(赵氏孤儿的真相)(2)

  这个故事之所以影响如此巨大,与它符合了我们对善恶的评判不无关系。善的,必然有好报。恶的,必然遭恶报。这是千载以来,无论中外,人们心中共同的愿望。

  正因如此,那位“欧洲的良心”伏尔泰,才会被这个故事所吸引,并且将其改编成了话剧《中国孤儿》。可伏尔泰不会料到,他所看到的《赵氏孤儿》,是一个被人不知道易了几稿的“半虚构作品”!

  那么,赵氏孤儿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这一切要从赵氏一族的崛起说起。

赵氏一族

  赵氏本是嬴姓后裔,与秦国是同一个祖先。周穆王时期,造父因驾车有功,被封在赵城,从此造父一支便以地为氏,称赵氏,造父成了赵姓的始祖。

  西周幽王末年,赵氏的叔带为躲避战乱,从镐京逃到了晋国,奉晋文侯为君,赵氏从此在晋国扎根,叔带成了晋国赵氏的始祖。

  晋文公时期,赵衰因为跟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有功,被封在原地,为原大夫,后升任六卿之一。赵衰其人,谦恭谨慎,有“冬日之日”之称,也正是凭借温和的为人,睿智的手段,赵衰为赵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赵氏孤儿最后报仇了吗(赵氏孤儿的真相)(3)

赵盾 谥号:赵宣子

一家独大

  赵衰的儿子赵盾,凭借其父的余荫,加上自己过人的能力,坐上了晋国正卿的位置。历仕襄公、灵公、成公三位国君。在这期间,灵公想收回权力,打击赵氏一族,却被赵盾的堂弟赵穿所杀。

  此时的赵氏,以赵盾、及其异母弟赵同、赵括、赵婴齐,和赵氏旁系的赵穿为核心,在晋国一家独大,拥有了废立国君的实力。

  赵氏的独大,自然引起了晋国公室和其他世家贵族的不满。赵盾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立晋成公为君后,赵盾除了极力拉拢各个世家贵族之外,还将赵氏一族宗主的位置让给了三弟赵括,让自己的这一支从赵氏的大宗变为小宗。之后他又让自己的儿子赵朔娶了成公的女儿赵姬(赵为夫姓,姬为己姓)为妻,赵盾的这一番操作,目的有二:

  第一,团结晋国公室。不论是赵朔的娶妻,还是赵盾的让位,都是意在加强赵氏与晋国公室的关系。赵姬是晋成公的女儿,自不待言。而赵同、赵括、赵婴齐的生母,乃是晋文公的女儿,拥有一半姬姓血统的赵括成为赵氏宗主,对赵氏和晋国公室的关系是利好的。

  第二,防范有人利用灵公之死株连赵氏全族。虽然那是一个礼乐逐渐崩坏的时代,但弑君依然是足以株连全族的大罪。为了防范日后有人以灵公之死为由,株连赵氏全族,赵盾提前将宗主之位让与赵括,这样,即使有人想搞株连,也顶多将赵盾的这一支小宗论罪,牵连不到赵氏全族。

  可以说,赵盾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那个时代对家族宗主的要求。

内部分裂

  公元前601年,执掌晋国国政二十年的赵盾离世,郤氏的郤缺成了新任正卿。郤缺受过赵盾的提携,自然要投桃报李,赵朔很快就被任命为下军将,成了六卿之一。

  可这却引发了赵朔的两位叔叔,赵括和赵同的不满。因为从身份上,赵括此时是赵氏的宗主,赵家真正的话事人;从年龄、辈分和资历上,毫无疑问,他们也要高于赵朔。可赵括和赵同此时却只是军大夫,反屈居于侄子赵朔之下,这自然让他们感到不满,连带着将郤缺、及其背后的郤氏也记恨上了。

  赵朔对两位叔叔的不满一清二楚,但却置若罔闻,因为他也有他的不满!

上面提到过,赵盾让出赵氏宗主之位的事,赵盾的本意是为了家族着想,况且,他本身也不是赵衰的嫡子,是赵衰的嫡妻,也就是赵括三兄弟的生母,觉得赵盾沉稳聪慧,才劝赵衰立了赵盾为嫡子,赵盾也因此得以继承赵氏一族。

所以,赵盾的让位,与其说是让,不如说是还。可他这一还,却让自小被当做宗子(家族继承人)培养的赵朔成了分支小宗,如果你是赵朔,你能无动于衷吗?此时的赵氏内部,已然出现了裂痕。

赵氏孤儿最后报仇了吗(赵氏孤儿的真相)(4)

晋楚 邲之战

树敌招怨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率楚军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军救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邲(bi,今河南荥阳北)之战。

  在行军途中,晋军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以主帅荀林父为首,包括赵朔在内的多数将、佐,认为不可轻易出战。而中军佐先縠则一力主战,甚至不顾军法,率领自己所部渡河,迫使晋军全军前进与楚军对阵。

  此时,下军佐栾书等人仍然不赞同轻易与楚军交战,可赵括、赵同二人却当众叫嚣:率军来此,就是为了杀敌,又有什么可等的!要知道,他们二人只是军大夫,面对如此重要的军国大事,却敢不顾身份,公开反对众卿的意见,可见跋扈到了何种程度!他们的态度,自然得罪了栾书等将、佐,为自己及赵氏树了敌。

  邲之战最终以楚胜晋败收尾,第二年,晋国追究战败的责任,将先穀及其满门全部诛杀。同样主战的赵括、赵同,却没被追究任何的责任。这并非是他们没有过错,而是赵氏一族的势力过于庞大,让继位仅四年的晋景公十分忌惮,只能不予处置。

  先穀的下场,并没有引起赵括、赵同的警醒。这之后,随着赵朔的猝死,以及两人先后升任为卿,赵括兄弟越发跋扈起来。

公元前585年,晋楚再度对峙于绕角(今河南鲁山东南)和桑遂(今河南确山东),赵括兄弟又旧疾复发,一味主战,站到了荀首、士燮等卿士的对立面,进一步使赵氏陷入了孤立。

庄姬夺嫡

  但赵氏并非没有清醒的人,身为小弟的赵婴齐感到了赵氏的危局,并在极力缓和赵氏与其他世家贵族的关系。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因为他与赵庄姬(赵朔之妻,庄为赵朔的谥号)的绯闻曝光,随之戛然而止。

  赵括、赵同以家丑不可外扬为由,将赵婴齐驱逐到了齐国。赵婴齐不禁叹道:“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由此一言,便可见赵氏处境的危急程度。

  赵括兄弟不会想到,他们驱逐赵婴齐的举动,竟间接点燃了赵氏一族覆灭的导火索——赵庄姬。

  赵庄姬本就对赵朔一支成为小宗心怀怨愤,而赵婴齐的被驱逐,更是让她积怨成恨。最重要的是,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儿子赵武,她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赵氏旁系子弟,被赵括兄弟及其后人呼来喝去,形同奴仆!

赵氏孤儿最后报仇了吗(赵氏孤儿的真相)(5)

赵武 谥号:赵文子

赵氏孤儿

  公元前583年,为了给儿子争夺地位的赵庄姬,带着赵武进入晋国宫中,向自己的兄弟晋景公告发赵括、赵同谋逆!

  此举正中晋景公的下怀,此前,晋景公提拔栾氏的栾书为正卿,还有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等诸多举动,都是为了削弱、摆脱赵氏的势力及影响,但此时既然有了彻底铲除赵氏的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

  晋景公马上召见了栾书和郤锜,栾氏、郤氏早就欲除赵氏兄弟而后快,自然顺水推舟,“证实”赵括兄弟确有谋反的迹象。

  晋景公要的就是这个表态,随即他命令诸卿兵围下宫(赵氏的公室),将赵括、赵同及赵氏满门尽数诛杀,此事史称“下宫之难”。

  作为“举报者”的赵庄姬和其子赵武,自然不在诛杀之列,赵武至此也就成了赵衰一脉唯一的男丁,也因此被人称为“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的出现,是三方合力的结果。晋景公诛灭赵氏,是为了加强君权的统治;郤氏、栾氏作伪证,是出于打击政敌的需要;赵庄姬的诬告,是为儿子赵武夺取赵氏大宗的地位。

  三方所求各不相同,但却都能从诛杀赵括兄弟来实现,所以,赵氏孤儿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史记•赵世家》对此事的相关记载,不止与《左传》的记载不同,与《史记•晋世家》的记载亦有冲突,也难怪后世史家中,有人将《赵世家》中的这一段记载,评价为“小说家言”了。

赵氏孤儿最后报仇了吗(赵氏孤儿的真相)(6)

原创不易 请多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