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余殇散文100篇(知命之年回眸随想)

第一部分——你今年满五十岁,所谓“知命之年”,也是个重要人生节点了,一定很有些感悟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流年余殇散文100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流年余殇散文100篇(知命之年回眸随想)

流年余殇散文100篇

第一部分

——你今年满五十岁,所谓“知命之年”,也是个重要人生节点了,一定很有些感悟吧?

——感悟,是有的,六个字:虚度五十春秋。

——虚度?会不会有点夸张?

——不算夸张吧。这个“虚度”,不是那种礼节性的自谦,就是过得不实诚、不成功的意思。当然,可能更多是一种感性的表达吧,也没经过严格的分析论证,不算是结论式的判断。

有点夸张成分,也有点自嘲意味,不过整体意思还是明晰的,就是这五十年不太让自己满意,很多本来可能实现的东西没有实现,整体上可以说是虚度的。

——嗯,五十回眸,扪心自问也难免五味杂陈,那么。你有没有走错路,或者诸如此类的感觉?

——路倒是并没有走错,大方向是对的,始终都对。然而,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不少时间,浪费了不少精力,浪费了不少感情,付出了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惨痛”的代价吧。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五十岁了,确实有点老了,却也并一定就到了穷途末路吧。不管今后还能活几年还是十几年几十年,在五十岁,半百这个关键点上回首一下,感悟那么一下,结果硬生生地发现自己过去是虚度了,这是一种大吉,但是同时呢,也不失为一种警醒、一种鞭策、一种知耻后勇吧?

——可不可以大致说说你的经历,比较简明扼要的?

——嗯,我是1971年生人。上了三十整年的班,只换了两个单位,前一个呆了10年整,第二个已经满20年了,但还要继续呆下去。

虽然我平时爱读政治、历史,谈起那些大人物来头头是道,但我并不想做官,没有过“从政”的远大理想,工作以后,三十年一以贯之,始终如此。

既然命运安排我当了老师,那就当个好老师吧,当初就这么想的,也奔着这个目标做了不少努力。

中间曾经想过改行,但不是想去政府或者叫行政部门,而是很想去报社当个记者。

也幻想过考个研究生,然后进大学当老师,既然喜欢闷头看书,当个专心做学问的大学老师不也挺好?但并未因此努力,空想一场。

我这个老师做得极其“拧巴”,后来就先兼职后专职地做上了文秘——正式名称叫做办公室干事,在学校里这属于“教辅”,是幕后工作,但我从中尝到了甜头,因为我终于找到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这一干,已满九周年了。

——听说五十周岁的你,目前为止,头上没有一根白发,真的吗?

——是真的,没有,前一阵怀疑出现了一根,但后来又排除了嫌疑。确实还是一根没有。

——有人说这是因为不操心。

——随他怎么说吧。人操什么心,外人很难知道很多,不可能了解那么细。再说什么叫操心不操心呢?我的路不管平坦还是坎坷也都是我自己走过来的,谁能替我走呢?

但没有白头发说明我还是年轻,至少心态还年轻吧,我的同龄人很多都自认为是老了,我不那么看问题。我是不小了,但还没老。中年人嘛。

——但你好像说过自己不爱操心,诸如此类的话。

——我承认自己不爱操心,当不了官跟这个也直接有关。我遇事的心理承受力差,很难沉得住气,遇挫折就容易脆弱,还特别讨厌、特别害怕与性格差异大的、尤其那些“不可理喻”的人打交道,这样的人能当得了领导吗?

扶贫啊、下乡啊、接待信访、调解纠纷什么的,这些我一听头都大了,别说让我去干了。

我适合做业务,闷头干活。我这人“恨活”,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很执着,不怕苦累,有奉献精神,且乐在其中。也曾说过,假如我发展得好,能做点小官,那也一定是辅佐性的、业务性的副职,一把手、独当一面的官,我是干不了的。

——据说你这个人比较淡泊于金钱物质,是吗?

——谁说的?好像也没那么风轻云淡吧?不过说正经的,我不贪财是真的。别看也是穷人家孩子,工作这些年,过得也挺清贫,尤其离婚再婚这一折腾,财产损失也不小。但我不贪财,从来不做发财梦,多年一贯如此。比较容易知足吧,物质方面。

我也从不搞什么理财、买什么股票基金。捣腾房子赚差价什么的,对我来说不可思议。

——你更重视精神财富的积累。

——嗯,这话我爱听。我这个人最爱“存书”——不说“藏书”,因为没那么高大上。线装书什么的统统没有。最老的书,是从孔夫子旧书网淘来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例如“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小册子,中共九大文件汇编等,是1963、1969年左右的,距今快60年了。

我日常对两样东西最节省,最“吝啬”,一是粮食,这个不用多说;二是纸张,写字用纸。你说现在谁还缺纸用?可我还是省得厉害,记事的便笺,只要没写满半页,很少扔掉,有时会撕下空白部分备用。从不浪费一个纸片,不夸张的。

——敬惜字纸,你这是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啊。精神生活方面,还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吗?

——那就是爱写日记,从1984年至今一直写,七十几本了。没什么特殊情况都是天天写,晚上睡前写。有时落下了,也要后补。

我也爱写字,现在很多人只用电脑,很少拿笔了。我不行,我的桌上永远要有笔和本子,要有纸质的东西。

——你的字写得怎样?

——不怎样,至少从书法角度不行。但也是写得太熟了,写出了一点个人风格吧,有人说像“毛体”,毛主席的那种风格,当然这是玩笑话。

我至今喜欢用纸上写信、写字与人交流。我喜欢一些传统的东西,但我思想绝不守旧。

例如写电子版的信件,却还是习惯打印出来给人家,就像我从来不满足于把照片存在电脑手机,总要洗一些好的照片塞在相册里。这个算是一种“文青范儿”吧?

——是挺文青的。你算是个文弱的人吗?

——当然。整体……还是比较文弱。大近视眼,这一条就够了,无缚鸡之力那是夸张了,但确实没多大劲,肌肉不发达。不过到这个岁数了,这个已经不重要了。没什么病,一般不这儿疼那儿疼的,就很满足了,很多同龄人还羡慕我。我最苦恼的就是近视眼厉害,这也是导致小时候的自卑懦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时候自卑懦弱,那么,长大以后呢?你认为现在的自己足够自信、也足够坚强吗?

——不足够吧……怎么说呢……看哪方面了。总的来说小时候严重些,缺钙体弱、性格腼腆、大近视眼加上身份自卑——小学时候的回忆基本都是灰色的。

我一点不愿回小时候呆过那个村庄,现在那里有属于我三弟的房子,父母夏天总是从城里回去种点菜。弟弟们也常回去,在院子里烧烤,乐此不疲的。我没那个雅兴,我不愿回去。小时候的回忆太灰暗了,有心理阴影……

好像上了大学后,自信开始增强了,很急速的,甚至有点膨胀意味。

——因为那个年代,考上大学意味着改变命运。

——那当然,意义非凡,虽然是很不起眼的学校,但毕竟是大学啊,而且解决了就业大事,偏远牧区的穷孩子,这还了得?可以说,拿到通知书、跨进校园那一刻,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了,于是猛地就自信了。后来的岁月里,虽然也有消极和自卑,但总体上腰杆挺直了。

——学习好,头脑聪敏是你的资本。

——是的,“打小就学习好”,这是我最骄傲的,当然只是一定范围内,说有多么出类拔萃,那没有。“小学三年级自学英语”,这是我很自豪的,我母亲七十多岁了,几十年一贯制地,总喜欢拿这些吹嘘她的宝贝儿子。

总之,爱学习,善于学习,这是个长项,算是最自信的一条。

——你经常给学生强调好的学习习惯。

——对。我有句口头禅:“什么叫好的学习方法?好习惯就是好方法。”

我喜欢超级有条理、讲秩序的生活,并以此引以为傲,学习上、生活上都是如此。各种笔记、便签、备忘录总是有。书架整理、办公桌布置、电脑里的文件夹管理,都相当精细。

敬畏文化,这是骨子里的东西。这一点我觉得也没必要谦虚。

——能说说你的读书、藏书情况吗?

——读书、买书、存书,这是一以贯之的。我身边很多人不读书也不买书,有人读一点,但不舍得买。我也不是太舍得花钱买,但每年花掉个千八百元那是正常的,低于这个数目,我觉得说不过去。别人怎样我管不着,我自己爱书,就舍得投入。有钱难买愿意啊!

读书和买书,存书,超过一半是政治、历史;文学也不少。这么说吧,文史哲类,文史居多,“哲”很少,这些占了全部存书大约百分之七十。对经济了解太少,后来“自学”了一点点,做了两本笔记,都是最基本最初步的常识,也是半懂不懂。

我还喜欢淘旧书。不瞒你说,单位的一些书,几经周折,就变成我自己的了,有的是他们不要了说你留着吧,有的是我主动说这个我拿回去用了,做资料了,实际上就不打算还了,他们也知道既然这个爱书如命的家伙开了口,这书估计是回不来了!

——好玩。“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不不,绝不是偷,是拿。别人不拿,我才拿的,对吧?我常说,书这个东西,就像女孩嫁人,找个好人家很重要,在意你的、珍视你的人家,才值得你去。

——很硬的理由。

——是的。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只有认这个东西,它才有价值。不认,它就是一堆纸。

——你算是个人文知识分子吗?

——开玩笑!这词儿也太大了,我顶多算个小知识分子?当然对“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有不同理解的。我更喜欢称自己为“读书人”,还写过类似的一篇文章,说这就是自我的准确定位。

我是纯文科生,后找的老婆也是纯文科生。但我不歧视理科,我觉得文理根本不该分科。我也讨厌那种“文科病”,动不动指点江山、夸夸其谈、脚不沾地的那种……年轻时候自己也犯过,好在后来认识到这是病,得治,于是慢慢就改了……

——你的社交情况如何?

——不爱社交、不善社交,现在快要“零社交”了。

但我也有自己的玩法,尤其后来学会了摄影。我俩都很喜欢旅游,目前我已走了全国20个省市区。这也蛮自豪的。当然,摄影和旅游都是要花钱的,但世界上哪有不花钱的快乐呢?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吧,尽量少花钱多办事就是了,确实乐在其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话比较好听,但有点矫情。我更爱说多读书、多旅行、多观察生活、多思考,这样的生活还是很有点趣味的,精神世界比较充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