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

【温馨提示:还没关注广东卫生在线的小伙伴们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近日,很多市民出门都留意到

广州城到处都是“白雪”飘飘↓↓

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1)

▲陵园西路

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2)

▲在文明路附近一大草坪上,棉絮遍地开花

原来每到四、五月份

木棉花花谢结果后

飘絮就会随风飘落

形成“飘雪”景致↓↓

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3)

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4)

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5)

▲有小盆友捡起地上的飘絮把玩

然而

对于易过敏体质的人来说

这样的漫天飞絮可不烂漫

空气中弥漫的花粉

屋子里开始繁殖的尘螨

随着梅雨侵蚀生活的霉菌

引发了一轮过敏接着另一轮过敏

哮喘、鼻炎、皮炎……

过敏人群痛苦不堪

近日

恰逢第20个“世界哮喘日”

今天

广东卫生在线

就跟大家分享一个

能帮助大家

与过敏季节“正面刚”的

广东最强科室

钟南山院士选中的人

我来自陕北,是一名支气管扩张病人,最近又得了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千里迢迢到广州找李教授看病,她为人和蔼亲切,认真仔细地看了病历和片子,做了检查后开药给我吃,现在感觉很好。

我是四川人,带着女儿赶到广医一院变态反应科复查过敏性鼻炎和验肺功能,因为验肺功能要提前预约排期,李教授善解人意,知道我们来一趟不容易,每次都会帮我们开当天的检查单。我女儿的病情已控制到轻度了,很感谢李教授。

我上次来广州求医,上三楼都要人扶,经过李主任多年给我有效的治疗,现在不咳不喘,跟正常人一样。李主任是华佗再世!

这些都是变态反应科病人的留言,他们是慕李靖和广医一院变态反应科的名气而来,很少有病人会失望而归。

李靖在过敏性疾病领域耕耘多年,一手把变态反应科从无到有做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际知名的产学研教平台,以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难治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相关疾病等与过敏免疫相关的呼吸道、肺部疑难疾病诊治研究为特色。

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6)

▲ 李靖(图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哮喘与过敏课题组带头人。图为李靖教授和钟南山院士参加变态反应科主办的2017年国际哮喘日主题宣传。

李靖1988年本科毕业后加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就选择了哮喘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这也是钟南山院士领导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四大研究方向之一。

“钟院士是非常有前瞻思维,有眼光的专业领域领军人物,他会根据呼研所的专业部署和个人专长给新加入呼研所的医生做职业规划。有人研究急性肺部损伤,有人研究慢阻肺,有人研究肺癌,我就专攻哮喘。”李靖说。

由于许多明星患有哮喘病,著名歌星邓丽君甚至因过敏性哮喘去世,群众很关注这个疾病,李靖就应广州电视台邀请,策划了一档《哮喘知识知多点》的节目,为她研究过敏性疾病拉开了序幕。

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造成的疾病负担约占全球所有疾病的1%,与哮喘相关的经济费用超过肺结核和艾滋病的总和。

钟南山选择李靖继续哮喘的研究,对她寄予厚望。

在钟南山身边学习,李靖成长很快。期间她又选择前往美国进修几年,学成归来后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钟南山院士分配了两个和哮喘有关的课题给她,研究结核杆菌提取物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以及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哮喘的项目。2001年她又赴加拿大麦克马斯克大学攻读免疫学,研究上-下气道过敏的关系。“过敏”开始成为她身上最醒目的标签。

9年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04年李靖生下二儿子,一年后又一个“孩子”诞生——按钟南山院士的部署,她组建了变态反应科。

广医一院曾经有过变态反应科。1983年钟南山组建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哮喘与变态反应性疾病专业诊治小组后,很快就成立了属于二级科室的变态反应科。只是由于缺乏人才,这个科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没有挂牌。

“当时受制于技术水平,很多检测结果不明确,不能真正反映病人的情况,疫苗的疗效也不是特别好,病人的脱落率很高。”李靖说。这次她重建变态反应科,既圆了自己的梦,也弥补了钟南山院士昔日的遗憾,令呼研所的疾病防治和研究拼图更加完整和丰富。

如果非得挑点刺,或许只有“变态反应科不是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听到这句评价,李靖的助手黄小群和变态反应科的护士们相视一笑。她们说,经常听病人质疑或者病人亲属开玩笑:“我(你)脑子没有问题,为什么要去看变态科?”

“很多年轻医生对这个名字也有困惑。变态反应科国外的学术名是Allergy Department,Allergy意思是人因为对环境和物质产生过敏性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李靖说,“变态”是协和医院的前辈张庆松教授翻译的,用的是这个词语本来的意思,只是后来其心理学范畴的意思应用得较多,所以才导致很多病人产生理解偏差。

广医一院变态反应科是医院最小的科室,成立之初只有3名年轻医生、2名护士和3名实验室技术员。随着人员的不断加入,团队逐渐成形,目前科室有25人。

李靖担任主任,除了负责统筹全局之外,还负责门诊、随访相关病人以及负责完成各项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科室有一个与呼吸内科共同管理的病区,共20多张床位,专门收治难治的哮喘及与过敏有关的疑难肺部疾病,张清玲教授担任负责人;还有一个临床检验室和基础研究部,由孙宝清教授负责。

张清玲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支气管哮喘与慢性咳嗽,她曾在2009年赴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心肺疾病研究所工作两年,参与家庭医生及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孙宝清近几年重点从事变态反应学方面的医学免疫学研究,曾赴香港大学医学院、丹麦ALK变应原研究所作访问学者。

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7)

▲李靖教授与变态反应科专家团队例行教学查房,前排右一为张清玲教授

虽然团队人数不多,还有一些是研究生和轮岗医生,但在三位专家的带领下——李靖说这是“医院和学科人员的共同努力”,变态反应科进入快速发展期,2014年底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此时距李靖创建科室仅仅过去9年,李靖期望能够学医的二儿子还是一名小学生,这显然是一个奇迹。

2015年,在所有科室人员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广医一院变态反应科排名 全国第一名

2016年和2017年广医一院变态反应科都排名 第二

“这些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呼研所这个平台,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李靖说。

今年元宵节,李靖在朋友圈里发了一首小诗:“于千万人中/于千万年中/于时间的荒野无涯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遇见了想遇见的人/何其有幸/何其有缘。”广东卫生在线记者问:“是写给爱人的么?”“不是,是写给我的团队的。”李靖回答。

给病人带来福音

如今,变态反应科可以收治包括各种变态反应性疾患、难治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肺炎、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食物以及药物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等患者,年平均门诊量接近4万人次,年平均住院人数近500人。

“目前,国内重症难治性哮喘治疗的方向是我们引领的,难治性哮喘控制率达到90%以上。我们的相关特异性免疫治疗在技术及管理上达到世界先进标准化免疫治疗中心水平,2006年获得IQAP认证,是中国内地第一家。2013年通过ISO认证,也是国内首家。”李靖介绍,每年变态反应科接收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哮喘和皮炎患者近2500人次。

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8)

▲李靖(前排右四)与国外专家一同在广州市从化区调查过敏原

在变态反应科的门诊室,有一个柜子专门存放接收免疫治疗的疑难重症病人材料,723个病人在这里留下了免疫治疗的痕迹,600多人已经完成治疗,可以正常地接触过敏原,曾经过敏的患者,爱狗的可以养狗了,爱花的可以走进花海了。

“我有一个病人,教学和作报告时经常拿来分享。”李靖说,这是一位曾在政府部门担任领导的女士,和丈夫因为工作一周聚两天,每当此时就会哮喘,一度怀疑和丈夫感情出了问题。有一次她和丈夫生活了四周,哮喘加重、无法呼吸。

李靖询问她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后,诊断为狗毛过敏性哮喘——她丈夫爱狗,养了一条大狗。随后检查确认狗毛是她的过敏原,同时还发现她对尘螨过敏,于是做了两种过敏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3年后治愈,她的档案也就从柜子里撤掉。后来女士带着丈夫和狗找李靖道谢:“感谢你挽救了我的婚姻。”

李靖还收治过一个危重病人。23岁袁女士对粉尘过敏,有一次带孩子到医院看病,闻到爽身粉就全身抽搐、摔倒,出现过敏性休克,幸好在医院才抢救过来。随后袁女士来广医一院求医,在做过敏原测试皮试时,才2分钟又出现过敏性休克,李靖赶紧给她吸氧、雾化,做了很多处理,打了多次肾上腺素,才抢救过来。

惊心动魄的抢救给了李靖一个启发。“过敏性休克是过敏中最危重的情况,医生会措手不及。医院做青霉素皮试、注射抗生素的时候,就发生过一些病人突然过敏抢救不过来的遗憾。

李靖说,医务人员对这类突发事件缺乏应对能力,出事后一是会很棘手,二是医生也会有负罪感。为此,她找到院长何建行,要求对广医一院各科室进行培训。经过她的培训,现在广医一院大多数病区都会把肾上腺素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

在广东卫生在线记者采访时,遇到的病人都称赞李靖和蔼亲切。她会经常给病人加号,也会争取当天就查看病人的检查结果,为此她上午的门诊会一直看到下午3点,下午的门诊会看到晚上7点,晚上的门诊则会看到晚上9点。李靖的丈夫李时悦是广医一院呼吸内科主任,工作也非常忙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忙于工作,他们不得不让小儿子小学就住校。

治疗的最美境界

为了更好地治疗过敏性疾病,李靖带领团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变态反应科刚刚成立,她就和丹麦ALK公司建立了标准化变异原治疗的实验室。ALK派了一个管理专家在香港常驻,同时还派来两名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专门研究过敏的留学生博士到合办的实验室负责基础实验。

从1923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小实验室诞生以来,ALK 始终走在过敏治疗的前沿,过敏症免疫治疗和疫苗开发都是世界领先的。“和ALK的合作,对我们深入了解过敏性疾病有非常大的帮助,他们带来了很多最新的知识、研究、理念。”李靖说。变态反应科2005年又成立了标准化变应原研究实验室,2009年成立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免疫实验室,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如今,变态反应科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科研实力,不仅因为哮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尘螨等过敏原的基础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还与深圳大学生命科学院过敏研究室合作,在国内首次攻克粉尘螨大规模纯培养技术,首次解决尘螨疫苗标准化的关键技术,牵头制定《中国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专家共识》和《奥马珠单抗治疗重症过敏性哮喘的中国专家共识》。

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9)

▲李靖(左二)与广医一院的专家钟南山院士(中)、何建行院长(右二)、陈荣昌教授(左一)和赖克方教授(右一)

近几年,在科室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变态反应科拿到了国家级研发项目共7项,总科研经费高达2378.2万元,“这种小科室大科研的情形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在研发抗过敏疫苗、寻找新治疗方式之前,李靖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过敏原分布规律。1995年她就参加了国际间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此后连续15年对我国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过敏原致敏情况的趋势进行深入研究,2006年还组织全国23个研究中心建立了中国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和科研联盟。

李靖已经找到了中国过敏原的分布规律。“北方以花粉致敏为主,其中艾蒿的花粉表现明显,南方则主要是尘螨致敏,总体上来说中国最大的过敏原是尘螨。”李靖说。这给临床提供了一个关键信息:在中国治疗过敏,必须先研究尘螨——变态反应科的墙上挂着许多与过敏有关的科普漫画,螨虫都是一副憨态可掬模样,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10)

在与芬兰和德国共同进行城乡环境对过敏性疾病影响的研究时,李靖对从化一个村子和广州市区一个街道做了长期的对比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在农村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哮喘和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要比城市环境长大的孩子低得多,原因可能是随着环境变化和生活方式改变,人们接触自然的机会减少,接触的自然物种日趋单一,过敏性疾病反而逐渐增加。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取决于两大因素,一个是遗传基因,一个是环境。现在我们生活得太干净了,接触有益菌的机会也少了,过敏的机会就增加了。”李靖建议,应该多接触大自然,退回到原始生活很难,但是优化生活环境和大健康的理念是吻合的。

李靖还建议,生命早期饲养动物对过敏的发生也有保护作用,有条件的人养一养宠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与动物接触是亲近大自然的一种初心,从医的理念则源自母亲的言传身教——老人是1960年代中国的第一批肿瘤科医生。而后来从事过敏性疾病治疗和研究,除了钟南山院士的教导,还有一个故事。在作访问学者时,有位美国医学专家告诉李靖:哮喘是可以完全逆转的疾病,只要规范治疗,再危重的病人都可以恢复到健康状态,这是“一种治疗能达到最美境界的疾病”。

希望每一个患者都能够在我们这里达到治疗的最美境界。”李靖说。

采写|宋炳军

编辑|Henin 责编|黎晓心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欢迎分享此文,让更多人了解过敏防治那些事儿

四月份过敏人士必看(过敏季节花容失色)(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