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

文/蓝凤凰

缠缠绵绵播了一个多月的古装电视剧《清平乐》日前终于落下帷幕。

这部号称“宋代风物记录”的大男主剧集口碑算得上是“高开低走”,所有美誉及期待都在开播前,随着剧集开播后,整体评价呈下滑趋势。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1)

作为导演的张开宙似乎再次印证了观众对其戏谑的评论:“开宙有了美颜,就不能有才华。”不少观众表示,正午阳光的金字招牌因这部剧的败北而黯淡。

单从阵容来看,这部剧的口碑及收视不至于滑落至如此地步,《清平乐》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2)

全员“工具人”,配角形象太单薄

有网友认为,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在于过于强调大男主,导致其他配角都宛如“工具人”一般,只负责起到剧情推动作用,几乎无人格魅力可言。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3)

在《清平乐》中,王凯饰演的宋仁宗是绝对的男主,其他所有角色都是在为烘托大男主的存在而服务。

但是这部剧集将配角的形象刻画得过于片面,导致剧集本身的吸引力下降。

有网友表示,此前也有不少大男主剧,但剧中的配角同样有光彩、有血有肉。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4)

这部剧的问题,则是所有角色在为大男主服务的同时,丧失了角色本身的丰满程度,在观众看来便像一群“工具人”一般,缺乏代入感。

另外,从此前观众对于其他大男主剧的讨论不难发现,出彩的配角吸粉能力不亚于主角,而这部剧集显然是放弃了靠配角吸粉的可能。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5)

正午阳光此前拍摄的爆款剧集《琅琊榜》同样是一部大男主剧,但剧中除了主角梅长苏以外,其他角色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包括作为反派形象出现的谢玉、夏江、皇帝等角色,也各有各的不得已与看点。

可惜,同样是正午阳光出品,《清平乐》这部剧集却忘记了如何刻画群像这回事,一味地强调大男主,反而导致了最终的口碑翻车。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6)

篡改史实?剧集逻辑的自相矛盾

另外,令不少历史迷感到愤怒的,是这部剧的内在逻辑无法自洽,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历史观。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作为大男主戏,不少观众本身就是主演王凯的粉丝,因此在感情上会先入为主,认为王凯饰演的“宋仁宗”代表着绝对正确。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7)

宋朝是个特殊的朝代,言官系统的存在对皇权形成制衡,同时也造成了皇权与言官之间的矛盾。对于编剧而言,如何处理这种矛盾,考验的不仅是编剧对于历史学的积累与研究,更考验其拿捏平衡之道。

可惜的是,《清平乐》的编剧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够好。

该剧后半段最大的矛盾,来源于公主与驸马的悲剧婚姻。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8)

有网友愤怒开骂,表示因这部剧而对言官系统感到愤怒,认为言官的存在阻碍了“一个普通父亲为女儿谋求幸福的可能”,甚至将宋朝最终的衰颓归结于言官的话语权过大。

史实与戏说演绎之间的尺度拿捏原本就是件难事,加之宋朝并不像明清两朝有诸多影视剧可供观众多维参考,因此有不少历史迷认为,这部剧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尤其是王凯粉丝的历史观。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9)

​也有不少人因剧集而痛骂司马光,称其“只会砸缸”、“破坏别人幸福”等,其实归根结底,是编剧在设计人物时只顾着推动主线,而没有考虑到规避角色脸谱化的问题,最终导致历史观上的大翻车。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10)

朝堂戏晦涩,后宫戏无趣

作为一部大男主戏,朝堂戏与后宫戏是这部剧集的两大看点。

令人惋惜的是,从目前包括主演粉丝在内的观众评价来看,这两大看点都没有太多突出之处。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11)

朝堂戏的薄弱早在剧集刚开播时便被不少网友指出,称朝堂戏不文不白,台词晦涩的同时冲突也不够激烈,宛如温开水一样看得人昏昏欲睡。

至于后期言官与宋仁宗之间的对峙,则又表现得太流于表面。

对比多年前着墨于政治斗争波云诡谲的《雍正王朝》《康熙大帝》,这部剧集的朝堂戏实在有些不够看。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12)

前朝不精彩,后宫又如何?

与其他主打宫斗的剧集相比,这部剧中的后宫嫔妃不多,宫斗场面也不够精彩,多是明晃晃地挑衅与恃宠而骄,看不到太多“智斗”的内容。

对于热爱宫斗情节的观众来说,这部剧的后宫戏显然吸引力不大。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13)

至于所谓帝后CP,更被指是“挂羊头卖狗肉”。

帝后互动少,直到最后一集才终于“发糖”,早就耗干了观众的热情,甚至有网友表示,发不发糖都不在乎了。

清平乐剧集评分(清平乐总评一味强调男主)(14)

​总体来说,《清平乐》的滑铁卢关键在于剧本的问题,它不像是一部大男主剧,反而像是“宋仁宗日记”。

《清平乐》目前已经收官,你觉得能打几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