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知识点归纳(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预习)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数学知识点总结,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四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知识点归纳?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四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知识点归纳(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预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知识点归纳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本单元在认识计数单位、数位、十进制计数法的基础上,会读写万以上的大数,会改写整万、整亿的数,会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具体要点如下:

1、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个位、十位、百位……是(数位)。在解决一些填空和判断题时,一定注意进行区分,如:

在数位顺序表中,第九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

个、十、百、千……都是数位。(错误,这些是计数单位

  1.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这里需要注意相邻二字。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亿

亿

亿

亿

计数单位

……

亿

亿

亿

亿

数位顺序表

3、读数:“读万以上的数,先分级;从高位读起;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都要写成汉字的形式,不要汉字和数字掺和。如:

30503050305 读作:三百零五亿零三百零五万零三百零五

21000102010 读作:二百一十亿零十万二千零一十

4、万以上的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如:三千零五亿零五十万零五十 先写亿级的3005,再写万级的0050,最后写个级的0050,合起来就是:300500500050。

5、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小的;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6、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

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是几,用“四舍五入”法确定是“舍”(0 1 2 3 4)还是“入”(5 6 7 8 9).

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区别:

相同点:都要写成用“万”或者“亿”做单位的数。

不同点:数的改写大小不变,用=连接;求近似数大小变化,用≈连接。

如:87330000=8733万 87332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只看千位上的数字),大约是873万,而不是800万或者900万。

7、拓展平台关于数字编码:身份证编码中倒数第二位是性别码,男单女双

这类问题要把所提供的信息读明白后再完成,如:某学校四年级八班学号为12号的学生的编号为40812,请你为五年级二班学号为9号的学生设计编码(50209),不要写成(5209)。

认 识

读 法

万以上的数 写 法

大数的改写

求大数的近似数

第一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一、数的认识

(一)整数

1、自然数 整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 。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3、十进制计数法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最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写数时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9、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即可。

10、近似数与准确数 :

有些数的前面有“约”字,都不是准确数,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做为“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数的时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这一位后面的数称为“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小于5,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就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

11、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的相同点: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都是把一个较大的数表示成整“万”或整“亿”的数,后面都要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不同点: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一个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数的改写只是把一个大数写成了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12、数字编码。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编码中的数字代表着一定的意义。编码具有有序性。

第三、五单元 数的运算

(一)计算方法

1、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3、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把两个因数都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口算出结果。根据实际,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二)运算定律

1、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推广: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扩大A×B倍。

一个因数缩小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缩小A×B倍。

4、商不变性质: 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m≠0 a÷b=(a×m) ÷(b×m)=(a÷m) ÷(b÷m)

推广: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或缩小)A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A倍。

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性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注意余数。如:8500÷200= 可以把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100倍来除,即85÷2= ,商不变,但此时的余数1是被缩小100被后的,所以还原成原来的余数应该是100。

(三)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4、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第二、四单元 几何的初步知识

一、线和角

1、线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直线射线线段的都是直的,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两种。

平行线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 a平行于b,直线 b也平行于a。

【性质】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平行线间垂直线段处处相等。

【画法】 一合,二靠,三移,四画。

(6) 垂线

【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性质】

过一点(直线上或直线外)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画法】一合,二过,三画,四标。

(1)角的定义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度量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用符号“ °”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 “ 1°” 。

(3)角的大小比较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角的画法 一画线,二量角,三连线,四标注。 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的度数是15的倍数。

(5)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第六、七单元 解决问题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单产量 ×数量=总产量 总产量÷数量=单产量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相遇问题

总路程=甲走的路程 乙走的路程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5、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

(1)沿线段植树 间距×间隔数=总长 总长÷间距=间隔数 总长÷间隔数=间距

【两端都栽】 棵树=间隔数 1 总长=间距×(棵树-1)

【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 总长=间距×(棵树 1)

(2)沿周长植树 棵树=间隔数 总长=间距×棵数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 301 根,每相邻的两根的间距是 50 米 。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1 根。求改装后每相邻两根的间距。

分析:本题是沿线段埋电线杆,要把电线杆的根数减掉一。

列式为 50 ×( 301-1 )÷( 201-1 ) =75 (米)

  1. 类似问题 爬楼梯问题 公交站点问题 锯木头时间问题

第八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