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第一个城邦(地中海世界里存在着1000个以上的城邦)

一旦潜心于对罗马史的研究,笔者身边总少不了有人会问:“为什么罗马能够成为帝国?”坦诚地讲,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毕竟罗马拥有着极其漫长的历史,且史学家波利比乌斯在他的那个年代早就被人问过这个问题了:波利比乌斯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那时的罗马刚将其宿敌汉尼拔斩于马下。古希腊梅格洛玻利斯出身的他,作为战争的人质被带到了罗马。在罗马,他将从第一次布匿战争开始的罗马历史整理为《通史》一书,而这本书也是如今开展罗马史研究时能找到的第一手史料。

波利比乌斯作为土生土长的希腊人,为何会对罗马史产生兴趣?将其历史编纂成书的动机又是什么?那时的他有着这样的疑问:“地中海世界里存在着1000个以上的城邦,为何只有罗马能日益强大并最终发展成世界性的帝国?”当然,针对这个问题,波利比乌斯也在书中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古罗马第一个城邦(地中海世界里存在着1000个以上的城邦)(1)

在多个观点中,首要的就是罗马帝国国家政治体系的相对平衡。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平衡的优越性,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简单地回顾古希腊的历史吧。古希腊首先从君主制开始,而后变为贵族政治;贵族政治在一段混乱期后变为僭主政治,或者称呼为独裁政治。独裁政治并非一无是处,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执政者反而促进了国家发展。但要是无能的人居其位而不为其政,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到庇西特拉图儿子的那一代,国家混乱横生,随后国家政治在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发力之下转变为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也是需要执政者领导的。十分有政治才能的伯里克利让希腊得以平稳发展;但在其逝世后,伯罗奔尼撒战争将国家拖入了泥潭,民主政治开始逐渐变质为暴民政治。“暴民政治”一词在日本又多译作稍显过激的“众愚政治”,因此笔者认为还是称之“民粹主义”为宜,即领导者无法将民众引领至良性的方向,反而被民众潮流所裹挟,尽顺民意而为的状态。

古罗马第一个城邦(地中海世界里存在着1000个以上的城邦)(2)

在混乱一时难以平息的情况下,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趁机出手,他不仅将零散的城邦逐个收入囊中,甚至将整个希腊都纳入了其版图。因为马其顿王国奉行的依然是君主制(即独裁政治),所以希腊的政治制度从民主制又倏然回到了原点,波利比乌斯也将这种现象的理论统称为“政体循环论”。

与希腊相比,罗马则逃过了一劫,因为后者并未经历过此种循环。罗马在整体上都对独裁表现出厌恶情绪。但是万事皆追求合理性的罗马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对权力的一定制约,有助于让事情往更为合理平稳的方向发展。所以,国家政治体系中也存在着象征独裁政治的罗马执政官[23],而为了不使其成为真正的独裁者,罗马规定执政官必须由两人来担任。另外,负责国政管理的还有承担了贵族政治职能的罗马元老院[24]、发挥民主政治功能的雅典公民大会[25]。换言之,波利比乌斯在考察结果中,对罗马在独裁政治、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取得的相对平衡且互不干扰高效运行的表现大为赞赏。

古罗马第一个城邦(地中海世界里存在着1000个以上的城邦)(3)

当然,这并不是说罗马一直都能够保持平稳无虞,围绕权力的斗争同样此起彼伏。但这些在身为希腊人的波利比乌斯看来,可比希腊所呈现出的混乱要好得多了。所以从整体而言,罗马还是相对安定的,国内少有纷争,自然就利于把全部力量一致对外。希腊因在国内的纷争当中消耗了过多精力,大国之梦自然无望;而国内情势稳定的罗马,便有余力将所有精力专心地投放在外部事务中,踏上成为帝国的道路。

波利比乌斯还指出,罗马之所以能成为大国,还与其宗教观念上所体现的“诚实”有关。《通史》中有一篇描述罗马贵族葬礼情景的文章,波利比乌斯还依此做了一番有趣的考察。

“那些成就了伟业并扬名立万的众尊之像共处一堂,宛如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这番光景怎叫人不心神恍惚!没有什么能够胜过此时此景。”(《通史》)

亲属们佩戴着与死者样貌一致的面具现身于葬礼会场——这段文字很好地表现了波利比乌斯初见此景时的惊愕之情。为何他会如此惊讶以至于道出“没有什么能够胜过此时此景”呢?因为波利比乌斯认为,希腊人更关切个体而罗马人更看重公共利益。众所周知,照顾自己远比关注身外事简单得多,可罗马人为何能够做到如此注重公共的安泰与否?他竭力想寻求这个谜题的答案。

古罗马第一个城邦(地中海世界里存在着1000个以上的城邦)(4)

罗马人之所以如此关注公共事务,波利比乌斯的解答是:“即便不再存留于人世,英雄般的丰功伟绩也将会被世世代代地口口相传下去。”罗马人若自幼就被灌输了这样的观念,那么有此表现自然就不足为奇了。波利比乌斯并非在质疑这种做法的合理性,相反,他认为希腊之所以始终无法与罗马相提并论,正取决于罗马人所拥有的一本正经与虔诚。

波利比乌斯的眼光之独到,也在身为罗马政治家与雄辩家的马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言论中得到了反映。“罗马人在体格与活力上较之高卢人甚劣,人数上又不敌西班牙人(伊比利亚半岛的一支),更毋论与伊特鲁里亚人的锻冶能力一较高下,文艺成果也不似希腊人那般丰硕。罗马人究竟在什么地方拥有长处?那就是对宗教的无比虔诚。”

总结一下波利比乌斯的论述,即罗马人对于宗教的虔诚,也投射在了对公共事务颇表关注的国民性格上。这些要素奠定了罗马帝国的根基,并衍生出势力相对均衡的国家政治体系;全民精力一致对外遂成为可能,罗马最终亦得以蜕变为强盛帝国。

本文由无名狂客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