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唐代规模最大的墓(这座六朝墓群不仅有)

“文博探秘”系列⑫——七星堆六朝墓群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七星堆”是当地老百姓历代口口相传的七个土堆,位于江西赣江新区儒乐湖以南、赣江以西的南坊村。这些土墩高约28至32米,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它们空间排列形似“北斗七星”,与这里的六朝古墓群呈“七星伴月”之势。

如果不是为了支持儒乐湖特色小镇建设,而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可能这座古墓葬群里很多秘密依旧长埋地下。

发掘唐代规模最大的墓(这座六朝墓群不仅有)(1)

七星堆古墓群全景图

古墓群出土700余件遗物

历史上“六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六朝时期中国文化向海东各国流传,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明进程在中国影响下有了很大飞跃。

2013年6月至9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昌市博物馆对七星堆古墓群进行了考古勘探。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从2018年8月16日开始对该墓群进行发掘,并成功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考古项目负责人赖祖龙介绍,这座墓群分A、B、C三个区,采用“探方”发掘法,目前已完成A、C两区发掘,发掘面积达8000平方米。其中,A区发现22座砖室墓,六朝墓16座,出土瓷器、陶器、金属器、石器等遗物200余件;C区发现51座砖室墓,出土遗物500余件。

在这之前,南京、杭州、马鞍山、南昌、九江等地也曾多次发现六朝时期墓群,但保存下来的大型墓群并不多见,主要以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家族墓地为代表。此次七星堆六朝墓群规模、规格均超过以往,且墓群中出土的器物,从数量、特色看也属国内罕见。

发掘唐代规模最大的墓(这座六朝墓群不仅有)(2)

M2甬道和后室有“豫章海昏中郎周遵字公先”等铭文

墓砖刻有“豫章海昏”等字样

值得一提的是,在A区的16座六朝墓呈东西向一字排开,坐北朝南;墓葬分布规则,墓与墓之间未见打破迹象;墓葬规模庞大、形制多样,有横前堂、券顶、穹窿顶等。

另外,考古队员还发现了排水沟。不仅水沟布局规划有序,与墓葬相互衔接,沟与沟之间还有明显的打破连接迹象,高低错落、砌建科学,构成了复杂的地下排水系统。据推测,该区应是一处家族墓地。

其中,最大墓M5的排水沟长113米,在墓前约70米处发现大量建筑废弃物,比如,筒瓦、瓦当、碎砖等,推测当初应有墓园建筑。墓砖纹饰以网钱纹为主,亦见有兽面纹,部分墓砖上有铭文,比如,M5墓砖上有“王”“十”铭文,M3封门砖上有“周侯”铭文,M2甬道和后室有“豫章海昏中郎周遵字公先”及“周中郎”等铭文,这些铭文对研究墓主人家族信息提供了重要线索,该墓地应是六朝时期豫章世族或地方豪强周氏家族墓地。

根据汉制记载,所谓中郎即“省中之郎”,其职责是为皇帝专门管理车、骑、门户,属于帝王的近侍官。人们熟知的汉代人物苏武、蔡邕等,都曾担任过中郎官一职。遗憾的是,因为这里属于酸性土壤,墓葬保存条件较差,加上盗墓等原因,墓内棺椁和人骨均已腐朽,无法提取标本。

发掘唐代规模最大的墓(这座六朝墓群不仅有)(3)

鹦鹉杯

发掘唐代规模最大的墓(这座六朝墓群不仅有)(4)

案及案上器物

高科技探究古墓群奥秘

为了科学、准确地获取考古信息,探寻七星堆六朝墓群奥秘,赖祖龙等考古队员利用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可精确计算坐标)、无人机航拍技术以及三维扫描技术等,对墓群所在区域地理信息数据与影像数据进行采集,并利用“多图像摄影建模”技术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最终,这座面积逾5000余平方米的七星堆六朝墓群,被考古队员成功建造成了三维模型,形成正射影像、剖面正射图等影像资料。

在发掘过程中,为了最小限度地破坏墓葬,保护文物本体,考古队员秉承“不新拆一块墓砖”发掘理念,尽量沿用墓葬已经破坏的区域作为发掘入墓口,使得墓群保存了多处完整的封门墙,对墓葬砌建工艺研究有重要意义。

考古队还注重对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的保护。不仅在考古发掘现场做了完备的安防设施,还安排安保人员24小时巡查;另外,工作人员在易坍塌部位提前做了木构件支护,目前正在建设保护钢棚。

“对漆木器、青铜器等有特殊保护要求的文物,第一时间送到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保护修复,并及时通过检测获取信息,反馈到考古发掘现场用于指导发掘。”赖祖龙说。

见证移民“北人南迁”历史

从七星堆六朝墓群出土的700余件遗物看,按质地可分为瓷器、陶器、金属器、石器:瓷器有盘口壶、钵、罐、盏、谷仓、灶、水井、畜禽模型、坞堡等,多为洪州窑产品,亦见有湘阴窑、越窑的产品;陶器有壶、罐、熏炉、灶、擂钵、灯台等;金属器有盆、鐎斗、熨斗、铜镜、钗、镯、戒指、弩机等;石器有黛板、石臼等。

发掘唐代规模最大的墓(这座六朝墓群不仅有)(5)

仓井灶的组合

发掘唐代规模最大的墓(这座六朝墓群不仅有)(6)

越窑瓷器

遗物中湖南湘阴窑产品主要是模型明器,如坞堡、胡人俑、畜禽模型等,再现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浙江越窑的产品主要是小件日用器,胎釉结合好,制作精致;江西洪州窑的产品主要以日用器为主,亦见有模型明器。在墓群中同时出现三个窑口产品并且产品功能清晰,充分证明了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商贸活跃、手工业分工精细、船运发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奠定基础。

后经论证,七星堆六朝墓群是目前国内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大型六朝墓群,也是中国六朝考古的重要发现;墓群A区是江西首次完整揭露的六朝家族墓地,是国内罕见的东吴周氏世族墓园。这座墓群既是六朝移民“北人南迁”的历史见证,又是六朝时期经济繁荣、商贸活跃、民族融合的时代缩影,对研究六朝时期东亚文化交流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