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哲学道理(国学每日一句城门失火)

《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和文人杂记,集结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读这本书可以领会古人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哲学道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哲学道理(国学每日一句城门失火)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哲学道理

《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和文人杂记,集结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读这本书可以领会古人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增广贤文》

【注释】

殃及:连累

【译文】

城门楼着了火,护城河里的鱼也会受连累跟着一起遭殃。

【道理】

那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之间,也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更要全面的看待问题。

【故事】

春秋时期的宋国,在城市四周建起了高高的城墙,城墙外有一条环形的护城河。这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游动着。平日里,鱼群沿着环形的河道互相追逐、嬉戏,日子过得是既舒服又轻松。

突然有一天,城门上冒起了浓浓的黑烟。呀,城门楼着火了,顿时城门口乱作一团,嘈杂的脚步声,人群的呼喊声,各种声音混在一起,传入护城河中。一条大锂鱼正在水底游玩,忽然听到了声音,急忙游到岸边,钻出了水面。谁知他刚冒出来,就看见了城门口的黑烟,吓的浑身一抖,一边调头返回河里,一边大声呼喊:“不好了不好了,城门失火啦,大家快跑啊!”

其他的鱼儿,像是没听见她的话似的,还在三五成群的聊着天呢,其中一条小鱼,还鄙视地对大鲤鱼说:“城门着火,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啊?城门离我们那么远,我们又生活在水里,火根本就烧不到咱们,真不知道你在怕什么。”旁边的几条鱼儿也随身附和道:“对呀对呀,大鲤鱼,你的胆子也太小了吧,城门着个火,就把你吓成这样,太好笑了。”说完,这些鱼儿就哈哈的大笑起来。

可是,大鲤鱼还是很担心,它不停地劝说其他的鱼儿,和它一起走。但是没人听它的,大家继续是聊天儿的聊天儿,玩闹的玩闹。无奈,它只好自己顺着水沟逃走了。

大鲤鱼刚逃走,其他的鱼儿就听见岸上的人们吵嚷,呼喊声是越来越近,它们纷纷游到岸边,冒出头来一看,呀,一大群人正急匆匆地拿着水桶和木盆,来来回回地取水灭火呢。眼瞅着熊熊大火,开始变小,岸边的鱼儿们看完了热闹,正准备回到水底。

突然,一条小鱼惊呼:“呀,河水怎么越来越少了呀?”这时,小鱼们才反应过来,岸上的人们刚才是在用护城河里的水救火呢。河水还在不停地减少,鱼儿们一下子慌了神,它们后悔没有听大鲤鱼的话,你推我挤,却始终没能找到逃生的小水沟。

不到半天的功夫,城门楼上的大火就被扑灭了。可是,护城河里的水也几乎被用光了,只剩下河底一点泥水,这水呀是又浑又脏,鱼群无路可走,只好挤在一起,个个嘴里都是泥水,苦不堪言。这时一条大鱼叹气道:“哎,好倒霉呀。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最终由于没有水,河床逐渐干涸,护城河里的鱼儿全部死光了。后来,人们就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典故,来表示无辜受到牵连而遭受灾祸或者损失。

城门楼着了火,护城河里的鱼儿,本以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却因为人们救火,舀干了河中的水而无辜受到连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告诉我们,那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之间,也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更要全面地看待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