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经典离别诗(王勃的送别诗别只知道背)

#创作挑战赛#

什么样的诗歌最感人?当然是发自肺腑的话语。当人经历苦难、挫折等不顺的时候,说出的话大抵是发自肺腑的。初唐时期,王勃因为才华初露光芒,也因才华遭受坎坷。在经历人生的不顺时,他回到四川。恰逢此时,好友薛华即将远行,他一连写了两首诗为薛华送别,可谓是字字发自肺腑,读来令人感动。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薛华是什么人,值得王勃写下两首送别诗?翻开薛华的履历,可以看到他的祖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王薛两家为累世通家,薛华也是王勃最亲密的朋友。

王勃经典离别诗(王勃的送别诗别只知道背)(1)

在《别薛华》一诗,王勃将分别的悲苦与人生的不顺,都倾吐给了薛华这位最亲密的朋友。

首联“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说送别朋友时,送了一程又一程,可前面还有许多荒凉艰难的路要走;可是我只能送你这么远了,前面的路,还得你独自一人走下去,你的心情,该是惶惶不安的吧。首联使用对仗的手法,在初唐是不多见的。且这一联又有语义双关,这条“路”,既是送别友人要走的自然之路,也是人生需要走的路。

人生的路,就是这样,充满了未知,因为未知,就让人害怕。刚经历人生挫折的王勃,感受到了人生之路的艰难,也与问路之时,感到了迷茫与惶恐。

颔联“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紧承上联而来,说人生之路本就艰难绵长,却只能独自一人问津,这迢迢千里的行程,不禁让人心生悲凉,怕是要拖垮孱弱的不过百年的身体吧。王勃少年英才,本可飞黄腾达,却因一篇《檄英王鸡》毁了自己的前途。在遭受到人生的初次挫折后,他对人生似乎有了感悟,这一联便是他对人生经历的切肤之痛。

王勃经典离别诗(王勃的送别诗别只知道背)(2)

颈联“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此联说我们的都是一样的人,心情漂泊不定,生活同样艰苦。

尾联“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无论心情如何,离别终究还是要离别的,于是诗人说无论怎样,我们的感情是不会被千山万水隔断的,我们会进入彼此的梦里。前面三联都是在感慨人生的艰难,到了最后一联,才回到送别上来。

后来,王勃又写了一首诗给薛华,即《重别薛华》: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此诗与前一首不太一样,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前两联里,诗人写道“明月”、“秋风”、“楼台”、“洲渚”等意象,给人晦暗阴凉、险峻辽远之感。

后两联里,诗人面对即将分别的好友,抒发离别的痛苦:你马上要走了,那千里的行程,是你的去处;那惶惶的凄凉,是我的心情。送你离开,我只有落泪;回望我走过的路,也只有潸然罢了。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里说:唐初五言律,唯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明代钟惺、谭元春在其《唐诗归》里说道:此等语后人读烂熟,在子安实为创调,当为作者致想。

王勃经典离别诗(王勃的送别诗别只知道背)(3)

这些评价,都是十分高的。总的说来,王勃的这几首送别诗,转变了六朝的诗风,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基调,为后来的盛唐、中唐诗歌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两首诗里,王勃都说了离别之苦,也说了人生之难。

王勃自小被称为天才,六岁就能写文章,被赞为神童。九岁的时候,读颜师古的《汉书注》,发现许多错误,作《指瑕》十卷,纠正其中的错误。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从此进入沛王府,可谓一路亨通,仿佛一条人生的光明大道就在眼前摆着。他是天才,天才大多桀骜不驯、不谙世事。

生活总会给予人一些打击,为了让人更好的成长。当时贵族流行斗鸡,为了给沛王的鸡“助威”,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这本没有什么,可是这篇文章传到了高宗手里,看完勃然大怒,于是王勃被赶出长安。

此后王勃游历巴蜀,写下许多诗文。这一次被放逐,对王勃的打击很大。两首《别薛华》就是在这段时间写的,从他的文字里,可以看出被放逐对他的打击可谓是致命的,曾经那个自信的天才,变成了以为凄苦忧郁的诗人。

生命的馈赠总有他的道理,在凄凉悲苦、忧郁彷徨中,王勃对人生的感悟更真切,而这一切,都在为他写出旷世奇文《滕王阁序》做准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