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2月联考地区试卷答案(高考资料10每日一练)

高三12月联考地区试卷答案(高考资料10每日一练)(1)

为梦想而 拼搏!

每日一练(二)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千百年来,人类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离开生态环境的支撑,发展就成了    、无本之木。

小目标也好,大远景也罢,“美丽中国”始终是    的关键词。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得以基本实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来看,美好的生态环境皆建立于良好的生态观之上。青年    ,青春使命在肩。

庄子在《齐物论》中有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华传统文化中,便有着哲理般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至新时代澎湃而至,更多人意识到,(  ),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攻坚治污也好,环保问责也罢,事后治理总不如事前    。如果青年能扛起环保责任、坚守生态理念,欠债再多总能还清,路阻且长也总能抵达终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米之炊 理所当然 义不容辞 未雨绸缪

B.无米之炊 首当其冲 义不容辞 未雨绸缪

C.无源之水 理所当然 责无旁贷 防患未然

D.无源之水 首当其冲 责无旁贷 防患未然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

B.物质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

C.人类未来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

D.人类未来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

3.下面是某中学给即将来校进行教学改革讲座的张教授发送的短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存在表达上的错误,请找出并作修改。

听说先生不日来敝校进行教学改革讲座,我代表全校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倾听先生的报告,将使我们广大中学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高远,教学理念更加先进,教学手段更加多样。真诚希望先生倾尽绵薄之力,使这次讲座圆满成功!

答:  

4.下面是一位资深语文专家关于文言文诵读的方法,请从这段文字中总结出两条结论。每条不超过20个字。

诵读是出声音的读,但并不是朗诵。朗诵往往是读给别人听,诵读却是读给自己听。从方法上来说,用普通话即可,节奏、抑扬、强弱、缓急都无客观规定,可随自己的感受适当处理。古人所谓“心到、眼到、口到”之说,实在是高效形成文言语感的极好方法。不管是成篇诵读、片段诵读,还是陌生词句的反复诵读,都是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办法。

答:  

5.下面是某校的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答:  

6.下图是某班级考察大蜀山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高三12月联考地区试卷答案(高考资料10每日一练)(2)

答:  

二、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舍生取义”的精神“   ”,普通人也会有,只是“   ”。

(2)在李白的《蜀道难》中,开篇以带有蜀地方言色彩的感叹词“   ”表示出惊叹,接着又用“   ”四字直接点明蜀道之高险。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刘裕北伐时“   ”的英雄气概和刘义隆仓促北伐“   ”构成鲜明的对比。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

三、文化常识

9.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氏春秋》,即《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

B.望族,也叫旺族,指的是有名望的、家业兴旺的家族。望族源于大家族或大姓人家。

C.廷尉,官职名,秦朝初置,掌刑狱,可根据诏令,逮捕、囚禁和审判有罪的王或大臣。

D.石头城,南京老城城西的石头山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南京的别称还有金陵、建业等。

10.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是汉朝开始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祭祀是儒教礼仪中的重要部分,古代于郊外祭祀天与地,称为郊祀或郊祭,“祀南郊”就是在南郊祭祀。

C.精舍,又称精庐,汉代的私立学校。后泛指私家书斋、学舍,即集生徒讲学之所。又,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也称精舍。

D.农桑,本指种地与养蚕,后来泛指农业生产。“劝课农桑”就是限制农业生产。

四、诗歌鉴赏(形象)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的条件无法办成事。无源之水:没有源头的水;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常与“无本之木”连用。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

2.答案:A 解析:文段议论的中心话题是“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无关,故排除B、D两项;根据下一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表述的重点和顺序,和C项相比,A项更恰当。

3.答案:①“听说”改为“欣闻”;②“祝贺”改为“欢迎”;③“倾听”改为“聆听”;④“高远”改为“明确”;⑤“绵薄之力”改为“全力”。

4.答案:①文言文诵读可以随自己的感受自由处理。②文言文诵读要“心到、眼到、口到”。

5.答案: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6.答案:本次大蜀山考察活动要求事先温习地质相关内容,备好行装,小组讨论确定好考察内容;考察期间主要活动有参观、听讲座和知识抢答;考察结束后以组为单位上交考察日记。

7.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2)噫吁曦 危乎高哉

(3)气吞万里如虎 赢得仓皇北顾

8.答案:(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9.答案B 解析:“也叫旺族”“家业兴旺的家族”错。

10.答案:D 解析:D项,“劝课农桑”是鼓励农业生产。

11.答案:描绘了一幅寒秋送别的凄凉画面。落地的寒霜透出了寒意,鸿雁的哀鸣令人悲伤,云山茫茫行路难,寒冷的树色令人悲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