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最文艺的一句话(文艺盘点2022年1月)

听过最文艺的一句话(文艺盘点2022年1月)(1)

一元复始

新年伊始,我们回顾过去,同时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文学榜单,它们从各个角度对2021年的文学进行盘点;可以看见科幻文学界的大咖对元宇宙作出精彩的阐述,也发现了诸如金晓宇这样的既普通又不平凡的译者;发现文学出圈了,莫言、余华等作家的妙语连珠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根据梁晓声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火爆荧幕,这让人不禁猜测:严肃文学改编热潮再度袭来?

01 作协工作

★张宏森在鲁迅文学院作专题宣讲,看望慰问鲁迅文学院第四十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1月4日下午,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来到鲁迅文学院,围绕学习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向鲁迅文学院第四十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作专题宣讲。他强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要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把握历史主动,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展现新时代中国文学的新气象。

张宏森看望慰问鲁迅文学院第四十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向大家致以新年问候和祝福。

★中国作协和新华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G新阅读”及价值阅读平台建设启动。

1月26日,中国作家协会与新华通讯社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文学领域中,以“5G新阅读”创作开发计划为起点,建立高效联动合作模式,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跨界融合,打造5G时代新型融媒传播平台——新华社价值阅读平台(“悦读汇”)。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新华社社长何平现场见证价值阅读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并共同启动“5G新阅读”创作开发计划。协议签署前,何平社长陪同张宏森书记一行参观了新华社融媒体国家实验室、新立方智媒演播室和新华社社史馆,并进行了会谈,双方充分肯定新华社与中国作协进行战略合作、共建价值阅读平台的重要意义,并对下一步的合作方向、合作方式进行了深入交流。

★茅盾文学奖得主、网络文学名家首度同台。1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协办的“文学照亮美好生活——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暨阅文名家系列研讨启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

活动现场,作为阅文名家系列研讨会的第一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徐则臣,与阅文集团白金作家爱潜水的乌贼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也是茅盾文学奖得主与网络文学作家之间的首度同台。

★中国作协权保办与上海文交所达成战略合作。中国作家协会权益保护办公室与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利用好各自资源,发挥优势,强强联手,今后在文学版权保护、纠纷调解、版权授权、资产登记、版权开发、衍生转化、产权经纪、版权金融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充分挖掘文学版权的潜能空间,促使文学版权的创造、运用、保护效果显著提升,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促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02 热点

☀刘慈欣首次公开谈论元宇宙。针对“元宇宙”的概念,网络上各种观点层出不穷,有人认为,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虚拟世界,这很可能是一场灾难;也有人认为时代生活正从有形转向无形,从真实转向虚拟真实,小说和电影里关于虚拟世界的描述正在逐渐成为现实,未来,虚拟世界将会如何发展……

中国作家网特邀刘慈欣、王晋康、韩松、吴岩、何夕等科幻作家,聊一聊他们眼中的“元宇宙”以及科幻文学乃至人类和世界的未来景象。

☀“天才译者”金晓宇故事刷屏。2022年年初,一个“天才儿子”的故事刷屏了——身心多难的金晓宇通过自学,十年翻译了22本书。通过媒体报道,于困苦中自强的译者金晓宇终于被看见、被聆听,甚至被称为“天才翻译家”。

听过最文艺的一句话(文艺盘点2022年1月)(2)

但现实情况是,金晓宇至今仍难以靠译书稿酬谋生。他自述:“翻译的稿费很低,一千字五六十块钱。这些年家里的开销主要是靠我爸妈的退休工资。”职业译者低稿酬、学术翻译“无工分”——这是当代图书翻译的基本现状。

☀新版《生死疲劳》线上发布会全程爆笑:莫言、余华是来说相声的吧?1月7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携余华、西川两位文坛老友,举行了新版《生死疲劳》线上发布会。当晚直播间人气爆棚,众多年轻面孔涌入直播间,引发弹幕互动狂潮。

听过最文艺的一句话(文艺盘点2022年1月)(3)

余华在发布会坦言,读完《生死疲劳》感觉太嫉妒了,写得太牛了!”。莫言表示,“诺贝尔奖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诺贝尔奖颁给了我”。两人现场回忆了做室友的时光,当时莫言开始创作《酒国》,余华在写《在细雨中呼喊》。“当时我们真是能够听到彼此喘气的声音,一点不夸张,也可以听到笔尖摩擦稿纸的声音。”莫言笑着说道。

有位网友总结的很精辟:“两位老师的作品悲伤,日常又这么幽默,真是把悲伤带给读者,把欢乐留给自己”。

☀余华、张英对谈:毕生的愿望是写一部喜剧。余华聊到他想通过《文城》写一个传奇小说,正儿八经地,不是要戏仿。在他看来,阅读的世界,影响了写作的世界。同时透露了自己的作品计划:现在手头有4部长篇小说要慢慢写完,如果加上《文城》的续篇,就有5部要写了,而他毕生的愿望,是要写一部喜剧,带闹剧式的喜剧。

03 榜单来了

✔第六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21)揭晓。1月22日,“第六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21)”评选活动在京召开终评会议。15部初评阶段入围的2021年度优秀长篇小说,经过前期的读者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委团现场终评投票后,决出5部“金榜作品”。

其中,罗伟章《谁在敲门》成为金榜领衔作品,余华《文城》、刘震云《一日三秋》、东西《回响》、王松《暖夏》入选年度金榜,阿莹《长安》、邵丽《金枝》、陈玉福《八声甘州之云起》、李天岑《三山凹》则获得年度推荐。

✔2021文学报年度好书榜评出。本次共评出10部虚构和10部非虚构小说。其中,王安忆《一把刀,千个字》、 刘震云《一日三秋》、黎紫书《流俗地》、林棹《潮汐图》等入选虚构榜单;杨潇《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李兰妮《野地灵光》、 南帆《村庄笔记》、陈年喜《活着就是冲天一喊》等入选非虚构榜单。

✔2021年收获文学榜榜单揭晓。本次共评出年度长篇小说榜作品5部、长篇非虚构榜作品5部、中篇小说榜作品10部、短篇小说榜作品10部。其中,余华的《文城》位列长篇小说榜榜首,陈福民的《北纬四十度》位列长篇非虚构榜榜首,孙频的《以鸟兽之名》和钟求是的《地上的天空》则分别领跑中篇小说榜与短篇小说榜。

✔“新世纪文学二十年20家/部”发布。2021年的最后一天,由《钟山》《扬子江文学评论》两家文学杂志共同主办的评选活动“新世纪文学二十年20家/部”公布最终榜单。榜单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新世纪二十年青年作家20家”“新世纪二十年青年诗人20家”“新世纪二十年长篇小说20部”“新世纪二十年非虚构作品20部”。

在这次评选中,主办方还发起了“专家评选”与“读者评选”两方评选。先由数十位批评家、作家、编辑、出版人进行提名,得出入围名单;接着开放读者网上投票,并邀请十多位文学界著名专家进行终评。专家与读者分别选出他们认为的新世纪文学二十年里创作成绩最为突出的20位青年作家、20位青年诗人,最优秀的20部长篇小说及20部非虚构文学作品。

听过最文艺的一句话(文艺盘点2022年1月)(4)

听过最文艺的一句话(文艺盘点2022年1月)(5)

听过最文艺的一句话(文艺盘点2022年1月)(6)

听过最文艺的一句话(文艺盘点2022年1月)(7)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年度文学排行榜”发布。 长篇小说《北流》(林白)、中篇小说《过往》(艾伟)、短篇小说《喝汤的声音》(迟子建)、诗歌《江居及其他》(组诗)(韩东)、散文(含非虚构)《承天门之灾》(夏坚勇)等作品领跑五大榜单。

✔盘点文学圈2021年度榜。澎湃新闻记者特制表格,对各大榜单按门类进行比较,从某些视角一探2021年中国文学的面貌。结论:所有榜单都是追求“共识”,相互妥协的结果。它必然存在遗憾每个文学榜各有特色,互相弥补,有时候需要把几个榜单结合到一块,可以比较全面地看到文学创作的年度状况。

04 怀念

♡怀念诗坛的世纪之树郑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郑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3日在京逝世,享年102岁。郑敏,女,笔名晓鸣。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寻觅集》《诗集(1942-1947)》《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思维·文化·诗学》等。

吴思敬 | 怀念诗坛的世纪之树郑敏

♡著名作家张洁2022年1月21日在美国因病逝世。张洁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性作家,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其《沉重的翅膀》《无字》《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等作品具有广泛影响。曾获第二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多次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获意大利骑士勋章及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多国文学奖。

“再次感谢各位来宾,张洁就此道别了”

05 艺术

❄严肃文学改编热潮袭来?电视剧《人世间》广受好评。近年来,在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热潮中,由严肃文学作品改编的剧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经山历海》《我是余欢水》等逆势而上,表现亮眼。这些作品因贴近真实历史和生活的现实主义追求,得到了业界的普遍好评,在获得收视成功的同时彰显了严肃文学的文化影响和精神力量。

听过最文艺的一句话(文艺盘点2022年1月)(8)

由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于1月28日播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繁花》也已完成了电视剧改编,莫言小说改编的《丰乳肥臀》网络剧也正在推进过程中。

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东北虎》定档2022年1月14日。

听过最文艺的一句话(文艺盘点2022年1月)(9)

影片用象征性喜剧手法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对未来的向往。电影讲述了发生在东北鹤岗小镇上的荒诞离奇故事:遭遇中年危机的徐东、美玲夫妻笑对“人生大劫”,与荒诞世道奋力斗争,寻找生活出口的故事。小人物们的爱恨、执念、复仇,在冰天雪地的“宇宙尽头”鹤岗绽放出绚丽的人间烟火和凛冽动人的诗意,展现出普通人身上那股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该片由耿军执导,章宇、马丽主演。

编辑:刘雅

二审:王杨

三审:陈涛

听过最文艺的一句话(文艺盘点2022年1月)(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