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为什么灭亡(四库全书中华文化史上最大的浩劫)

康乾盛世为什么灭亡(四库全书中华文化史上最大的浩劫)(1)

乾隆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开始官修《四库全书》。这个《四库全书》,一般认为《四库全书》是整理保存中国古代文献,立了很大功劳的一个壮举或者一个创举,评价甚高。然而它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实际上,《四库全书》的纂修,对文化的毁灭超过整理的功劳,过大于功。

康乾盛世为什么灭亡(四库全书中华文化史上最大的浩劫)(2)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知道,在开始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就有四个字的指导精神,这四个字叫做“寓禁于征”。什么叫“寓禁于征”呢?禁就是禁止,征是征集的征,通过征书来查禁书。我们知道,统治者对文字都是非常敏感的,生怕这些东西能够引发一些不利于他们统治的思潮。所以,从来对文字、对思想的钳制都是非常严格的。借着编书,把书全面整理一遍,凡是不符合要求的书统统销毁,这才是编纂《四库全书》的背后的目的。

禁书的情况怎么样?我们知道,《四库全书》规定,重点收儒家经典。所谓“奇技淫巧”的科技书,他们评价非常低,科技书,全部不收;戏曲不收;章回小说不收。不收是什么意思?不收就是不留,不留怎么处理?全部烧掉。所以说,不符合要求的书,不收的书,全都烧掉。

康乾盛世为什么灭亡(四库全书中华文化史上最大的浩劫)(3)

乾隆

烧掉书的总量有多少?烧书的总量跟《四库全书》的总量差不多;从种数说,从种类说,要是把重复被烧掉的书全部计算在内的话,超过《四库全书》五倍。我们知道,《四库全书》有多大?《四库全书》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从早到晚就是看书的话,最少最少也要看七十二年才能把这个书看完。所以,一个人把一部《四库全书》从头到尾看完的可能性是没有的。

《四库全书》分成经、史、子、集四个大类,编起来的书。编完了以后,抄写了七部,分藏在七个地方。烧掉的书,如果非常重要的话,留了一个目录,叫《四库存目》。其他的,全通通烧掉。我们知道,编书的第一步要征书,征书的工作从头到尾一直没有断过,已经编了差不多了,还要编书干嘛?就是要查禁书。所以,编《四库全书》完成了三件事:一,把《四库全书》编起来了;第二,烧掉了大批的所谓的禁书;第三,一个接着一个的文字狱。

这么大的一场烧书运动,开始的时候是有任务的,跟各个地方官全都派了活儿。凡是交书交得多的,有奖;交书交得少的,一定要罚。如果征书不力,处分得非常之重。所以,开始征书,后来变成搜书,甚至变成抢书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知道多少书稿被裹在里边,源源不断地运到编书的地方。大量的珍贵书被烧掉了,其中有很多是孤本。大量的稿本,就是手稿,不是印出来的书,被烧掉了。这场文化浩劫损失极其惨重。

所以,史学家吴晗说过一句话,“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说清朝为了修《四库全书》,导致古书损毁得太多了。鲁迅也说过类似的一段话,鲁迅说,“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断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书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也就是说,除了烧、毁、毁版这些事情以外,就是收到书里边的,收到《四库全书》里边的这些东西,也有大量的删改,改掉了。比如说岳飞的《满江红》,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好,“匈奴”不能提,“胡虏”,你指谁?这不能提,说找岳飞算账,来不及了,因为他早已经不在了,所以怎么办?删掉,改掉,改成什么了呢?“壮志饥餐飞食肉”,什么叫“飞食”?“飞食”就是鸟啊!哦,岳飞这么大的志向就射几只鸟啊?那后一句改成“笑谈欲洒盈腔血”,本来我是让敌人撒,撒这个血,现在变成自己撒血了,完全气势就不对了。

你看,还有张孝祥写“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就是说孔子家乡,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呢?到处都是吃腥膻的东西,也就是到处弥漫膻腥之味,“亦膻腥”。少数民族是吃膻腥的嘛,所以这个不行,膻腥犯忌,改成“亦凋零”,也把它改掉。这是古代人的作品啊,你凭什么给它改?你不管人家版权啊?也给改掉。

像什么陈亮的《水调歌头》里边有这么几句,叫“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尧舜禹的封地,这是华夏子孙的地方。“于中应有”,就是当中应该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怎么都要有几个有血性有骨气的人吧,以做异族统治者的臣民为耻的吧?就这么个意思。好,“耻臣戎”不行,改掉,改成什么呢?“一个半个挽雕弓”,也去射鸟去了。所以,就是收进《四库全书》的,也给改得面目全非了,有很多地方,改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引起鲁迅、吴晗这些学者的很多感慨。

【专题文章导读】

♦ 中国历代帝王王朝的30个惊人之最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三位宦官可以名垂青史?

♦ 揭秘古代中国的危险时刻 全国只剩1400万国人!

回复关键词“ 中华01”,获取以上文章!

《非常历史》

verydaily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敬畏 · 求真 · 鉴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