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三太保海外篇 江苏十三太保扬州篇

“烟花三月下扬州”淮扬文化代表扬州知名度很高,2020年,扬州GDP,6048.33亿,如果不和泰州分开,估计GDP早就过万亿了,自古以来,扬州都是富庶之地,文人墨客必打卡之地,李白就到此,而且是多次到此,李白第一次下扬州,开元14年,就是公元726年,这次下扬州的主要原因,是求取功名~

江苏十三太保海外篇 江苏十三太保扬州篇(1)

李白举杯空对月

今天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个大诗人,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李白一生主要追求的并不只是做一个诗人,他少年时就立下志向,要做宰相,去辅助君王治理天下,既然胸怀如此高远,为何他,早年间就一直不得志呢,大家肯定会说,他应该去参加科举考试,没错,自从隋朝设立科举制度,小小当官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才能走上仕途。

江苏十三太保海外篇 江苏十三太保扬州篇(2)

古代商贾之家门口镇守石狮子

那么问题来了,李白,有没有参加高考呢?答案是没有,为什么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李白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他不屑于参加乡试,殿试,真的是这样的吗?据史料记载李白的家世是做商贾之家,特别是其父亲李客,就是一个很有名的商人,在古代,自古都有‘士农工商’阶级限制,特别是在唐朝阶级歧视,比较严重,肯定不让他参加高考,而且唐朝还有法律规定,对于家庭特别富庶之人,是限制参加高考的,这也语言中国历来重农抑商的文化理念相一致,就是以上所说的四种人~也称四民。

李白一生给人留下很多迷,其中他家的财富也是一个迷。所以他没有参加科考。但是唐王朝还是比较开放,开明的。除了科举道路外,还给知识分子留了一条路,什么路呢?你可以拿着自已的诗文向位高权重的人推荐自已,让这些人看中了你的诗文之后,将你吸收到公务员的队伍里来。这在历史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干谒’,李白就想走这条道路,他已经26岁了,等不起啊!于是,李白决定告别父母,辞亲远游,出去寻找机会~

江苏十三太保海外篇 江苏十三太保扬州篇(3)

古代科举考场

到哪去呢?长安洛阳不去,人才太多水太深,于是,李白顺长江而下,来到了扬州,因为扬州地方官员地位高,可通天,为了等待机会,李白在扬州呆了大半年时间,花了很多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李白后来给朋友的信上能查到一一囊昔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30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但是从春天一直到深秋,李白也没有谋到差事,突然来了一场寒流,他又因风寒受了一场病,此时钱已用完,前途依然一片迷茫,心灰意冷,有一天晚上,一轮明月,高悬中天,他推开窗户,看着明月,户想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含辛茹苦的培养,而自己却一事无成,于是离开了这首千古绝唱《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好了,这是扬州的,历史流传的著名小故事,现在讲一讲扬州,咱就讲一讲扬州为什么和泰州分开,以前啊,泰州是扬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太多的其他县市也属于扬州管辖,90年代,扬州曾1度是江苏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苏州,无锡,甚至于要强上于南京,但是,南京省会优势特独特,所以,扬州和泰州必须,分家,为南京,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发展方面开一条大的,的康庄大道,不过,扬州和泰分开之后,发展的还是不错的,人口基数,经济生产力,也都得到大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对于我的老家,江苏,十三太保,一点小的心得经验,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