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1)

雨晴

宋代: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2)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汉代李延年在汉武帝面前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有很高的唱歌技巧,声音淳朴,温润柔美,非阴非阳,时而高亢,疏忽飘至低洼,噤若寒蝉,许是受到了宫刑的缘故。

意大利的阉人歌唱家法瑞内利,十七岁时在罗马演唱小号助奏的咏叹调,声音与小号间或错落,此消彼长,高高低低,仿佛永无尽头,直到小号力竭,他的声音婉转悠长,在无比强烈的颤音之后,戛然而止。

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3)

当然李延年绝美清秀,不输于潘安。宫廷宴会上载歌载舞,汉武帝果然寡人有疾,不太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美女,李夫人的入局,本色就是一个局,刘彻、李延年等等皆是做局之人。

果然,曼妙善舞的李夫人受到汉武帝宠幸,李氏兄妹就此熏天赫地,不加节制,后来李夫人病逝,其余李氏数人泰极生否,颓势本该如此。

老杜的“落花时节又逢君”,说的是安史之乱时期,李龟年辗转流落江南,与杜甫相遇,飘零潦倒,比之昔时吟唱诗人一蹴而就的诗歌,饮酒醉生梦死,不知今夕何夕的白驹过隙,一去不复返了。

这李龟年与李延年,原是相差数百年的两个时期人,西汉的李延年,唐时的李龟年,皆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与皇帝感情甚笃,算是彼时的风流人物。

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4)

安史之乱于国于人,有种末世之乱的不堪,活着成了基本。故此,当老杜与李龟年在泥泞中遇见时,心绪便如乾隆读《江南逢李龟年》感言,“悄然数语,可抵白氏一篇《琵琶行》。”

泥沙俱下,混沌不知所以,白乐天藉此《琵笆行》,基本是由表及里,他从音乐里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与“心中无限事”,欲语还休,激起诗人与其的同病相怜。倡女掩歌扇,与鸡鸣狗盗,窃国者侯,并无不同,皆是谋生的手段而已。

不知道白乐天的“销尽平生种种心”,是在他绝望的放纵之前?还是狎妓无数之后?大概“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魔怔一起,方为诗意人生。

总算还是颠覆了三观的白居易姑且不提,唐玄宗基本算是音乐活动的最高组织者,除了李龟年的宫廷唱法,还有另一位念奴,据说词牌名《念奴娇》便是源于她的名字。

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5)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出至喉”,那念奴“有色,善歌,宫中第一”,天宝年间,宫中设宴招待宾客,念奴出场演唱,并由数十人吹管乐队为其伴奏。于是,人声乐声竞相追逐,无限美妙。

唱歌的气息运用与调理,总是艳羡不已。友友中有男,羸弱貌不惊人,有次即兴吟唱咏叹调,胸膛起伏,波涛澎湃,声音清越,高亢起伏,目中其人仿佛胀大数倍,直至歌声杳杳许久,众人才恍惚莞尔。

唱歌排戏当事业做的皇帝李存勖,《新五代史》言其“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位置决定脑袋,自古如此,人一阔脸就变。李存勖灭朱全忠,破北虏,定中原,建立后唐。不谙政治的皇帝,剩下享乐,歌舞升平,伶人当道,只争朝夕了。

始于唐灭亡后的五代十国纷乱,直至北宋一统天下的数十年。欧阳修评价李存勖,“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6)

【绘画:刘明孝(中国)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