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诉一个人在做白日梦(如何正确地做白日梦)

如何告诉一个人在做白日梦(如何正确地做白日梦)(1)

一个故事:

十年前,我初来乍到,师傅带我去参观一个豪宅项目,参观之后师傅问我感觉如何?

我说:这个房子的衣帽间比我住的地方至少大三倍。

我当时住在距离公司5分钟路程的一个地下室,进门就上炕,没有多余的地方。

从那以后,我经常能想起那个衣帽间。

……

后来有一次公司搞培训,老师问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当时就想起了那个衣帽间,我的梦想就是住进这栋豪宅。

后来老师讲的什么我都忘了,我在想我要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还要请个保姆、还可以把兄弟都接过来...仿佛那栋房子就是我的了。

现在我们来想一下:

那么,随着我幻想的次数增多、幻想的深度加剧,我就像实验中的猴子一样,原本应该是喝到果汁儿(真的住进去)才能收获的快乐被提前满足了。

而收获快乐的方法看上去却非常荒谬:来自于自己的幻想。

这就是为什么我的“白日梦”没有做成的关键所在,大脑YY的快感已经让我满足了。

大脑通过YY获得快感的方式却又如此的简单,如此的廉价,反观现实中,充满了艰难困苦。

成语“望梅止渴”似乎也正是这个意思。

按照这个道理去推敲,大多数的网络小说、电视剧都有这个作用,我们在“观赏”的时候,其实是已经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主角,在大脑中脑补了一系列的“打怪升级”的画面,完成了从屌丝到英雄的进化之旅。

既然现实中获得快乐这么难,何不在大脑中追求呢?

关于梦想:

有一本书叫《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是台湾女作家张德芬写的,她在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为什么中国现代年轻人无法实现他的梦想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敢梦想。

原话是这样的:

“我一直认为,‘心想事成’应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事。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心想事不成,甚至事与愿违呢?……第一层障碍是,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梦想,或是鼓励我们让梦想成真。”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它应该能让你像上述实验中的猴子一样,不通过喝果汁就能收获快乐。

我觉得,张德芬上面说的这段话漏了两个字,也就是这两个字,把人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梦想家,另一种是实干家。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字的作用。

如何告诉一个人在做白日梦(如何正确地做白日梦)(2)

人人都会做梦:

做梦,谁都会。

脑补,是人类的本能。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可以通过脑补来达成一个共识,开始合作生产。

举个例子:

如果你我都是一个部落的原始人,有一天我外出回来和你说:我在那边看到了一群鹿,我们可以去抓回来一头。

你是不是会马上脑补出鹿群的画面呢?可事实是你根本没有见到鹿群。

好,你和我叫上了部落的所有男人出发了。出发之前,你看了一下在角落里的小B,他蹲在角落里眼巴巴的看着你,你挥了挥手示意小B跟上。

我们俯下身,悄悄的在向鹿群靠近,其中包括第一次参与捕猎的小B。

我们开始了围剿,在一片混乱中,我们终于抓住了一只鹿。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我们发现小B死了,我问你为什么?

你说:我忘了告诉他,永远不要出现在鹿角的前方。

小B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怎样才能在下次的行动中不会有小C、小D的出现呢?

大口吃肉是我们这些原始人一生的梦想,小B当然也梦想着天天有肉吃,当我们准备去抓鹿的时候,小B当然知道肉不是天天有得吃的,想要吃到肉就必须参与行动。

你根本不用告诉小B肉有多好吃,有多重要,小B自己就有吃肉这个梦想。

所以,张德芬的那句话:“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梦想”,应该加入“追逐”两个字,变成“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追逐梦想。

你忘了告诉小B永远不要出现在鹿角的前方,就等于没有告诉他如何追逐吃肉这个梦想,结果害死了他。

如何告诉一个人在做白日梦(如何正确地做白日梦)(3)

如何正确地做“白日梦”?

正确的做“白日梦”的方法就是去想象追逐的“过程”,而不是去想象拥有后的“结果”。

我们缺少的是有人告诉我们实现梦想的方法论,更加缺少的是有人在我们披荆斩棘的道路上不断鼓励我们、指出我们的错误。

高水平的运动员经常要想象自己比赛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他们不是想象拿冠军领奖,而是想象比赛的细节:

场上的风向、裁判是不是公平、对手如何表现、我如何应对、有没有可能发生意外等,这样的想象有利于比赛。

甚至还有研究说,在头脑里想象一个训练的过程和动作细节,就好像真的参加了训练一样能起到作用。

如果十年前,我懂得想象过程该多好啊,不过现在开始学会正确的做“白日梦”也不晚。

平时,我们习惯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幻想未来、回忆过去。当你想到未来比现在美好时,就会兴奋不已,恨不得立刻飞到未来。

当你想到未来希望渺茫,无法实现自己所期待的,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忧心重重。

同样,当你回忆起过去美好的时光就会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想到过去的痛苦经历,则久久不能释怀。

我们的大脑就像停不下来的机器,日夜循环运转,这也就是我们烦恼不断的根源。

我们每天都要洗脸、刮胡子、洗澡,也是时候给大脑这台机器来一次“大保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