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需要收集什么素材(在公文写作中材料的收集非常重要)

公文写作中的材料收集要领 岳海翔,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公文写作需要收集什么素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公文写作需要收集什么素材(在公文写作中材料的收集非常重要)

公文写作需要收集什么素材

公文写作中的材料收集要领

岳海翔

材料的收集,是写好公文的基础。准确充分的材料是公文提出解决问题措施的依据,是形成观点的基础。缺少充足的材料,公文的观点将失去支柱;缺少可靠的材料,公文的约束力将大为降低。古人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材料就是“粮草”,公文写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做好材料的收集工作,以免在接到写作任务后措手不及,“临时抱佛脚”,影响公文的写作质量。

收集材料,就是把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事实情况从工作活动和文件资料中提取出来,为形成与表现观点、主张做准备。收集材料是公文写作的一个起点,影响着整个公文写作的速度和质量。

公文写作是机关工作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熟悉政策,不了解情况,就不具备起草公文的资格。起草公文者,包括修改公文者,最起码的一个条件就是他必须是了解情况的人。机关干部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新分配到机关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不管学历如何,他们往往不能马上担负起公文写作的任务,有时即便动笔写作也往往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核心。这并不是他们不具备公文常识和文字表达能力,而是因为不了解情况,还没有材料的基本储备。就是在机关工作多年的同志也是如此,无论其笔头上的功夫有多强,如果对机关或单位的现状与历史、政策与措施、局部和全局还缺乏“真知灼见”,即没有掌握公务活动的专业和技术,他就难以完成公文写作的任务,特别是很难胜任那些重要公文的写作任务。

但这是不是说只要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间长了,就自然而然地占有了公文写作的材料呢?实际的情况并非这样简单。因为材料本身是一个内容庞杂的集合体,来源广泛,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稳定不变的,也有流动多变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表象与本质一致容易提取的,也有表象复杂而不易提取的,等等。如果不加以留心,不刻意去做这个工作,材料就可能是过眼烟云,也就不能够真正地了解和掌握。

这就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材料收集方略。这个方略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要做好日常积累,占有两手(第一手和第二手)材料,并随时加以整理。这里,我们用“方略”这个概念,就是强调材料收集要有一个全盘的计划和实施策略,否则费时费力,难见实效。

(作者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公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特别提示】由于本文系采用WORD文档上传,因此可能出现排版方面的变动,敬请留意并见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