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白事礼仪(农村办白事的规矩)

在农村地区,很多的民俗文化都被保留了下来,不同的地方,在民俗文化上也会有一些区别。比如对待同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做法。在农村地区,葬礼会办得比较隆重,因为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农村人会很重视送逝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在农村人看来,人去世之后并非就真的归于尘土了,他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人死了,灵魂就会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并没有消失。在那个世界里,逝者的灵魂将要面对崭新的一段人生

农村白事礼仪(农村办白事的规矩)(1)

正是由于这样的观念,导致农村人很看重丧事的置办。在长辈去世之后,隆重地举办葬礼,也是在尽孝道。在春秋时期,丧葬礼仪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多繁琐的步骤。随着时间的推移,丧葬礼仪不断被简化,只有一些礼仪仍然被保留至今。今天要介绍的这两个丧葬礼仪,就是在时间洪流中被保留下来的。

1、送老衣

送老衣是我国山西一些地区的习俗,是在逝者刚刚闭目,身体还未僵硬的时候,就要快点给逝者换上事先准备好的寿衣。还有一些地方会在烧完香和纸钱之后,由逝者的儿子或女儿为逝者进行“送老衣”这个过程。

农村白事礼仪(农村办白事的规矩)(2)

有的地方会在老人闭目之前就为其换上寿衣,避免在身体僵硬之后会不好换,这种情况是比较多的。就传统的寿衣来说,要穿的层数是比较多的,在这方面还有一个讲究,那就是穿单数,不穿双数,因为在丧葬礼仪里,双数是比较忌讳的,需要避开。

寿衣并不是直接给逝者穿上就行了,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细节。有的地方并不会将逝者去世时穿的衣服全部换下来,只需要在衣服外面套上一件寿衣就可以,重点是要把衣服反过来穿。有的地方讲究会多一些,需要把逝者去世时穿的衣服全部都脱下来,寿衣都要正着穿。

农村白事礼仪(农村办白事的规矩)(3)

换下来的旧衣服会拿来烧掉,这样逝者这那边也可以穿。有的地方会把逝者的旧衣服挂在屋顶,等到下葬的时候,再把衣服烧掉。也有的就让旧衣服一直挂在屋顶上,也不做什么处理,让它自然腐蚀消失。在不同的地区,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还有些讲究是在给逝者穿寿衣的时候,不能把手漏出来。

2、打麻将

在给逝者穿好衣服之后,还需要为其梳发、净面,整理好仪容之后,再抬入棺材中。在五寨还有一个习俗,被称为“打麻伴”,具体来说是把一些面粉和纸钱放在逝者的衣服袖子里,还要把逝者的头发揉成圆球,一起放进去。

农村白事礼仪(农村办白事的规矩)(4)

为了防止这些东西掉出来,需要用麻绳把袖口和裤口都捆牢,这就是“打麻伴”。在晋中祁县,有不一样的习俗,在办白事的时候,当地人会把“咬牙饼子”放在逝者的左手里,就是留存时间和逝者岁数差不多大的一串面饼。逝者的右手也要放东西,一般会选择放鞭子或者浮尘。

在逝者闭眼之后,会把锡箔纸燃烧的灰烬用纸包起来,再放到逝者的怀里。最后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在逝者的脚上系上一根麻绳,这条绳子被称为“绊脚索”。这属于个别地区的习俗,是受到了当地传统观念的影响。

农村白事礼仪(农村办白事的规矩)(5)

当地人认为人去世之后,灵魂会去到地府,在逝者袖管里放纸钱,以及在逝者怀里放锡箔纸灰,是因为在地府用的钱就是纸钱和锡箔纸。再者手里放面饼和鞭子,是用来打退路上可能会遇到的恶狗。在沁县,这种饼子又被称为“打狗饼”。

有的地方会在逝者的口中放上一枚“含口钱”,通常会选用古铜钱或者硬币。这个习俗是以前流传下来的,最初的时候用的不是钱币,而是玉,但这样做的通常都是富贵显赫的人家。

农村白事礼仪(农村办白事的规矩)(6)

因为玉十分珍贵,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只能用铜钱来代替。还有一些地方,会把谷物或饭菜放入逝者的口中,这样做是因为逝者的亲人担心他到了那边之后会饿肚子,包括烧纸钱、纸人、纸马、纸房、纸衣等东西,都是希望逝者在那边能够过得好。

总结:在农村人的心中,“送死”是比迎接新生还要重要的事情,风光厚葬已经成为了一项传统民俗。这些都蕴藏着活着的人对逝去之人的不舍和留念,认为就算逝者已经闭上双眼,也仍然没有消失,命运会有更好的安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