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是什么(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

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是什么(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1)

汉字成千上万,若评选最实在汉字,非“果”字莫属,不然为什么有【果实】这个词呢?当然,仅仅凭借一个词,说明不了问题,我们得从“果”字的起源和含义上,“验明正身”一下。

甲骨文的“果”,像是结满果实的一棵树,字形是“木”上有代表“果”的笔画。到了金文,字形上就把“果”集中到一起了。从篆文开始,代表果实的笔画就写成“田”。后面隶书和楷书的字形基本变化不大。

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是什么(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2)

我们知道古人把树都称为“木”,植物的果实长在树上,是古人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所以“果”字的形成,其实是为了表达其对生活的重要性,特意造的字。而后面“田”的出现,也是因为田地上种植庄稼,农业的发展带来生活的改善,食物的来源更加稳定了,而“果”字的演变,也见证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兴起和发达。

民以食为天,“果”对于古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是不是很实在呢?正因为如此,“果”字也引申出更多的含义。

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是什么(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3)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句话:“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意思是说:“到近郊去的人,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还没饿,不需要干粮”。后来“果腹”这个词,就用来形容吃饱肚子;“果然”也是指吃饱的样子,后来有“确实如此”的含义,吃饱喝足还不实在,难道饿肚子就实在了么?成语【食不果腹】,说的就是吃不饱。

《大学》里讲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终”和“末”,说的就是结局,结果。做事情没有结果,那这件事,这个人还靠谱么?还实在么?

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是什么(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4)

《书·周官》中的这句“惟克果断,乃罔后艰。”讲的是:“只有做到有决断、不迟疑,才可以没有以后的艰难。”说明了做事的态度,所谓“因果关系”,把“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福建龙岩客家家训之振成楼楹联家训·修养篇》,提到清代著名经学家惠士奇的著名对联:“从来人品恭能寿,自古文章正乃奇”、“言行法则,福果善根”,教育我们要言行一致遵守法度,积德行善,善有善报。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是什么(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5)

“果”既是大自然赐予古人实实在在的食物,也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诫我们要秉承实实在在的生活态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的生字里,就有“果”这个字,可惜的是,语文书上面只告诉孩子们关于“果”的表面知识,而这些文化含义却没有提及,实在是遗憾。

希望看到此文的家长朋友们,能给孩子们讲讲“果”的故事,让他们在学习这个字的过程中,也培养【踏实,实在】的性格品质,这是对“果”最好的回报,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当然也要记得,在练字的时候,把“果”写得更端正规范一点。

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是什么(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6)

现在“果”字的写法,看起来是“田在木上”,但实际的笔画顺序,并不是先写好“田”,再来写“木”,我们从这个动图上可以看到,正确的笔画顺序应该如何书写。

认识“果”,写好“果”,重视“果”,无论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都有这样的态度,每个父母,每个孩子,都能够踏实做事,实在做人,就没有什么我们做不到的了。

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是什么(汉字之最最实在的汉字)(7)

把汉字的故事讲给孩子,把书写的规范教给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我是习之堂,专注孩子识字写字,愿与天下父母一路同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