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山真实来历(晋城析城山盘古开天辟地)

文笔山真实来历(晋城析城山盘古开天辟地)(1)

文笔山真实来历(晋城析城山盘古开天辟地)(2)

  说到上古神话,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一些经典的神话故事,而这些中华创世神话故事也都有原创地。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之处就发生在昆仑丘(析城山)。

  析城山,是中华历史名山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西南部30公里处,方圆20平方公里,在250万年前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峰为圣王坪,海拔1889.5米,与著名的中条山舜王坪东西相望,故又称东坪,坪 上遍布大大小小的石灰岩溶漏斗,民间有“72 个独龙窝、124个鬼推磨、360 个小铁锅”之说。主峰四面如城,中间凹陷如盆,有东、西、南、北门分析,故曰析城。据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禹贡》记载:导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可见析城山之名甚古,几乎就是伴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而来。析城山地表为8.5平方公里亚高山草甸,地下有数量众多的溶洞景观和地下河水,是华北地区保存最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封闭式岩溶洼地,属非常珍贵、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析城山西望黄河三门,中流砥柱,东挽王屋太行,拔地起于中原,横亘大河北岸,俯视中原。

  根据史学研究重原、重初、重物原则,寻找原创地首先需要解析最初记载这则神话故事的古籍。

  盘古开天辟地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人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浑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还处于一片混沌,没有天地之分,看不见光,盘古在睡梦中醒来,看见眼前一片漆黑,非常不舒服,于是拿起斧头劈开了一片混沌。在一声巨响后,天地分开了,可是盘古怕天地会合起来,于是就用自己的身体顶着天,让天跟着自己慢慢长高。不知道过了多久,盘古累倒了,他的身体幻化成了天地的山川河流。

  传说盘古在天中地中开天辟地,那么,天中地中究竟位于哪里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华润葵教授经过考证认为,山西省阳城县王屋山区的析城山(昆仑丘)位居天中地中,是远古、上古时期的中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且这里也有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所依据的原型物体及人物原型。

  其一,按《三五历纪》记载,在天地开辟前,“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盘古把鸡蛋壳撑破,上半个蛋壳上升为天,下半个蛋壳下沉为地,于是天地开辟。那么,在蛋壳撑破以后将发生什么现象呢?显然,一则上半个蛋壳变成穹庐似的天,下半个蛋壳变成浅碟状的地;二则上下蛋壳开裂处不可能似刀切般平齐光滑,而必成犬牙交错状;三则蛋壳其他地方也必然遭损伤而呈千疮百孔状。而现实中在昆仑北圣王坪看到相似境象:上蛋壳变成千疮百孔似的天,所以天要落雨,要掉陨石;下蛋壳变成千疮百孔浅碟状的地,由于圣王坪乃石灰岩地貌,所以其底部散布着数不清的俨如千疮百孔的喀斯特漏斗和落水洞;同时,浅碟状圣王坪的边缘排布有大小不一、高低起伏的犬牙状浅丘。以上之天象地形可以为原始先民编创以“蛋壳撑破而天地开辟”为主线的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故事的提供丰富而完美的想象空间。

  其二,圣王坪西侧的一条北南向河流古称“盘亭河”,圣王坪西侧一条支脉古名“石楼山”“塔楼山”“狼牙山”“盘亭列嶂”,俚称“十八罗汉山”。之所以取名“盘亭”,一系源自盘古在此开天辟地,二系此支脉顶部矗立若干座亭楼状山峰,此即创生象形文“亭”“楼”字的原型。

  其三,“昆”有三音九义、十义或更多义,其中昆(h ún)仑(h ún),即谓天地从混(昆)沌到(伦)(仑)理有序,此义即开天辟地。昆仑丘,即盘古开天辟地之丘。

  其四,昆仑丘是伏羲及其太皞部落的王都所在地。伏羲由天龙地龙推演太极八卦而能预知时间时令,后人认为伏羲是善于预测未来、预测人生的天皇、圣王。本世纪初,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偶然发现析城山地形地貌酷似龙形。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道家风水学说和古代帝王祭祀礼仪,历经多年研究考证,于2006年8月9日在昆仑丘鼎湖(娘娘池)北侧两龙角交汇处之高台现场考察,确认高台中心即为伏羲墓。伏羲曾在圣王坪由天龙地龙推演上龙太极图,太极图即为开天辟地原始宇宙观的图示形象。

  其五,盘古开天辟地以后,担心天地重新合拢,便于天地中央和八极支撑了九根天柱。八极,八方最边远的地方。九柱,指支撑八方天宇的八根天柱和支撑天宇的中央天柱。昆仑丘即为中央天柱。古书记载昆仑为中央天柱者甚多,如《河图》中记载:“昆仑,天中柱也。”(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上通璇玑……此乃天地之根纽,万度之纲柄矣。是以太上名山,鼎于五方,镇地理也。号天柱……”(汉)东方朔《神异经·中荒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黄帝采首山铜”的昆仑丘就是位居天中地中的中央天柱。

  从中可以看出,析城山昆仑丘是中华创世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之原创地;圣王坪是开天辟地故事的山体原型;天地双龙太极图是开天辟地原始宇宙观的图示形象;伏羲是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人物原型。

来源:太行日报

责任编辑:郭晨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