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习俗文化(浅谈中元节传统习俗)

中元节习俗文化(浅谈中元节传统习俗)(1)

中国传统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之说,即指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和十月十五日下元。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这其中,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论其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在这一天有放河灯、焚纸钱纸锭的习俗。传说在该日,阴曹地府会放出全部鬼魂,让已故之人可以回家团圆。因此,在中元节这天,民间普遍都会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当年凡有新丧的人家,更是要上新坟祭祀。所以,中元节的节日主题即是以祭祀祖先鬼魂为中心,也因此在民间被称为“鬼节”。

中元节原为小秋时令,指初秋或小秋收。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之八中提到:中元前一日,则卖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卓面。又卖麻谷窠儿,亦是繋在卓子脚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中元节之时,有若干农作物业已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按照民间惯例,应用新米等作物祭祀供奉祖先,向祖先报告秋收成果,请祖先享用新收之物。有些地方还同时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入田地,以求获得大秋丰收。

中元节这天,家家都要祭祀祖先,有的人家在自家门前或街道巷口焚烧纸锭纸钱,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祭祀祖先时,要将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祭拜专门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奉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将牌位送回原位为止。家中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悬挂在正厅高处。祭拜时,全家老少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向每位先人磕头,同时在心中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家中事宜,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有无失当之处,求先人保佑全家幸福安康。许多人家还要举行家宴,家宴开始时,先酹酒三巡,表示请祖先宴毕,之后再合家团坐,共进晚餐。有些地方,在天断黑之后,还要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先用石灰撒一圆圈,作为禁区。再在圆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在民间的中元节习俗活动中,放河灯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活动。民间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像上元节一样张灯,以示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毕竟有别,所以中元节张灯和上元节张灯的形式自然也各不相同。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尤其在夜间望去,水下一片神秘昏黑,更容易使人联想起传说中的幽冥地狱,而鬼魂就在那里堕落沉沦。因此,上元节是在陆地上张灯,而中元节则是在水中张灯。 河灯又称“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置灯盏或蜡烛,于中元之夜将其放于江河湖海之中,任其随波逐流,漂泛而去。放河灯的本来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一个欢乐的活动项目,更多的是祈福之意。

剔除掉中元节习俗中的迷信色彩,不难发现,中元节的传统习俗,其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的直接体现。“百善孝为先”,孝道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对已逝去的亲人,不忘孝道,弘扬传统美德,才是“中元节”应有的现实之义。

关注白话微历史。

baihuaweilishi

点击公众号首页下方“往期精彩”,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朋友圈,留言多多指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