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文言文知识点汇总(文言助读1)

【原文】

项籍者,下相人也”①,字羽。初起时,年三十四。其季父项梁②,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羽之死文言文知识点汇总(文言助读1)(1)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气:“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③。项梁尝有栎阳逮④,乃请蕲狱掾曹咎书⑤,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羽之死文言文知识点汇总(文言助读1)(2)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⑥。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⑦,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⑧,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⑨,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⑩。

【注释】

①下相:秦县名,故城在今江苏省宿迁县西。

②季父:父亲的弟弟,通称叔父。

③竟学:完成学业。

④栎(yue)阳:秦县名,故城在今陝西临潼县东北。逮:连及。有罪相牵连也叫逮。

⑤蕲(qi):秦县名,故城在今安徽宿县南。狱掾(yuan):犹后世的典狱官,管囚犯的主吏.

⑥吴:秦县名,故城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⑦阴:暗中,私下。部勒:组织,部署。

⑧会稽:指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

⑨扛鼎:举隔。

⑩惮:畏惧。

【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兵的时候,年仅二十四岁。其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被秦将王翦杀死的楚国将军项燕。项氏世代为禁将,封于项地,所以便以项为姓。

项籍年轻时,读书习字没有学成,便离开去学剑术,又没有学成。项梁对此很生气。项籍说:“读书习字不过记记姓名而已,学剑术也只能抵挡个把人,不值得学,要学就得学对付万人的本领。”因此项梁便教项籍学兵法,项籍很高兴。但略微知道一点大意,又不肯学完。项梁因为受到别人案件的牵连被栎阳县官府逮捕,于是请求蕲县主狱官曹咎写信给栎阳县的主狱官司马欣,凭私交使事情得以了结。

项梁杀了人,和项籍一起到吴地躲避仇人。吴地有声望的人都比不上项梁。每逢吴地有大徭役和丧葬事宜时,项梁常常出来主持,他便暗中用兵法指挥组织宾客和子弟,借此了解他们的才干。秦始皇出巡到会稽,渡过钱塘江,项梁与项籍一起观看,项籍说:“那个皇帝可以取而代之!”项梁高八尺有余,力气大得能举起鼎,才气超过一般人,即使吴地当地的青年,也捂住他的嘴说:“别胡说八道,要灭族啊!”项梁因此认为项籍非常人。项籍身不敢以外来人待他,都很敬畏他。

【助读理解】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不但是一部博大精深、无与伦比的历史名著,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光芒四射的瑰宝,影响巨大而深远。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吏记》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把有关的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入人物传记机以此反映历史的进程和演变。司马迁以他那支饱蘸强烈爱憎的笔,为我们建起了一道辉煌的历史人物画的长廊。这些千姿百态、各具神韵的历史人物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使我们产生爱、憎、喜、怒,从他们演出的壮阔的活剧中去了解人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领悟历史的足音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不少人认为,司马迁憎恶刘邦而偏爱项羽。这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也有其失之偏颇的一面。“不虚美,不隐恶”,拨开重重迷雾,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这正是司马迁修史的最可宝贵的大无畏精神。司马迁无情地揭露了项羽的诸多缺陷,尽管他对这位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充满了同情与惋惜之情。正因为如此,项羽才成了一个历史的、真实可信的、有血有肉的而不是神话中的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