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远了有一种远嫁的感觉(诗与迷路远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诗与迷路」本期话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走远了有一种远嫁的感觉?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走远了有一种远嫁的感觉(诗与迷路远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走远了有一种远嫁的感觉

「诗与迷路」本期话题

↓↓↓

远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第1位姑娘的远嫁体验

讲述者:倩姐

远嫁座标:贵州—江西

出嫁那天上车之前外婆送我,拍着我的肩膀给我祝福:祝你们琴瑟和鸣多子多福,祝你们白头偕老大富大贵。然后突然哭了,说外婆这把年纪,这辈子是不能去看看你安家的地方了。外婆还跟我说,如果跟婆家人发生矛盾,千万要忍着,连不满的情绪都不要有,不然离家这么远,万一被婆家欺负家里人也不知道。生平第一次看到我妈掉眼泪。上车之后我爸追着车走了好远。

婚后某天跟表妹聊天,表妹说刚去我家看望了我爸妈,时至金秋丰收,地里玉米瓜果都成熟了,爸妈就给了很多给表妹带回去尝鲜,临走时说:“你们离得近要常来,你表姐嫁那么远,这辈子估计也回来不了几趟,我们也只能跟你们走动走动了。”

远嫁是打电话回家,听到熟悉的鸡鸣狗吠,弟弟的女儿调皮打闹,父母宠溺的训斥,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幸福的同时又感慨自己远离了多真实的幸福。

远嫁是家里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永远都是事情过了很久之后才能从别人口中听到的无能无力。

远嫁是在婆家听到一群人叽叽哇哇说着自己完全听不懂的方言只能静静站在一旁尴尬笑一笑的孤独。

纵然远嫁有一千一万个不好,只要遇到对的人,都能克服。

(我在刚刚打完那一大堆情绪化的文字眼泪汪汪的时候老公打电话说叫我别加班,晚上回去给我做好吃的,瞬间就又释怀了)

第2位姑娘的远嫁体验

讲述者:大白

远嫁座标:湖北—湖南

在认识贝壳君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会孤独终老。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天蝎座的原因,我天性不喜欢交际,在大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而是更容易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所以会忍不住的启动防御机制,保持安全距离。而这些个我所认为的小心翼翼和尴尬囧迫,在双鱼座的贝壳君面前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他总能轻易的化解我的手足无措,让生活变得有趣。

于是,我就嫁了!

我的父母应该早就发现了我与生俱来的缺陷,常常把我一个人撂在家里练习独处,让我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正是这种独处的习惯,远嫁似乎也不是一种有过多牵绊和依恋的存在。

在知道我要和吃辣子长大的贝壳君结婚的时候,母上大人就跟我说了一句话:不必迎合任何人,做你自己就好。婚后,我也一直保持着一种让自己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虽然不知道这种方式能不能让周围的人也感到那么愉悦。无奈人生苦短,牵绊太多,又哪能潇洒。

现在,有了自己新的生活,有了喜欢自己生活方式的朋友,有了小壳子小朋友……其实,无论在哪里,只要有所爱,有所依赖,那就是家。

第3位姑娘的远嫁体验

讲述者:卷卷

远嫁座标:江西—广东

远嫁之后,我一直用“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句话鼓励着自己;有了女儿之后又有另外一个念头——“女儿千万不能远嫁”。

出现矛盾或者问题时,应该大部分远嫁的姑娘都有这样的感受,环顾四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听不懂的方言,不同的饭菜……淡离了自己的圈子,亲情和友情,内心那种无助以及寂寞只有真正经历了才能感受得到。

But,不是还有那样的一句话“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既定事实了,日子继续,把可以消化的情绪慢慢消化掉,这也是亲人朋友所希望的;从开始的不适应排斥到接受远嫁的事实,心态确实也跟着不断地调整过来了。

所以看到说儿童智商和父母家乡的距离有关,那女儿的智商不会低到哪里去,感谢远嫁;

以前吃辣椒炒肉,现在吃到的是甜椒炒肉,吃惯了麻婆豆腐,现在吃豆腐夹肉的酿豆腐,吃着吃着还找到了一种最爱——娘扳,被我称之为升级版大饺子……品尝到各种不同的食物,感谢远嫁;

带着孩子婆家-深圳-娘家来回走动,孩子在这数不清的车票的路途中慢慢成长,不知道为什么,她挺开心,每次出发都很开心和期待的样子,归功于远嫁;

因为远嫁,我学会了一种方言,我竟然能在两个月内完全听懂老公家当地的方言,纯属在语言环境中快速掌握!现在女儿可以在普通话和两种方言中自如切换,感谢远嫁。

远嫁与否,只要遇到对的人,一样可以一起去面对所有的问题。

第4位姑娘的远嫁体验

讲述者:赵大卤

远嫁座标:成都—北京/内蒙

说起来有点小复杂,求学时认识老家在内蒙的先生,又因为先生很小就到北京学习生活,最后安家在北京,从此之后在三个城市间辗转。先生家家教甚严,家里每个人都文文静静不多话,可我偏偏话多爱闹,最初的几次见面,总是说不出的尴尬,第一次发现这和“到别人家做客”的感受是一样的。我现在还记得有个晚上,北京还有点冷冷的,我蹲在路边,彼时刚刚结束一次家庭晚餐,我也忘记了先生当时去干嘛了,只是记得当时就在默默给自己打气,“别人家不比自己家,习惯就好”。

我额娘倒是对我嫁的远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忧虑或担心(或者只是没让我发现而已)。她一直跟我说,你去哪里妈妈也能去哪里啊,现在交通多方便,多去几个地方玩很开心啊,北京冬天有暖气你妈就去北京过冬呗。这真的给了我很大很大的安慰,能带着家人多看看世界也是挺美好的~恩,谢谢我妈!

现在很大一部分的时间都是我们两个人独自生活在北京,父母偶尔过去看看。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事情都只能靠自己了,这半年的装修已经把我俩折磨得死去活来了,但自己看着新家一点一点的成型,一点一点被填满,也是很膨胀的~想着马上能让双方父母来验收成果了,就更加膨胀了~

他们总说独自在外很辛苦,不比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但其实我一直觉得还好,因为每次回家都有一种度假的心情,而且有能力过好自己的日子,难道不才是对父母家人最好的回报么?

第5位姑娘的远嫁体验

讲述者:泥塘藤

远嫁座标:湖南—广东

17天前,我还在窃喜,因为宝宝、老公、老妈全回老家了,我又变成了无拘无束的“单身狗”!可是今天,我超级超级郁闷,说好回来的又变卦,我失眠了,这可是我和宝宝分别最久的一次。

夜深了,深圳却怎么也静不下来。回想起五年前的自己,傻头傻脑,和大学舍友挤在不足5平米的房间,那些天真、简单而欢乐的日子,让人怀念。

后来,我和老公相遇了。记得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穿着白色的休闲衬衫,棉麻材质的,一条迷彩7分短裤,还配了一双红白相间的运动球鞋,头发很黑,很自然的往上立起来。那一刻,我好似在哪里见过他,那般纯净、那般阳光。我想,这个影子已经抹不掉了,即便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或是更久。

后来,我们相爱了,再后来,我们很自然的结婚了,生子了,即便我爸爸妈妈多么的不情愿。记得妈妈以前老念叨,说她刚生下我,会看相的太爷爷就说,这孩子以后靠不住!小时候的我,学霸、乖乖女、孝顺,很“靠谱”,老妈说从来没有为我操心过,可结果呢,我还是远嫁了他乡,应了她一直念叨的“魔咒”,成了家人亲戚口中彻头彻尾的“不听话”的头号人物。

“你4个姑姑,3个远嫁!”

“你爷爷奶奶生了4个女儿,只有1个在身边,其他都白生了!你也白生了!”

“坐车这么久,回来车票多难买!”

“嫁这么远,买车票的钱都能给你爸爸买很多好酒了!”

“嫁老远,家里的山啊地啊可都没你的份了,以后都归你妹妹了!”

“哎,我们想去你家走走都难!”

“以后老了,走不动了,要人照顾了,你赶车都赶不及!”

自从嫁了八百公里外的地方后,家里数落我的句子越来越多了。虽然,我们现在都还在深圳,妹妹在身边,妈妈在身边,可是,总有一天,我们是会分开的,只是,那一天,什么时候会来?但,路是自己选择的,跪着也要走完,对吗?

“对的人 可能会在错的时间去敲你的门 / 错的人 却可能是你一生最难忘的人 / 陌生人 也许会变成最亲密的爱人……”

丁当《幸福的可能》仿佛在说着我的故事,是的,曾经的我和他就是大街上的两个完全陌生的人,两个相距了846公里的人,而如今,因为深圳这个令年轻人痴心妄想的地方,我们成为了最亲密的爱人。

既是上天注定,那就好好过吧!据说远嫁生的孩子特聪明,因为是地地道道的“混血儿”。比如,举个栗子吧,我们家的蓢蓢就是。

第6位姑娘的远嫁体验

讲述者:Jelly

远嫁座标:湖北—湖南

* 这绝对是位操心的辣妈,全篇的宗旨,就是给未嫁、待嫁姑娘的嘱咐……

嘱咐一:既然决定远嫁,男女双方请客千万别太集中,一个人出嫁,会成为你一辈子的遗憾。

从湖北到湖南的迎亲车程中,我默默流了600多公里的眼泪。到达婆家,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孤零零的,完全兴奋不起来,也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在等待我,无边无际的忐忑和迷茫。

当天晚上躲在被子里一直哭,半夜两点哭累了昏昏欲睡之时,大学闺蜜给我打来电话说她激动得睡不着,因为她也当天出嫁,听到电话那头的欢声笑语我说好羡慕你啊,可以嫁得那么近,结果她瞬间也伤感起来,我只好匆匆挂了电话,很担心再聊下去两个人会对着电话大哭,挂完电话就睡意全无,哭得更凶了。再然后,化妆师就敲门进来要提前化妆,我苦笑着说:眼睛这么肿不好画了吧,连眼影都直接省了。

婚礼仪式上,本来还很淡定,当主持人一说起女方父母因为太忙不在现场,我的眼泪又像开了闸了洪水,哭着切蛋糕,哭着倒香槟,宾客们在下面鼓掌都觉得是一种讽刺,熙熙攘攘之中听到一个小朋友问她妈妈:为什么新娘子一直哭啊?我擦了擦眼泪哽咽着告诉她:因为阿姨想妈妈了……

嘱咐二:既然决定远嫁,也一定要找方言易懂,风俗相近的人家,不然你永远只能傻傻的呵呵呵。

逢年过节走亲戚,不得不跟亲戚们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可我完全不知道他们讲了什么啊,他们每次哈哈大笑,我首先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哪里惹笑话了,发现目标不是自己才放心大胆地跟着呵呵呵,如果对方的话题突然转向我,我也一定是处于茫然状态半天没回应的,通常只有等到对方笑眯眯的一直看着我,我才能意识到是在说自己,然后一直捅旁边的老公:神马?他在说神马?对方说一句,我就捅一下,捅多了老公也是没耐心翻译的,简直聊不下去啊……

导致现在每次来客人,我只好打个招呼就回自己房间该干嘛干嘛,估计很多亲戚会觉得我没礼貌吧!已经三四年了,我还是这样的状态,是不是很让人着急?

嘱咐三:既然决定远嫁,就做好至少三年再回娘家探亲的准备吧!

平时工作忙,好不容易遇上十一和春节这种大长假,相信我,你们一定会为回娘家还是婆家争执的。而往往在最后时刻女人们不得不妥协,宝宝还这么小,吃喝拉撒全程都要照顾,而且宝宝一出动,绝对是大包小包外加一个妈咪包,你确定你男人在途中会帮你换尿布、哄娃睡觉,喂娃喝奶?即使你无比幸运拥有一个细心又耐心的老公,可你忍心小盆友跟着你们来回长途奔波吗?何况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小家伙会不会水土不服?会不会闹觉?会不会吃不惯拉肚子?所以……忍忍吧。

第7位姑娘的远嫁体验

讲述者:Melody

远嫁座标:湖南—广东

其实我一直没发现远嫁有什么不好,因为毕竟现在交通这么方便,早上在长沙吃早餐,中午也能在深圳吃午餐了。地球这么小,嫁到海外的过了,何况只是从湖南嫁到广东。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其实远嫁确实还是有很多不方便。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在,儿女不远游。尽管有人说,把父母接到身边就好了,可是你有想过父母的感受吗?离开一个自己习惯了几十年的城市,去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离开自己的亲朋老友,离开自己的朋友圈子,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艰难地跟人沟通,会有多么不适应。我妈经常跟我念叨一句话,嫁女儿一碗汤的距离最好了,就是一碗汤端过去还不会凉掉,想了随时可以过去看望。

另外语言不通也是问题,但有好有坏,坏处是不好沟通,好处是吵不起来。其他的我不想总结太多,有人说地域文化有差异,其实随便两家人也有差异,我表妹嫁本地人照样闹不可开交,关键是看两家人是否开明善于沟通。

远嫁是一种什么体验,可以问问刘诗诗与吴奇隆,问问杨幂与刘恺威,汤唯与韩国导演,高圆圆与赵又廷,还有很多很多……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套路都无法复制,各种体味冷暖自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