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名声一点不比孙悟空差(威风凛凛的二郎神)

如果要排名令人忍俊不禁的佛像雕塑的话,我想上海博物馆的“北齐思维菩萨像“一定能够入选。与我们印象中的佛像庄严稳重不同,北齐的思维菩萨像却让人大跌眼镜,半米高的思维菩萨一只腿像平常一样坐着,另一只腿却自然的架在了正常坐着的腿的膝盖上。人们不禁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们平常的跷”二郎腿“吗?

平日里我们经常不自觉的翘起了“二郎腿”,大腿一架悠闲自得,彷佛一切都放松了一样。“二郎腿”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已经不自觉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去了,那么有谁探寻过“二郎腿”来历吗?

二郎神名声一点不比孙悟空差(威风凛凛的二郎神)(1)

一、“二郎腿”的起源

跷“二郎腿”,虽然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一旦被突然问起“二郎腿”的来历之时,却又没几个人能够仔细的说清楚跷“二郎腿”的完整起源。作者流沙河曾经写过一本名叫《二郎腿的解释》一书来为我们普及“二郎腿”的起源,“二郎腿”的起源大约是从巴蜀之地二郎神的传说一起四处扩散的。

在书中他曾经提过四川川王庙的正殿上有一尊威风凛凛的二郎神像,与北齐的思维菩萨一样都翘起过“二郎腿”。同四川川王庙一样的还有都江堰二王庙二郎神旧像。在我们的周围定然还有许多的跷着“二郎腿”的雕像存在着。是的,我们口中经常提到的“二郎腿”便是源自神话故事中二郎神跷“二郎腿”的雕塑了。

二郎神名声一点不比孙悟空差(威风凛凛的二郎神)(2)

二、神话人物二郎神的起源与演化

二郎神是谁呢?一提起这个名字人们一定会想到西游记中对他的描述三只眼、啸天犬、玉帝的外甥。西游记孙悟空初见二郎神的时候有过这段描写“真个是: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显化无边号二郎

吴承恩的一本《西游记》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对于二郎神的第一印象,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简直就是人们心中完美的英雄形象袁珂老先生的著作《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的第七页便有对二郎神的完整介绍,其中提及现在的观点认为二郎神的神话传说一般有以下四种起源一是都江堰治水的李冰的儿子子二郎、二是隋朝嘉州太守赵昱、三是杨戬、四是晋朝襄阳太守邓遐

《朱子语类》卷三写道:“蜀中灌口二郎庙,当是因李冰开凿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都江堰功小传》云;“二郎为李冰仲子,喜驰猎,与其友七人斩蛟……”。

二郎神名声一点不比孙悟空差(威风凛凛的二郎神)(3)

二便是隋朝赵昱了,宋王铚《龙城录》中提到:“赵昱,隋末拜嘉州太守。时犍为潭中有老蛟为害,昱率甲士千人……《常熟县志》云:“会嘉州水涨,……呼曰灌口二郎神。”三便是受西游记影响所流传的斧劈桃山救母,大战孙悟空的杨戬了。

四是晋朝邓遐《太平御览》卷六二引《盛弘之荆州记》:“沔水隈潭极深……邓遐为襄阳太守,拔剑入水,……于是后遂无蛟患。”四种不同的神话传说之中二郎神都是能够降伏水患平定蛟乱的大英雄,可见古代人民对于那些能够不畏艰辛,敢于面对灾害,能够造福一方的英雄的纪念与传颂。

三、跷“二郎腿”的动作表达了古代底层人民解放个性打破规矩的精神

跷“二郎腿”代表了一种姿势,与之对应的便是坐、卧、起、立、跪、作揖、鞠躬、握手等等了。对于人们来说站立、下跪、鞠躬、作揖等一系列的姿势中夹杂着一个跷“二郎腿”感觉像是格格不入,与其他姿势的谦卑,谨守规矩相比,跷“二郎腿”彷佛显得格外放松,格外的没有规矩,跷“二郎腿”其实已经变成了与古代等级森严的秩序的一种明显的对抗。

二郎神名声一点不比孙悟空差(威风凛凛的二郎神)(4)

是一种普通人民解放自己的天性,打破规矩的枷锁的一种形式,毕竟我们很难看到那些达官显贵不顾自己的形象,著名的照片便有胡适先生跷着“二郎腿”。。跷着“二郎腿”的场景,在一些正式的交谈之中跷“二郎腿”被认定为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于是跷“二郎腿”竟然变成了一种底层人民独有的休闲的方式,与各种枷锁的上层人士相比,底层人民更加在意生活的舒适度,个性的舒展。

特别是“二郎腿”的起源二郎神在民间更是代表着一种无畏勇敢、敢于对旧势力说不的形象,二郎神与梅山七圣有着灌县除孽龙平水患,斧劈桃山救母的事迹。二郎神本身在民间便是一个大英雄、无畏者的形象,所以人们更愿意将这种对旧势力无声抗议的姿势称之为跷“二郎腿”。借助二郎神的神话传说来诉说自己对于森严秩序的不满之情。

结语

小小的一个跷“二郎腿”的动作,背后却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最淳朴的愿望,上文中提到的北齐思维菩萨像之所以能够做成跷着“二郎腿”的样子,便是说明了广大人民对于那些千篇一律严肃无趣的雕像的厌烦,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诙谐幽默的菩萨雕像。跷“二郎腿”一个小小的动作,彷佛使得思维菩萨像更加的亲和、更加的贴近人们的生活。

二郎神名声一点不比孙悟空差(威风凛凛的二郎神)(5)

时间变迁,现在说跷“二郎腿”已经成为了一种融入生活的习惯用语,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在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背后所蕴含的历史。

除了关切跷“二郎腿”的起源历史之外,我们应当还要关注跷“二郎腿”这个小小的动作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许多的损伤。许多人在平时经常习惯性的跷“二郎腿”,但是跷“二郎腿”对于健康是不利的,它会使我们的腿部肌肉以及静脉缺乏必要的运动,不利于血液循环,危害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要尽量的改变这个不良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流沙河《二郎腿的解释》

2、吴承恩《西游记》

3、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4、宋王铚《龙城录》

5、《都江堰功小传》

6、《朱子语类》

7、《常熟县志》

8、《太平御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