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稳定的美俄关系(这才是美国应害怕的真正俄中同盟)

美国《国家利益》12月16日文章,原题:这才是美国应害怕的真正俄中同盟?在北约与俄罗斯军事扩充10年的背景下,另一条全球竞争前线逐渐浮现:俄正缓慢却稳步地确立自己的全球导航系统“格洛纳斯”——原属冷战太空竞赛项目,上世纪90年代后因资金缺乏远远落后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但2003年克里姆林宫恢复该项目,2015年俄推出最新版“格洛纳斯-K”,并计划2022年发布全部国产的K2版与此同时,俄正不动声色地与中国就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合作,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低调稳定的美俄关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低调稳定的美俄关系(这才是美国应害怕的真正俄中同盟)

低调稳定的美俄关系

美国《国家利益》12月16日文章,原题:这才是美国应害怕的真正俄中同盟?在北约与俄罗斯军事扩充10年的背景下,另一条全球竞争前线逐渐浮现:俄正缓慢却稳步地确立自己的全球导航系统“格洛纳斯”——原属冷战太空竞赛项目,上世纪90年代后因资金缺乏远远落后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但2003年克里姆林宫恢复该项目,2015年俄推出最新版“格洛纳斯-K”,并计划2022年发布全部国产的K2版。与此同时,俄正不动声色地与中国就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合作。

2015年俄中签署格洛纳斯-北斗合作与兼容协议。北斗是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2015年进入第三次更新迭代,计划2020年全球覆盖。

正如时任俄联邦航天局局长伊戈尔·科马洛夫所言,“我们在遥感、格洛纳斯和北斗的协调与同步方面合作已取得进展。协议全都签署,接着就看落实了。签约国在发动机、共同研发运载工具、载人航天和低轨道试验等领域有着巨大共同利益。”

2015年协议看似意向书成分要多一些。但到2017年,有了更具体的“丝绸之路”项目——中俄众多联合项目之一,用于评估格洛纳斯和北斗导航及干扰环境。这是中俄首次大规模分享、比较和系统化处理卫星数据。

在“丝绸之路”合作进展的基础上,今年10月两国签署协议,同意格洛纳斯和北斗卫星使用相同的“芯片组系统”。据格洛纳斯运营公司总裁亚历山大·戈库说,用户由此能使用两种系统的区域覆盖,横跨40个运行卫星,几乎涵盖地球所有表面。

但该协议并不意味着二者将合并。它表明俄的长期战略是,与中国卫星分享数据,与中国人在太空导航研究方面合作,同时确保格洛纳斯专属俄罗斯。俄这样做,能扩大格洛纳斯覆盖范围,弥补一些研发成本,又不用担心俄中导航卫星合并带来的安全、保障和外交等方面问题。

这种合作关系已得到进一步加强。11月俄中在联合声明中宣布开发格洛纳斯和北斗用于和平目的,还强调分享数据更好地监测、管理中俄边界的商业流动合作。

克里姆林宫从头开始,确立制度性框架与中国建立紧密的卫星导航合作关系,前后不过才3年时间。当前莫斯科与北京政治上同步的全球背景下,两国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进展的速度,应引起西方观察家警惕。(作者马克·埃皮斯科波斯,陈俊安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