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叶永烈的介绍(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叶永烈病逝)

5月15日9时30分,叶永烈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

也许有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想必对《十万个为什么》不会陌生。从1961年的《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到最新的第六版,叶永烈是唯一一位参与每个版本编写的作者。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叶永烈的介绍(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叶永烈病逝)(1)

如果说早年的他以科普和科幻作品闻名,那么中年以后的他,便逐渐转向了纪实文学和历史传记,人们称他为“旧闻记者”。

中国现代以来的许多历史人物在他笔下活了过来,最终,他也成为了这些人中的一个。

1

生于浙江温州的叶永烈,从小便显现出不俗的写作天赋,11岁时便发表了自己的诗作。

青年时期,叶永烈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读书期间,他总尝试着用文学的方式去描述化学,发表一些科普小文章,这些文章便在他19岁时,以《碳的一家》出版。

1956年,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作为当时仅有的两家少儿出版社之一的少年儿童出版社,便希望借此机会为孩子们出一些科普好书,打破当时科普读物稀缺的现状。

而叶永烈的出现恰逢其时,《碳的一家》让他被编辑组看上。于是,20岁的叶永烈成为了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最年轻的作者,也是写得最多的作者。

初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共有5卷、971个“为什么”,叶永烈就写了其中的300多个,拿到了1600元的稿费,这在当时可谓是一笔巨款。后来就有段子说,1962年叶永烈去提亲时,上门送的礼物就是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而由于《十万个为什么》反响热烈、销量极高,数个版本的更迭中,也难免烙下了时代的印记。

1964年的第二版,由于受到“左”的影响,许多“为什么”都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实际,如“西瓜能当炮弹吗”。“文革”期间的第三版,封面上是工农兵高举着红宝书,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要先引用毛主席语录……

许多有名的学者都曾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审稿人: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在那个闭塞动荡的年代里,这册读物启发了许多懵懂的心灵,为他们打开了单调生活外,一扇通往五彩斑斓世界的窗。

2

1962年8月15日傍晚,22岁的叶永烈到同乡杨惠芬家里相亲,两人都出身于书香门第,父辈之间也交情不浅,算是“门当户对”。

仅仅一年后,叶永烈从大学毕业,并与杨惠芬结婚。两人都被分配到上海工作,他们买下了桂林路漕溪567号这间仅有12平米的房子,在这里度过了16载寒暑,养育了两个孩子。

然而,在“文革”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叶永烈的命运也像同时期的许多文人一样,颠簸流离。

叶永烈被迫去奉贤“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三年后才返回城区,得以照顾妻儿。在此期间,他出版了数本书,但由于没有稿费,加上要抚养孩子、供养老人,经济十分拮据。

直到1977年,日子才开始好了起来。《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先后表彰了他在逆境中坚持创作的精神。叶永烈不仅获得了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还在方毅副总理的关心下搬进了二室一厅的新居。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叶永烈的介绍(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叶永烈病逝)(2)

在这期间,杨惠芬与叶永烈的爱情日渐坚贞。除了操持家务,杨惠芬还是叶的“秘书”,负责接待客人、收发邮件;同时也是叶永烈作品的第一读者、评论员和校对员,对叶永烈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两人结婚20周年之际,叶永烈写了《长相知》赠与妻子,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情谊:“长相知,不相疑。你信我,我信你。长相知,不相疑。同携手,求真理。长相知,不相疑。共白头,终如一。”

3

1983年之后,叶永烈逐渐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他写人物,写历史,写现实题材的小说,还写游记,从不拘泥于某一个领域。

后来的他曾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一番总结:科普作品共1400万字,纪实文学共1500万字,行走文学为500万字,可谓著述浩繁。

叶老是以身践行“行万里路”的作家。他去过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俄罗斯,去过朝鲜、越南、日本、南非,留下了丰富的游记作品。

游历开拓了他的视野,让他描摹历史的笔刻更加鞭辟入里。他写过许多人物传记,并且对人物的选择有特殊的考量:知名度高而透明度差、能够折射一段中国当代重要的历史、没人写过或别人写得不好。他希望能够采访传主本人,至少是熟知传主的人,不愿东拼西凑、复述别人的文字。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叶永烈的介绍(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叶永烈病逝)(3)

他写毛泽东、蒋介石,以平视的视角比较两人,不仅采访了毛泽东身边多位秘书,还8次前往美国、7次前往台湾搜集关于蒋介石的资料,采访了蒋介石的侍卫长。根据一手得来的资料,他不顾非议,提出了“蒋介石一生中有三件事是值得赞赏的”。

他写傅雷,不仅研究诸多一手资料,还与认领后者骨灰的“路人”江小燕保持了多年联系,还原了傅雷自杀的真相。

在寻访名人、搜集史料的过程中,叶老也与许多文人结为挚友。冰心来信称他为“永烈小友”,陈伯达送过他书法,还未成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写信向他请教科普文学。

他总是写别人的故事,但在别人的故事里,他也成了故事。

4

在人生最后几年的时光里,叶老从非虚构创作转向虚构文学,他说,“长篇小说是作家的‘航空母舰’,一辈子不写出一部于心不甘。”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写下了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上海三部曲”,有民国时期的激荡岁月,也有改革开放的腾飞传奇。

2018年,78岁的叶老应《温州日报》邀请,讲述了“上海三部曲”最后一部《邂逅美丽》的故事。这部小说写了他的故乡温州,也写了他的久居之地上海。

他说,“写今日温州,我不如当代的温州青年作家,但写旧温州、老温州,青年作家未必如我。”“旧时的温州,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双莲桥的荷花、晏公殿巷的小河、洞桥头的大榕树,高盈里的深宅大院……”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叶永烈的介绍(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叶永烈病逝)(4)

80载一晃而过。叶老走了许多路,写了许多字,但心底里记忆最深的,永远是儿时的故乡温州。

也许是太累了,如今的他终于得以安眠,梦中的故乡,仍是小桥流水、深宅大院。一生执笔落笔,最终都归于原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