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嘴子镇红色教育基地(将仪征市区卫市口一带打造成抗战红色教育基地的设想)

作者:巫晨

我在撰写仪征月塘抗战时期地下交通站时,从有关史料得知,仪征市区卫市口的稻香村茶食店曾经接待过上海地下党负责人潘汉年,遂进行了进一步探访,形成了建议文稿,提交市政协,市政协将建议编成了第十期“社情民意”。全文如下:

山嘴子镇红色教育基地(将仪征市区卫市口一带打造成抗战红色教育基地的设想)(1)

关于将市区卫市口一带打造成抗战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议

巫晨

2020年7月1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仪征位列淮南片区。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主要负责人说,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是第一步,抓好政策落地、抓紧项目储备、抓实展示利用是关键、是保障。

仪征在抗战时期属于淮南抗日根据地与敌占区的交界区域,敌情复杂,斗争残酷,是从上海到淮南交通线的主要站点,离市区20多千米的月塘设有地下交通站,吴学谦同志曾任站长。沿江小河口、沙窝子、沙漫洲、仪征县城、十二圩、土桥和后山区枣林岗、龙河、新民集等处都有秘密联络点,抗战期间,从上海等地前往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地下党、文化名流、知识分子、技术工人、进步青年络绎不绝,其中地下党近千人,潘汉年、刘晓等人都曾从仪征交通线经过。

潘汉年同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根据有关资料,抗战期间他至少三次往返于上海、淮南,时间分别是1942年11月、1943年3月、4月。行程中皆在仪征落脚,住在仪征地下工作者郭性德的家中,郭妻还为潘汉年一行做手工切面招待。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潘汉年》上有潘汉年进出仪征这一段。

笔者对资料上提及的潘汉年住处(卫市口稻香村茶食店)附近进行了实地考察,对陈刚(郭性德孙子)进行了采访,并向原市政协秘书长董立新、并通过他电话询问了原仪征市委副书记王元龙、原市政协工委主任郭永保,电话联系了老住户欧阳长松、稻香村茶食店后人陈吉寰、庆生昌药店后人李祖文,综合表述:

郭性德(1913-2012)抗战前在胥浦龙门桥教书,后来在镇江做汪伪政府文书,在那里结识了胡均鹤(时任汪伪特工总部第二处处长)、刘毅(原名徐汉光,时任汪伪镇江特工站站长)等中共地下党,郭性德在仪征有熟人,能方便进出仪征城门。

潘汉年等从上海到镇江,过江进仪征城后就住在郭性德家(实为其妻陈家,即稻香村茶食店,位置在今市区卫市口春江商店)二层木楼。第二天郭性德等送到月塘把人交给包均(月塘区区长)。

稻香村茶食店是个四进的院落,沿国庆路朝西,门面三开间,其中南面的一间做了工作间,里面还有锅炉,北面两间是门市,第三进北墙后,是章今默家的母白果树(树龄270年),小木楼今已不存。

山嘴子镇红色教育基地(将仪征市区卫市口一带打造成抗战红色教育基地的设想)(2)

章今默曾任民国三十六年1947仪征县参议长,白果树北面的那排房子(有木地板)解放后曾住过教育局长夏正坤,整个老县委宿舍大院都是章家的,里面的房子现已老旧,大部分已成危房,院内有四到五排民国风旧式平房,有条石铺路,还有一口古井。

稻香村茶食店的国庆路对面是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的庆生昌药店,创始人李玉亭(今健康药店老板李祖文的曾祖)民国九年(1920)曾任仪征药业公会理事长。

在庆生昌药店北,有一棵公白果树(树龄180年),民间传说系清朝末年双生大药房(春生、秋生弟兄俩)开业时,一位和尚送给他们的小树苗,寓意金银满地。经询问李祖文,得知此树系著名书法家卞竞武的奶奶过寿时所栽。

仪征的抗战遗址大都在以月塘为中心的后山区,沿江基本不存,城里能有这么一处有根有据的遗迹点,十分珍贵。

潘汉年、刘晓、王尧山、陈先、徐汉光等地下党人曾不止一次在仪征城里留宿,这个事实可以确认;稻香村茶食店后面的小楼,位置基本可定;稻香村对面有民国仪征药业公会理事长李玉亭的庆生昌药店;有著名书法家卞竞武家的公白果树;稻香村北面有紧挨着的民国仪征参议长章今默的旧宅(老县委宿舍大院),有母白果树、古井、石板路和老房子等“硬件”,北侧正好还有个停车场,该区域适合做个景区。

山嘴子镇红色教育基地(将仪征市区卫市口一带打造成抗战红色教育基地的设想)(3)

基于上述有利条件,笔者建议,抓住当前非常热门的红色旅游、革命传统教育和研学活动的契机,将卫市口这一带稍作民国风格街景改造,复建稻香村四进房屋,陈列潘汉年、刘晓等的事迹,播放电视剧《潘汉年》有关片段,整修老县委宿舍大院,突出隐蔽战线主题,同时佐以公母白果树的传奇故事,提高参观者的兴趣,把这一带打造成仪征市中心的抗战红色教育基地。

市政协将社情民意转给了仪征文化局,2020年10月21日,文化局委派博物馆两位同志和我联系,一起去现场查看了老县委宿舍大院、公母白果树、古井、小楼等处。

山嘴子镇红色教育基地(将仪征市区卫市口一带打造成抗战红色教育基地的设想)(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