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最难忘的10种美食(重庆最有历史感的10大美味)

重庆是中国的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之一从三国李严建城,到宋代得名,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许多去过重庆的人,都会被重庆的现代化气息所迷惑,而忽略了重庆的历史气息,在饮食上也同样如此,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重庆最难忘的10种美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重庆最难忘的10种美食(重庆最有历史感的10大美味)

重庆最难忘的10种美食

重庆是中国的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之一。从三国李严建城,到宋代得名,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许多去过重庆的人,都会被重庆的现代化气息所迷惑,而忽略了重庆的历史气息,在饮食上也同样如此。

其实,重庆虽然是西南新兴的大型城市,但是其饮食文化上是非常有历史感的。小编这里就整理出重庆最有历史感的10大美味,以飨大家,还是排名不分先后。

巴县白市驿板鸭

白市驿板鸭是重庆巴县白市驿著名的特产,距今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了。《巴县志》卷十二记载:“白石驿熏鸭,岁各货数千金。”在民国年间,就已经成为西南著名的美味,并且销售数额巨大。

白市驿板鸭的制作工艺繁杂,选料十分讲究,只要60-70日龄的嫩鸭子,加30余种香料腌制后2-3天后,才烘烤而成。其成品,状如琵琶,表面金黄,肉质淡红而紧密,腊香可口,鲜嫩异常,回味绵长。

江北金字熊鸭子

1909年,重庆江北熊汉江售卖一种黄色的熏鸭,一经推出,就被他人仿冒。于是,熊汉江就将金纸剪成“熊鸭子”三字,并贴上本人照片,以作防伪标志,故又名“金字熊鸭子”。

熊鸭子制作时,选用嫩活鸭,调配多种调料,刷上麻油,用松柏枝熏烤,再干蒸而成,这种制法一直保留到今天,上世纪90年代,甚至销售到香港地区,可见其味道只好。

丘二馆炖鸡汁

在“重庆大轰炸纪念馆”旁边,有一家很不起眼的“丘二馆”,里面的美味十分的传统。其中有一道“炖鸡汁”,是100多年前的御厨李劳三所创,1949年其传人李旭东在和平电影院旁,继续经营“炖鸡汁”。后来,90年代大规模下岗,于是店里的职工就自己经营。重庆人称打工的为“丘二”,于是这个店名,就是打工人自己的餐馆之意。

这里的炖鸡汁,至今保留了100多年的“御厨铜炉炖鸡法”。制作出来的鸡汤,汤汁清澈油黄,鸡肉酥软滋糯,味美鲜腴。2009年炖鸡汁的制作技艺成为重庆市第二批非遗项目名录。小编的口味比较清淡,每次去重庆,都要去丘二馆吃饭,这里虽然装修简陋,但是其菜色的味道,很适合外地人。

梁平张鸭子

1949年以前卤制艺人张良俊,在万州就开设烧腊店铺。1949年以后,张良俊的义子张兴海迁居到梁平,在其义父的传统烧腊的基础上,于1953年创制出别具特色的“卤味烤鸭”。从此,梁平张鸭子,名扬川渝。

梁平张鸭子号称“巴渝一绝”,由36种中药卤制,卤香十分的纯正,色泽鲜亮,味道鲜香,回味绵长,小编开车经过梁平,是肯定要买一只来吃的。

荣昌卤白鹅

清朝初期,四川人口因战乱而凋零。于是“湖广填四川”,带来了大量广东移民,对川味烧鹅加入了广式的味道,于是形成了荣昌卤白鹅如今的味道。到光绪年间,荣昌白鹅就成为全县主要的特产。

荣昌卤白鹅,不是单一的烹制,它是集烹制和调味于一体的。它的色泽金黄发亮,肉质耙而不烂,辣味适度,并不是那种川味的辣,芳香扑鼻,鲜香爽口,回味悠长。

合川肉片

合川肉片创始于清末年间,以口味独到而名扬江湖。抗战时期,下江人到了重庆,对其口味又做了改良。据说,此菜是当地一家饭店的厨师无意中创制的。相传有一日,饭店打烊后,厨师将卖剩的肉片用鸡蛋、淀粉包裹后,用少量油煎至两面金黄,再加多种辅料和调料烹炒出来,供自己下饭吃。厨师没想到一尝此菜,竟然非常鲜美可口。

合川肉片制作、用料考究,注重案头刀工,讲究火候把控。成菜后,肉片色泽黄白脆亮,口感外酥内嫩、咸鲜溢香,老少咸宜,雅俗与共。2014年这道菜的制作技艺成为重庆市第四批非遗项目名录之一。

城口老腊肉

川渝地区腌制腊肉的历史悠久,而重庆城口的老腊肉制作工艺又是久负盛名,名扬川渝的,而城口老腊肉的制作工艺,沿袭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2007年就成为重庆市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城口老腊肉肉质精良、香味纯正、营养丰富,是重庆城口具有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制作成功的城口老腊肉,外观呈黄褐色或红棕色,香味醇厚,口感极佳,是整个川渝地区腊肉制作的典型代表之一。

彭水郁山鸡豆花

这道美味据说有1300年的历史了,贞观年间,废太子李承乾流放黔州,幽居于彭水郁山,终日不思饮食,郁郁寡欢。其丫鬟名可心者,以鸡肉剁碎加鸡蛋拌在一起,放入鸡汤煮熟,食物形成豆花状,令李承乾食欲大开。后来李承乾病死于郁山,这道美味就在彭水郁山流传下来。

现在郁山鸡豆花成为重庆彭水地区,非常有地方特色的美味。鸡豆花保留了母鸡肉,蛋品的绝大部分营养,色泽晶莹,清香鲜嫩,入口即化。目前也是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苗族女子黄守萍。

奉节竹园盬子鸡

“鸡不开叫腊肉香,大头萝卜配生姜。不用生水自有水,文武火用小火常。骨肉相离最适味,阴阳相调最壮阳。”这是盬子鸡的创始人龚绍虞,于道光六年(1814年)所做的赞美盬子鸡的诗歌。盬子,是一种带气孔的陶器。

盬子鸡发源于重庆奉节的竹园镇,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种蒸鸡的方式和汽锅鸡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放入大锅中,蒸汽通过气孔进入容器中凝结成汤的制作方式。这道美味,化汽成汤,合着土鸡的鲜、腊肉的香,特别是混合了陈年大头菜独有的腌香味,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美味。

桥头火锅

最后一道美味,肯定是要用重庆大名鼎鼎的火锅压轴。在网上许多人把巴将军火锅,列为最古老的重庆火锅,但是小编却没有查到任何文字的资料。反而是桥头火锅,在1909年(宣统元年)创立,是全国唯一的一家中华老字号火锅,却有据可查。

桥头火锅,一直坚持“五味中求平衡,清鲜中求醇厚,麻辣中求柔和,口感中求层次。”形成了麻、辣、鲜、香的鲜明特色,深受重庆人和外地人的喜爱,素有“食在重庆,味在桥头”的口碑。

重庆多山,山城之名早已名闻天下。虽是山城,却有舟楫之便,自古以来人民往来、移民不断,这就形成了重庆饮食上的多元包容的特点。而从上面这些传统的美味就可以看出,重庆传统美味的用料并不昂贵,但是却上的厅堂盛宴,又下得百姓厨房,再加上码头文化的浸润,重庆饮食可以说的上,是十分的亲民美味,值得大家都去尝尝!

朋友们,你们在重庆吃过哪些有历史气息的美味?不妨留言讨论哦!

(文中所用图片部分来自网络,有版权需求的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由浪漫的何必问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