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1)

“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著名编剧廖一梅的这句话,道出了爱情的真谛。

有一种了解,是普遍意义上的先情投意合,再身体交融,继而灵魂相知,这一种比较容易得到世人的理解和祝福。

还有一种了解,是某种机缘下,先有肌肤之亲,再擦出爱的火花,最后走向灵魂相知,这一种不走寻常路的爱情,比较少见,也不容易得到旁人的理解。

上世纪末的法国电影《心火》,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种由性而爱、心火不灭的感情,女神苏菲·玛索为影片贡献了让人信服的精湛演技。

三晚肌肤之亲,只为一纸契约

影片开始,一脸严肃的家庭教师伊丽莎白在昏暗的房间里,接受一个男人的面试。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2)

这个男人是个英国贵族,他的目的不是要找家庭教师,因为他没有孩子;他的目的,是要找个女人给他生孩子,做他的继承人,也就是借腹生子。

伊丽莎白时年21岁,来自瑞士,她需要500英镑为父还债。于是,他们两人达成了三个晚上的交易。

为了家族名声,男人不能透露自己的任何信息,但伊丽莎白不在乎,因为这只是一个交易。

第一晚,伊丽莎白严格把自己置于契约方的角色中。脱下外套后,只穿着白色内衣的她平静地问男人:“这样可以吗?”

床上,男人的动作很拘谨,伊丽莎白则是一脸淡漠,似乎留在那里的只是自己的躯壳,而她的灵魂早已游离在外。

两人没有任何眼神对视,没有一句对话,在残留的一点灯光中,整个过程压抑、沉闷。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3)

第二晚,同样的房间,同样幽暗的灯光,还是那张床,伊丽莎白用手指轻轻触碰了一下男人的肩膀,说道:“我不想知道你的名字,和任何关于你的事情。”她的眼角滚下了泪水。

这句话反映出伊丽莎白的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如果她真的不想知道的话,就不用说出来,只需像第一晚那样,全程冷漠就可以。

她的语言、手指的小动作和那滴泪水都表明,第一晚的肌肤相亲,已经让她的情感起了波澜。

听到她这样说,男人慢慢地转过头来,沉默不语,眼神有点欲言又止。

第三天傍晚,两人一起站在海边,身体距离足有三米,但相互之间对视的眼神都带了笑意。

伊丽莎白调皮地看着他,说道:“我想叫出来。”

“那就叫吧。”男人的笑容带着宠溺。

女人对着大海尝试大叫,可没有成功,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是呀,在一个男人面前敞开自己没那么容易。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4)

这天晚上,男人不再控制自己的情感,而伊丽莎白也不再压抑自己的反应,两人真正尝到了情和欲相融的极致欢愉。

这三次肌肤相亲,让两人从最初的陌生和冷漠,到后来的亲近和信任,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笔。

镜头下的禁忌之爱,也让观众被带到电影人物的情感之中。就像电影《色戒》那样,李安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床戏,充分展现了他们情感的变迁,和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

几个月以后,伊丽莎白生了一个女儿,陪伴她生产的嬷嬷们,没让她看一眼孩子,也没让她抱一下孩子,这是为她着想,不让她以后对孩子有太多牵挂。

合约结束了。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5)

七年刻骨思念,化为追寻的脚步

诗人雪莱说过:“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

伊丽莎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直守着这个秘密,那就是对女儿的爱,和隐约的对那个男人的思念。

每年女儿生日和新年的时候,她把思念用水彩画下来,给女儿做礼物,给那个本子取名《给我的英国女儿》,这一画足足七年。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6)

为了寻找女儿,伊丽莎白滞留在英国,去不同的家庭做老师。这一天,她应聘来到戈德温先生的庄园,女学生名叫路易莎,是个被父亲宠坏的孩子。

随后,伊丽莎白见到了女孩的查理,见面的那一刻,两人都惊呆了:那三晚的记忆,还在吗?

相较于伊丽莎白的镇静,查理却反应激烈,他把伊丽莎白带去阁楼,见她的植物人妻子艾米。

查理不忍心抛弃艾米,可他必须有个继承人,为此在七年前通过中介借腹生子。查理不希望艾米受辱,伊丽莎白答应守住路易莎身世的秘密。

路易莎浑身带刺,除了父亲,没人受得了她,同前几任家庭教师一样,她对伊丽莎白也充满了敌意,不肯接受管教。

伊丽莎白决定无论如何要帮助这个孩子,她是这样说服查理的:

“你让她爱你,我要让她被爱。”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7)

强烈的母爱,加上灵活的方法,伊丽莎白终于“驯服”了路易莎,她告诉孩子关于火光的意义:

“当火光熄灭,光芒不在,心可以在黑夜中为所欲为。而当火光重现,你就能说出你的愿望,实现你的愿望。”

火光里,你需要正视你的愿望,才能实现你的愿望!

七年里,无数个黑夜,思念把那三晚的浪漫一次次带到伊丽莎白面前,而当火光重现时,她要不顾一切地冲破各种阻碍,去寻找她的女儿,和那个男人。

查理在得知伊丽莎白拒绝了一位农场主的求婚以后,也得知了火光的含义,他的心又跳动起来,七年来未曾熄灭的心火再次熊熊燃烧。

影片中反复出现一个很美的场景:守着植物人妻子十年如一日的查理,通过冬泳来排遣内心的情欲;伊丽莎白则站在在湖的这一边长廊里,偷窥查理健硕的泳姿和肌肉。

荧幕外的观众都能感受得到,伊丽莎白平静外表底下,那真实的爱的欲望。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8)

三夜的露水情缘,十年的爱意追随,伊丽莎白和查理终于决定,要克服世俗的一切,走到一起,还女儿一个正常的家庭。

心火不灭,愿望终能实现

总体上来说,查理是个传统拘谨的英国男人,对他来说,责任高于一切,这也是他十年坚守植物人妻子的动力所在。

但是,无数个夜晚,当他被寂寞包围,被对伊丽莎白的思念侵吞时,他也曾彷徨:十年植物人生活,真的是妻子想要的生活吗?那具没有任何感觉和意识的身体,难道不是锁住她的监狱吗?

终于,他决定结束妻子的痛苦。一个寒冷的夜晚,妻子的房间暖气停了,早上的时候,大家发现,植物人艾米真正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的监狱。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9)

查理和伊丽莎白之间的障碍是不是就此消失了,不,还没有。

记得《简爱》吗?横亘在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的除了罗切斯特的疯妻以外,还有两人身份财富上的巨大鸿沟。

简爱有一句名言:“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跟简爱相比,伊丽莎白有美貌,但她在财富上更贫穷,因为她是曾经为钱出卖身体的那一个。但她们的共同点,就是都很在乎精神的平等。

我们不要责怪这两个女人为何对财富平等看得那么重,因为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尤其在英国,那是一个至今保留着贵族头衔的国家。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10)

伊丽莎白和查理之间,也隔着这道天堑,这不仅涉及到世俗的眼光,也关系到女主角的自尊,和婚后的和谐。

幸运的是,查理不需要经受罗切斯特的“大火毁灭庄园、烧残身体”的惨痛,查理的庄园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了,他和伊丽莎白之间所有的鸿沟都消除了。

影片结尾,在皑皑白雪中,一家三口驾着马车离开了庄园。

马车渐渐远去,相爱之人的心火不再会灼烧心脏,在白雪的相衬之下,心火化成白昼的日光,柔和,温暖,长久。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11)

两性学家李银河在谈到灵魂伴侣的寻觅时,这样说道:“首先你得先有个灵魂,其次要有爱的能力,最后要有运气。”

《心火》电影中的男女主角,都具备了这三点。

伊丽莎白和查理,都没有沉迷在物质的世界里,他俩一个为父还债,一个为承担起家族的责任;也都愿意为了孩子放弃个人的享受,他们是有灵魂的人。

他们也愿意放开心扉,彼此理解和包容,袒露真诚,这是爱的能力。

最后,他们很有运气。多少人由“性”开始,却始终耽于“性”,最后湮灭于“性”。更有无数人,由“情”开始,走到了“性”,却在岁月的流淌中,把“情”和“性”都磨灭了。

苏菲玛索婚姻现状(500英镑的三夜情如何修成正果)(12)

七年里,伊丽莎白的心底一直深藏着欲望,那是想要见到女儿的欲望,也是想要重续爱情的欲望,她做到了,是因为巧合吗?

我更愿意理解为,那是因为她始终在坚持,坚持以最人性的标准来判断,和指引自己。

只要心火不灭,你的愿望终能实现!


用阅读体验人生,用文字感悟人情,欢迎关注@亦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