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1)

文 | 十点电影原创

有一件事逐渐被大家遗忘,香港金像奖

2月中,第三十九届香港金像奖公布了它的提名名单。

《新喜剧之王》、《花椒之味》、《少年的你》、《麦路人》、《叔·叔》入围了最佳影片提名。

但各路都不见消息。

冷冷清清,连个自嗨的人都没有。

调侃了那么多年的“港片已死”,今年的寡淡反倒更让人唏嘘。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2)

港片已死,也许已经是既定的事实。

那么拐点又在哪里?

公认的答案,是2002年的《无间道》。

千禧年刚跨出两步,华语影坛便风起云涌。

《无间道》给了香港电影正式黯淡前的最后一抹曙光,并催生了韩国的《新世界》与好莱坞的《无间道风云》。

同年,张艺谋的《英雄》正式吹响了内地商业大片的号角,紧随其后的是陈凯歌的《无极》。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3)

《英雄》剧照

2002年之后,人们开始走出《无间道》带来的狂欢,陷入了难以言喻的感伤。

大批港人纷纷北上,加入了内地商业大片的阵营。

许多人都认为,是合拍片终结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

因为内地电影热衷的大制作与大背景从来都不是香港影人的强项。

他们在一无所有中发家,在极其有限的经费与时间条件下融入了香港文化的血肉。

靠层出不穷的创意与专研小人物的性格史诗而崛起。

成为了最高年产300部的东方好莱坞。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4)

但衰落也不能全赖合拍片。

早在9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的年产量就已经下滑到了峰值的一半。

许多导演已经应邀去往好莱坞碰碰运气。

与大陆合拍,不过是香港电影寻求重生的另一条路

这条路当然艰辛,已有许多人半路跳车,一头扎进了红红绿绿的低俗喜剧,行娱乐之实。

但也有一部在漫长的磨合期中脱颖而出,并拿下了次年的金像奖最佳影片。

瑕疵肯定有,但别掩盖了它的真诚 ——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5)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6)

《十月围城》是一部严肃的电影。

由陈德森执导,陈可辛监制。

依然是大背景与大制作。

看似踏进了雷区,却意外的找到了另一个切口。

主旋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旋律都算不上一个“好题材”。

容易拍成被伟光正包裹,形成内里空泛的庞然大物。

但一交到港人手里后,“变味”了。

他们捡起自己擅长的人情冷暖。

让主旋律从“国营”变成了“民营”。

视角不再是自上而下的,伟大的,光鲜的。

而是自下而上的,悲壮的,无奈的

主角是一帮在时代更替下,一腔热血不回头的凡夫俗子们。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7)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8)

《十月围城》的故事背景设立在清末民初的香港。

讲的是革命。

那时由英政府管辖的香港,是反清流亡者们的避难所。

但电影开场就率先打破这个“避难所”的招牌。

1901年,香港发生了第一宗政治暗杀事件。

喻示着这里已不再安全,晚清政府的统治触手已经深入香港腹地。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9)

围城,本来指代的是香港维多利亚港。

但此时的围城又多出了另一层含义。

困境与围剿。

冲进去又要逃出来的这批人,是谁?

革命者,如果要加个形容词就是落魄的。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10)

看看他们跑路的样子

有暗杀就有保护。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要讲牺牲的。

这也就带出了本片的主线情节。

保护一个人,孙中山。

为他争取一个小时的会议时间。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11)

而在孙中山到达香港之前。

电影前半段主要讲述了两拨人,堪称华语群像的典范

一波是趁夜潜入香港,全力报效朝廷的晚清鹰犬。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12)

另一波是由中国日报主编陈少白(梁家辉 饰)领导的革命派以及富商李玉堂(王学圻 饰)。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13)

但电影真正想要著书立传的人,都不是他们。

而是在风暴过境前,不知道革命为何物的贩夫走卒们。

像是车夫阿四、小贩王复明、乞丐刘郁白、赌棍沈重阳、戏班主的女儿方红......

一个个都没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大义凌然。

可革命的潮流还是把他们都卷了进去。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14)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15)

电影里反复提及,为了那个人值吗

苦笑。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16)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17)

他是不是中国的明天?

又或者会把中国带到哪里?

无从知晓。

反衬的是一众革命派们的无奈

彼时的中国已经病入膏肓,权当成是一个历史的选择。

反正胜了负了,他们都看不到中国的明天。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18)

而回头看那些过着寻常生活的小贩车夫们。

他们值吗?

坦白说吧,有点不值。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要保护的人是谁。

单纯的车夫阿四,喜欢了大友记照相馆的阿纯3年。

但因为身份不好,胆子又小。

只敢隔着玻璃跟人家打招呼。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19)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20)

老板李玉堂愿意帮他提亲,兴奋的高呼老板万岁。

即便再三强调那件事情很危险,他也自顾回答老板平安就好。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21)

仗义的街头小贩王复明,原本是少林寺里的僧人,被赶出来后一路南下。

在香港落了脚卖起臭豆腐。

他受过李玉堂白米的恩惠,又看到李玉堂在街头与香港警察的对峙。

很佩服,想帮他,可以壮壮声势。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22)

你看,没有一个是有革命理想的人物。

他们或是受人相托,或是一腔热血。

由此豁出了性命,成了没人能记住的甲乙丙丁。

乞丐刘郁白;赌棍沈重阳;戏班主的女儿方红,皆是以不同的理由加入保护的阵营。

最终目的亦截然不同。

像是旧时香港武侠片里的义士,一口答应下来仅与情义相关。

天下兴亡,与我又有多大关系?

就连李玉堂这个举着号令之旗的人物,走在前方的最终目的,也只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卷入其中。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23)

由此再去看高呼民主与平等的革命派们。

是不是他们造成了这些无辜者们的惨剧?

但革命派们本没有错,他们要革国家的命,为的是以后的同胞不用再妻离子散。

只不过牺牲在所难免,顺道也革了普通人的命。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24)

最让人动容的是谢霆锋饰演的车夫阿四。

他演得太好,太单纯了。

在保护的那个人物离开香港后,他就要正式迎娶姑娘阿纯。

此之前,他用仅会的53个字,从报纸上剪下了一封聘书。

只不过在那个人物离开香港后,他已经成了街头一具被拧断了脖子的横尸。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25)

《十月围城》是难得不记录伟人的主旋律,他赋予了小人物们风骨与血肉

甚至要在屏幕上打出他们的生猝、籍贯跟姓名才肯罢休。

有人说这是刻意煽情,但在十点君看来,这是它的根基。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26)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27)

《十月围城》是陈可辛北上,在内地组建“人人电影公司”后出品的第一部电影。

带有较纯的血统,能看到很多港片的影子。

1:1还原的百年前香港中环街市很有看头。

街头的招牌,老宅的布局,人头攒动的码头,都是彼时旧香港的风光。

还原的细致程度就像这张片场照 ↓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28)

在片子里,李玉堂说过一句话。

他们有枪。

故事的背景处在新旧时代的交叠期。

而枪就是新时代的产物,与之对应的是拳脚。

甄子丹饰演的赌徒沈重阳是拳脚的代表。

重在写实。

那些港片里常见的套招打斗,一点也没有落下。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29)

而黎明饰演的生无可恋的乞丐刘郁白则是武侠遗风的代表。

重在写意。

手持铁扇,以一敌百。

不为革命,只为解脱。

像极了旧日武侠片里的多情侠客。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30)

各种新旧元素的杂糅不断反哺着片子里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

对于导演而言,想驾驭太难。

但,既然要拍就要拍得明明白白。

陈德森的一股热诚,让合拍不是拿钱办事。

让华语大片,不只是明星扎堆。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31)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年后,《十月围城》没有成为经典。

豆瓣7.7,泯然众片矣。

陈德森也没有再拍出更好的电影。

只有第29届金像奖记住了它,给诚意加了一点分。

十点君想起1985年徐小凤唱的《顺流逆流》里的一句词。

既像片子里众人的命运也像合拍片自己的命运。

“不相信未作牺牲竟先可拥有”

“只相信是靠双手找到我欲求”

这才是经典港片(第一次打破港片)(3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