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精进简短分享(六项精进这6个大道理)

文/镜晓娴

六项精进简短分享(六项精进这6个大道理)(1)

成功在于心,而不在于思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之所以大部分人没成功,是因为想得多做得少。

我有个朋友,总问我怎么才能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怎样才能改变自己。我跟她说,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就看看优秀的人怎么做的,然后模仿,快速试错,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想大于做,谁也帮不了你。

成功其实没什么秘诀,在开始的时候,拼的也不是能力,而是一个人的行动量。人家一个月跑三百个客户,你一个月跑一个客户,你觉得这个时候拼的是能力么?

后来这个朋友又找我一次,虽然是同样的问题,我还是给她说了具体的执行方法。遗憾的是过了几天又来找我,还是相同的问题。于是我就跟她说,你行动量太少,这个我帮不了你。

行动量太少,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懒。懒惰的人从来都不会有时间,也不会有方法,更不会有成功。

要成功先在于心,后在于思,心变思则变

就像自律,为什么有些人很自律,而有些人无法做到自律呢?

自律是当你有了极度的欲望,想要获得成功,想去成就自己的时候,有了这个心,那你一定会做到极度的自律。

比如,日本稻盛和夫先生,他为什么三次创业三次成功,他说他的成功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公式,6个观念。

六项精进简短分享(六项精进这6个大道理)(2)

不是大道理没用,而是你没执行

稻盛和夫先生,是我比较崇拜的一位日本企业家。这位老人家把自己一生企业经营的成功经验、方法和价值观,全部写成了书。除了今天我要读的《六项精进》,还有《心法》、《活法》、《干法》、《阿米巴经营》和《敬天爱人》等等。稻盛和夫先生的书,基本上我都有,因为除了书中对于企业经营的方法,我收获更多的是对自己人生的理解。

就像《六项精进》这本书,内容很简单,里面最重要的6个核心,就是稻盛和夫先生倡导的6种心性。可能有人觉得这6个精进思维,有点像是大道理。

大部分人对大道理有很大的误解,认为大道理没用,不然就不会有"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经典句子了。

但事实上呢?并不是大道理没用,而是执行大道理的人太少。甚至还有一种可能,说懂得大道理的人,未必他就真的懂。懂就会行动,不行动你还敢说自己懂?比如,你懂得赚1000万的方法,你会不去做吗?自然不会,不去做就是不懂。真正懂道理的人,过得其实都挺不错的。

在《六项精进》这本书里,稻盛和夫先生有个成功公式:人生·结果=人格(思维)*热情(态度)*能力。这个成功公式中成功第一个最重要的属性思维,说的就是含有人生智慧的6个大道理。

六项精进简短分享(六项精进这6个大道理)(3)

这6个大道理,是小白逆袭大神必修的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项精进,虽然是基于企业经营得出的经营智慧,但对于学习也同样适用。学习和工作从底层逻辑上,都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思维,升级认知,从而才能改变行动。否则口到心不到,谁也救不了你。

很多人认为改变很难,其实难是因为你的思维和认知,都是个体经济时代的传统发展思维,又或者你压根就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是否符合当下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哪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6种改变命运的思维。

六项精进简短分享(六项精进这6个大道理)(4)

01、成功的捷径,是先跟别人拼量,再拼质

拼量就意味着,你要比别人的量多,也只有量多了以后,才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能力,这就是成功最简单的思维方式。也跟稻盛和夫先生的第一项精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一个道理。

每天晚上我都会带着跟我一起读书的小伙伴做头脑风暴,把一本书里面的核心内容摘录出来,然后就会有人说自己看了一本假书。这不是因为我的理解能力强,因为我是从知识的底层思维逻辑去思考的。

底层思维逻辑不足的人,通常只能看见事情的表面,难入肌理。比如,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好像谁都知道,那么有多少人,考虑过怎么样才算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呢?

在我们想要改变命运最初的时候,我们真不需要考虑太多,你只要掌握努力的一个核心,从开始做的就比别人多。首先入门试错次数比别人多,你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然后找到正确的路之后,行动量比别人大,你解决的问题就比别人多等等,所以努力就是找对方向再放大量。

02、空杯心态装天下,骄傲自负键盘侠

我们一定遇见过各种键盘侠,负能量满满,总喜欢盯着别人的小问题和缺点怼。这些人其实是很可怜的,一是他们的世界很小,就像井底之蛙,认为天是圆的,别人说没有天,地球外面是宇宙,他就会跟你杠到底。

一个人要想成长,首先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模式。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模式?即不带主观价值和利益的去客观判断一件事情,能多角度多思维的思考问题。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批判性思维呢?这就涉及到稻盛和夫先生的第二要谦虚,不要骄傲;和第三个精进每天都要反省。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牛,那么你很难看到别人的优点,自然就很难去思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时间久了不是闭门造车,就是井底之蛙。

空杯心态是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一个杯子只有是空的,才能装下新的水,否则再好的水源,只要你杯子是满的,你就留不住。

六项精进简短分享(六项精进这6个大道理)(5)

0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灾殃

稻盛和夫先生的第四个精进是活着就要感谢,感谢就是有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的人,命运一般都不会太差。

第五项精进是积善行,思利他。意思就是任何人无论做什么,都以利他为价值观,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从底层逻辑来讲,无论是第四个还是第五个精进,都是以利他价值观来去生活和工作的。而一个人只有在感恩的状态下,他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利他。

有部分人对利他还是有误解的,有个学员对我说,自己利他了2年,啥也没有得到。从这句话里面,就能看出他的逻辑是有问题的,利他不是牺牲自己,而是通过自己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从而让自己得到成长,最后你帮助解决问题的人越多,你自身价值就越大,这才是利他真正的思维方式。

而无论是感恩还是利他,都是积德行善的一种。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家一定要做慈善,因为人得到的多了,一定要舍才能平衡,更重要的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厚德方可载物。

04、不念过往,不惧将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当下时代发展比较快,于是有很多人开始焦虑。焦虑什么呢?焦虑自己学东西慢、成长慢、过去没好好学习、未来害怕赚不到钱。这些都属于对过去和未来,有感而发的感性烦恼,它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没有丝毫帮助,反而会成为我们行动的阻碍。

所以,稻盛和夫先生第六项精进就说,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一个人在焦虑、低谷的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拼命努力的把手上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超越90%以上的人,你会发现所有的焦虑和遇见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大部分人的焦虑和烦躁,都是源于想得多,而非行动。就像很多人阅读,越来越焦虑,为什么?因为他只是在读书,没有行动啊,没有行动你怎么可能有结果。阅读要放在具体的事情上,只是把一件事情变得比原来做得好,知识才能体现价值。所以,克服烦恼,唯有行动。

六项精进简短分享(六项精进这6个大道理)(6)

这是个最公平时代,也是最不公平的时代

如果说公平,那当下互联网时代,是对个人最为公平的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草根屌丝,只要愿意学习和接受新的事物,都能够逆袭自己的人生。比如,互联网知识变现上各个大咖导师,很多都是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华丽转身逆袭的。

也有各种有特色的的农民或工人,都能从新媒体上分得一杯羹。怕就怕既不愿意学习,又不愿意改变的人。俗话说,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佛虽有心,难度无缘之人。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学习掌控能力,谁也救不了他。

一个人想要彻底改变,我想就可以从这本书的六项精进开始,去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智,提升心性,升级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质量。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提升做事的能力,还能帮助我们塑造完整的人格。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作者:镜晓娴,高效阅读变现教练,镜姐梦想领读会创始人,《60分钟高效阅读》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多媒体平台原创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