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爷10堂课带你读懂西方艺术史(们该怎样面对他们所不懂的当代艺术)

顾爷10堂课带你读懂西方艺术史(们该怎样面对他们所不懂的当代艺术)(1)

近来有门外汉否定了整个当代艺术圈,他认为看不懂的当代艺术都是大便。作为一个群体意见领袖,在他号称是个艺术类公众号中所持有的这种态度,让我看到广义的艺术圈实际上更为狭隘,“艺术市场”变成了“市场”。

在我看到一些失望和愤怒之后,想到当代艺术需不需要被理解?这也是一个问题。且不说艺术家到底表达了什么,我们至少可以尝试去知道,艺术家为了什么而表达。当然,任何群体都有不同层面的人物,这也导致了各种各样鄙视链的形成。当代艺术或者其他类别的先锋艺术也一样(我觉得很多前沿艺术家并不想被归类进来),我不否认广义的当代艺术圈子里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所谓艺术家。但如果仅仅看到了商业运作而没有看到千千万万个在自我认识或批判进程中的艺术先行者们,那你就没有权利对艺术圈指指点点。

隔壁的黑匣子说,顾爷才是大便,我觉得这是大便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好啦,所有实验性质的艺术形式我都非常喜欢。

把我们的宇宙具象成一个针织地图

千丝万缕纵横交错

宇宙很大也很小,宇宙即是你自己

现在的我们只开拓了地图中极小的一部分

有的人对他的那根纤维所牵动的隐藏部分有所感知

但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地图究竟有多大

又或者根本没有边界

艺术家则是扮演一部分拓荒者的角色

将认识自我和认识宇宙同时进行着

顾爷们分布在远离拓荒区域一定距离的安全地带,保持观望或排斥,他们很难迈出新的一步,在漫长的艺术史进程中,个体会被时代抛弃,自然会有新的力量去代替他们迈出那一步。

我们先从原始艺术说起,即前艺术时代的艺术本源

原始社会的萨满,将非常私人的神秘体验分享出来,通过音乐、符号、图案、雕塑等形式,衍生出一堆前艺术时代的产物。这是艺术和精神连接最为紧密的时候了,艺术在这里所具有的功能性即是神性的、宗教的、通灵的。

顾爷10堂课带你读懂西方艺术史(们该怎样面对他们所不懂的当代艺术)(2)

△ 拉斯科洞窟壁画

在精神力的作用下,他们不需要什么艺术理论基础,在这里,艺术是灵魂的叙述者。他们会直接去感知它,或者仅仅直观地觉得好,却说不清为什么。(为什么觉得好就够了,这个后面会讲到)

顾爷10堂课带你读懂西方艺术史(们该怎样面对他们所不懂的当代艺术)(3)

△ [Peter Muraay Djeripi Mulcahy, Wayamba the Turtle] 澳洲土著艺术

我曾翻译过一篇澳洲土著人的梦境冒险里面提到了和开篇类似的动态壁毯理论

而艺术的发展源自于拓荒者们前行的脚步。不管是绘画、装置、雕塑、音乐、行为艺术等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是精神世界的一面旗帜。在它所在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建立它,也推倒它,艺术没有终点,在向前和向后的区域里,都需要不断地拓荒,寻找新的隐藏的或又被掩埋精神领域。

从原始的洞穴壁画算起,人类艺术也有五千年至上万年的历史了。每一次发展都是拓荒者们进一步认识宇宙的一小步。当代艺术至今连50年都不到,任何实验性质的艺术或音乐,都是拓荒者在面对未知和神秘的,或者真实自我的一次探求,都是吸引我的。

所以顾爷们该怎样面对他们所不懂的艺术?

艺术很直接,你立马能读到物理表象

艺术也很隐喻,你能进一步读到它的内在精神

我曾在一次神秘体验中感知到

所有的一切飘在空中没有实体,充满整个视野,而一旦有了表达,就只能归为个体行为,从个体的口中,用个体的理解和部分集体的语言逻辑,进行单一的转译。那是漂浮在空中清透的意象,重重地摔在地上,扬起呛人的灰尘。(发表在几个月前的朋友圈了)

而艺术家所要做的事情,是尽可能地接近原本的意象,而不是粗暴地,将隐喻的内容单一平面化。不可言说即是它的魅力所在。

“隐喻就是现实”,美国作家吉尔伯特·索伦蒂诺写道;隐喻并没有把现实事物推向一个虚构的文学空间,而是借助一般的比喻和象征把现实呈现在人们面前。

……

布鲁门伯格说:“释义学的检阅方式,并非是解释超出作者赋予文本中的东西而丰富了文本,而是陌生的关联(隐喻)无法预料地涌入对文本的创造性之中”。

——《德国哲学家圆桌》

而布鲁门伯格简直是我心目中最浪漫的德国哲学家了。这也可以理解了为什么有的人会从艺术作品中读出与作者所释义的不同含义来的原因,那是人类共有的隐喻意义在扑面而来,也是宇宙中多元性的一面。

顾爷10堂课带你读懂西方艺术史(们该怎样面对他们所不懂的当代艺术)(4)

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2003年于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实施的作品《气象计划》(The weather project) ,试图在泰特的涡轮大厅中营造出天空和太阳的壮观景象,为此他用空气加湿机把水制成犹如伦敦城中常见的大雾,用数百个纯黄光色的单频灯组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光盘,并把大厅的天花板改造成了镜面。

精神世界被我们转译成为具体的二维或三维或四维(比如有时间轴的装置艺术)或五维(比如人可以参与进去共同发展的装置艺术)的艺术形式。但其根本上是属于隐喻范畴的,艺术家所能做的就是物化他的思想,是微妙的,戏剧化的,荒诞的,充满有趣的语词。

所以当代艺术家是不是有意愿被顾爷们所理解,就看他选择用什么样“贴切”的介质去表达了。而观众只需要去“感性”地感受就好了。我曾在布鲁诺·舒尔茨的豆瓣书评中看到过一句说他是“波兰的安妮宝贝”。蛤蛤。我仿佛看到顾爷们叫嚣着说,我看不懂你们的隐喻,你们都是诡辩者!

隐喻大部分是不可言说的。我们对“有趣”的艺术难以下定义,这其实是非常私人的体验,并且我们对“有趣”这件事非常乐此不疲。然而我们无法真切地让顾爷们感受到它们为什么有趣。

艺术不是单一的“看”,也未必非得要一个背景知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背景知识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艺术家在表达什么,但深层的,知识背后是一个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去认识的,神秘的,可触及却不可言说的精神领域。我们解读艺术,也是在解读自己。当代艺术家也在通过物质表象去尝试任何的可能性,你也通过解读艺术来唤醒你的内在精神。

艺术也不是你追我赶或者一味的刻板守旧,对于现在看来不太成熟的艺术形式,这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块再创造的宝藏。很多人忽略的原始艺术、神秘主义、宗教以及自然本源,这也是前沿艺术家在关注的一部分,他们不是在有意地回望过去,而是尝试进一步地接近真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

顾爷10堂课带你读懂西方艺术史(们该怎样面对他们所不懂的当代艺术)(5)

上半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非常吸引我和我朋友的一个充满神秘意味的作品,包括后方墙面贴着的图,吸引到甚至忘了拍照。这个巨型灵摆在某种力量下周而复始冲浪式地在白沙粒上画着这些图案。(图片来自途牛网我是乐乐)

但艺术家往往是孤傲的,他们甚至不愿意被归类,因为他只是他自己,他的艺术也在帮他一起不断地认识自己或者探索宇宙(在这里我也不能下具体的结论,他们每个人都不一样)只是在这个时代环境下,他更愿意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形式来表达自己,把所选介质掰开了揉碎了、重新组装、探求、实验、走向真理或未知,他们有意或无意地使得整个多元化的艺术进程越来越广袤和深邃。

以人类历史上千年为参照来说,我们或许也不过是以量取胜的R策略者而已。滞后的保守派顾爷们的存在,将在时代的迭代下演化出新的排异反应。而每个时代也都会有新的拓荒者。当代艺术以后还会有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但不变的是拓荒者的精神。

最后我认为,不管是当代艺术,还是其他先锋的艺术形式,都并不需要被所有人所认可,或者说,其实拓荒者们大部分都很享受孤独。

顾爷10堂课带你读懂西方艺术史(们该怎样面对他们所不懂的当代艺术)(6)

扫码给我加鸡腿啊

(万!万!使!不!得!)

👇

如果你打赏点赞后顺便帮我点一下下面的广告

那我就真的不用吃着土写文章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