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管理哲学(管理智慧1:领导的人格魅力在于德治)

领导管理哲学(管理智慧1:领导的人格魅力在于德治)(1)

领导的人格魅力在于德治

《素书·正道》中形容了三种人: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总结这三者的特征,无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因而才能“怀远”,“一异”进而“得众”。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亡国之君们一般也应该知道。可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过要违背人心?对于这一问题,《大学》讲得比较透彻,那就是这些君王都是不修品德、过于重财利的人,说到底就是没有真正地以德治天下。

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还不够,必须以这种道理行事才行。怎么能得民心呢?那就是德天下,即以德治天下。以德治天下,是一 人成功的保障。举例来说,三国时刘备不长于谋略作战,但是,他具有优良的德行,能够以此感召部下为他卖命。他虽然缺乏贤才,却具备足够的德行,即使如此,他自己尚自谦无德,这正是他异于常人之处。谦虚自古是中国人的美德,面刘备正是具备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所以他才会成功。

领导管理哲学(管理智慧1:领导的人格魅力在于德治)(2)

德治不一定就是跟刘备那样自谦,德也包括知人善用。比如与刘备比较起来,孙权在自谦方面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但是他在用人方面与刘备有相似之处。孙权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于他教育部下的独到方法。他指出:“贵其所长,忘其所短。”即运用部下的时候,不要只看到他的短处,必须针对他的优点长处,使他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这里的“忘”不是普通的忘记,而是明知道人的短处,却不去指点他。因为任何人都喜欢被人称赞,讨厌别人吹毛求疵。称赞部下的长处,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而挑部下的毛病,会使其萎靡不振,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身为领导者,应该学习孙权不吝赞美人的长处,多发挥部下的长处,勿用人之短。能做到这点是需要胸襟和抱负的。

领导管理哲学(管理智慧1:领导的人格魅力在于德治)(3)

当然,道德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德的前提就是尽量帮助别人,做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事,而不损人利已。这种做法,直接地演化出来的就是诚信。一个人如果不够诚信,往往在政治上成为两面派,在社会上成为图利弃友的小人,这样的人是没有朋友的,有朋友也只是利用朋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把朋友当作工具。交友如果不交心,一切都不会长久。诚信的人才是可以信任的人。自己诚信属于个人修养,能够把诚信的人拥为己用,才可以德治天下。这点孙权做得比较好。

三国时,孙策任用吕范主管东吴财经大权,孙策的弟弟孙权此时年少,总是偷偷地向吕范要钱,吕范则一定要请示孙策,从不独自答应孙权,因这事孙权对吕范很有意见。后来孙权任阳美县令,建立了自己的“小金库”以备私用。孙策有时来查账,功曹周谷总是为孙权涂改账目,造假单据,使孙策没有理由责怪孙权。孙权这时很感谢周谷。

后来,孙权接替孙策掌管东吴大权,因为吕范忠诚,特别受到孙权的信任,而周谷却因为善于欺骗和更改账目,而始终没有得到孙权的重用。

领导管理哲学(管理智慧1:领导的人格魅力在于德治)(4)

孙权在大事上能够这么样做,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很了不起的举动。关键时候分得清好赖,这也是三国鼎立,孙权能够独霸一方的原因罢。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绝大多数都是不修道德、且过重财利的人。君王为已敛财无度,那相对应的百姓却没有钱,民不聊生,自然就会导致国家灭亡。

你今天是个小职员,通过努力也许你明天就是领导。当领导带领下属跟治国安邦一样的道理,也需要“以德服人”,你只有修养达到那个水准,你的德治才会在细枝末节中体现出来。领导的人格魅力,对于一个团队的凝聚和向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会成为一个团队持久而强大的精神支柱。

领导管理哲学(管理智慧1:领导的人格魅力在于德治)(5)

大家好,我是:“李雨跃龍门”,人生路也是一条追寻自愈的路,勤读书,善冥想,练习静心养性,从而自律自强。坚持每日阅读,分享好文。愿你我皆活得通透,生命不止,追寻不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评论,点赞、加转发。也祝福各位亲们永远幸福、健康、开心、快乐[比心][比心][比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