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科书怎么描述侵华战争(在近代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

美国虽然不能说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国家,但也是隔洋相望的国家,同时现在作为世界上两个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各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而要说起中美两国的接触一定会追溯到近代史的清朝,而这也就是近代的帝国主义侵华时期,不过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美国虽然没有参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但之前却帮助英法军队炮轰了大沽口,同时还参与了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虽然后来的赔款美国用来帮中国做了一些好事,但中国人至此还是给美国扣了帝国主义侵华的帽子。不过当我们细看历史时,美国这个国家的形象总是若隐若现的,很难分清是敌是友?

晚清时帝国主义的美国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曾国藩去世,之后整个清朝的门面工作就由李鸿章来承担,其中继承曾国藩衣钵的有两件事,一个是继续兴办洋务,另一个则是继续派遣幼童到西方国家留学。不过可惜地这两件事最后都被李鸿章搞砸了,这里就不做陈述了,这里仅仅看看后来李鸿章一次去美国的国事访问来看看美国当时如何看待日薄西山的中国。李鸿章权力的最高峰是在光绪十年到光绪二十一年(甲午战败)这十一年的直隶总督职位期间,而李鸿章访美是发生在一年后,此时李鸿章已不是直隶总督也没什么实权了,但由于其声望,清廷念及旧情,慈禧和恭亲王奕盉派其出使欧美,以商讨关税问题。李鸿章出发的顺序分别是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最后是美国和加拿大,而在这八个国家之中,美国是对李鸿章给予最高礼遇的,不过李鸿章在美国风光是风光了,但这并不能说明美国对中国有好感,李鸿章愉快地结束访美的三年后,美国人就露出了真相,这就是美国一手酿制的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美国国务卿提出了这一概念并代表了美国的意志,此政策的实质是使每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实现利益均沾,相互合作,而这也解释了为何一年后八国联军侵华中各个国家为何能够配合如此默契,而侵华的这八个国家中一半都是四年前李鸿章友好访问的对象。而此时却将触手伸向了中国。不得不说是一种戏谑。虽然八国联军起因于义和团运动和慈禧的向十一国宣战,但这却不能洗白八国联军撤退后遗留给清朝所谓的教训,而这种明目张胆所实现的对中国最大程度的一次劫掠和一年前美国人提出的那一套利益均沾理论脱不开关系。说到了辛丑条约美国人所起到的“贡献”,下面再来看看此条约后另一臭名昭著的事件,1904年美国国会的排华法案无限期延长议案,现在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美国为什么主体民族是白人,近代中国这么乱,没有像战乱中欧洲的白人那样自由涌入美国。这里就要看看当时美国人对华人的态度了。

美国教科书怎么描述侵华战争(在近代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1)

排华法案的屈辱六十年

1904年无限期延长排华法案,那排华法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里还要提一下李鸿章。美国南北战争中有一位北方总司令叫格兰特的,他在林肯遇刺后隔了一届成为第十八任美国总统,而他在退任后的1879年访问中国,并得到李鸿章的隆重接见,两人交谈也很是投机,但这并没能成为中美关系前进的一个契机,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此事的三年后,美国人就干了一件很过分的事,这就是1882年著名的排华法案。该法案从这时开始一共延续了六十一年,由此可见此法案是代表了当时美国的主流意识的,该法案之所以长期盘踞美国社会有两个基点,其一华人不可能接受美国基督教的宗教伦理道德标准,其二华人会抢美国人的饭碗。现在看来这两点理由更多地是穿凿附会,因为它与美国人标榜的普世价值和平等自由原则是相违背的,但可悲的是最后排华法案在社会广泛的呼声中通过了,有人会认为是清朝的太弱所以有此法案,但事实上法案不是针对清朝而是针对华人,”该法适用于一切华人而无论他们的国籍为何“。而法案通过的时间之所以选在南北战争后的二十年在于此时美国的经济已经足够富裕了,而帮助美国人建设路的华人此时看起来确实显得有些多余了,因此排华法案总结起来既不是所谓的宗教原因或就业问题,而是当时白人至上的美国思潮下不愿意分享财富的结果,该法案将华人劳工移民(1924年变成所有阶层)排除在外并对本国已存在华人移民进行打压,禁止与白人进行通婚,阻止其进入主流社会,还有就是为华人设计的自给自足的中国城。

美国教科书怎么描述侵华战争(在近代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2)

法案废止后的中美

排华法案是在中美合作的1943年废除的,不过都知道1949年中国近代史就结束了,但这六年的时间里中美仍然有了些来往,只不过仍然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其中《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我们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其单方面要求中国全部领土、全部事业一律对美国开放,此条约简称中美商约,条约涉及的面比较广,就单以此看看废除了排华法案的美国此时是否对中国伸出了怀抱,“我觉得,对付这些困难最好的办法是以异乎寻常的耐心,尽我们的可能以以友好的方式帮助中国朝着进步与自由的路线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经过10年,我期待着那种过于敏感的民族主义烟消云散。”这是当时一位美国高官的原话,这句话理解起来无非是一个意思,中国应该鄙弃所谓的民族主义把中国全境向美国人无条件开放,而这里美国人提到了民族主义一词或许也解释了三年前他们为何废止了排华法案,至少在此他们又占到了正义的制高点上。总而言之中美商约基本上是被认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因为它要求中美在不考虑当时悬殊的经济差距而互给对等待遇。

美国教科书怎么描述侵华战争(在近代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3)

这里主要是把近代史中美国做的一些不光彩的事简单提了一下,但并没有要否定美国的意思,毕竟一个国家也好,民族也好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正所谓人不为己那句话所说的,只不过”为”字读成一声或四声,整句话意思还是不太一样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