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曾有两次想放弃钢琴的念头(郎朗应该捐赠钢琴惹争议)

郎朗作为一名全球知名钢琴家,家喻户晓,在音乐界尤其是钢琴界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国人对其还是比较认可。

但近日郎朗给英国学校捐赠数百台钢琴一事,引发网民热议,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我看到媒体朋友发的文章多是持正面评论此事者较多,而与网友反对者较多有明显的反向效果。

郎朗曾有两次想放弃钢琴的念头(郎朗应该捐赠钢琴惹争议)(1)

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问题,有不少网友质疑这些是洗稿文章,我们不做详细考证,只能说或许是吧,当然也或许不是。让那些喜欢一探究竟的人来揭开其中的秘密吧。

我们重点探讨这件事本身,郎朗捐赠数百台钢琴,据网上讲价值千万元级别,这可不是小数目,当然我们不能苛责求全,人家郎朗具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也未尝不可。

这样的行为或许能够给英国民众对于中国人的一种信任,也是中国输出文化意识的一种方式,总不能被西方国家天天抹黑中国,污蔑中国人,我们不能有所表示,我们输出的是道德和仁义,让西方民众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中国人形象,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吗?从这一点上讲郎朗的做法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此数量的钢琴,如此高的捐赠额度,对于英国人来讲可能是小菜一碟,但对于国人来讲,那可是一座金山。当然不管是不是金山,中国人不能小气,中国人要豪爽,要捐就捐得轰轰烈烈,让英国人高兴起来。钱不是问题,捐了以后让人家高兴那才是真的。

郎朗曾有两次想放弃钢琴的念头(郎朗应该捐赠钢琴惹争议)(2)

郎朗曾有两次想放弃钢琴的念头(郎朗应该捐赠钢琴惹争议)(3)

其实上捐也就捐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郎朗先生在捐赠钢琴时表示说,“音乐教育都不能保障,我感觉非常震惊”,这句话震惊了国人,也伤了不少国人的心。英国的学校竟然穷的如此地步,让郎朗先生非常震惊,或许他认为我们中国可不是这样的,中国学校的钢琴那都是品牌,数量极多,所以才感到震惊。我想问问郎朗先生,你去的是哪所中国学校,你去过农村的学校吗?别说钢琴,就是篮球足球都没有几个,你这样的吃惊是来源于什么样的常识得来的。

实际上在中国仍然有无数的想学钢琴的孩子们,由于家境贫困,只能买普通不能再普通的钢琴,甚至买不起钢琴,而是租钢琴用,他们这些人更需要郎朗的捐助,更希望得到郎朗的钢琴。他们比之英国的孩子更需要。

郎朗曾有两次想放弃钢琴的念头(郎朗应该捐赠钢琴惹争议)(4)

我们不想对郎朗先生苛责求全,毕竟是人家自己的钱,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钱,总之没有花你一分钱,你管得着吗?

近些年来,郎朗先生在国内开各种演奏会,为国人带来一场场音乐盛宴的同时,也是赚得盆满钵满。网友怒问:这些钱不是国人的吗?如果拿着赚国内人的钱,去捐助英国的学校,让英国人的孩子享受到高档的音乐教育,这貌似不合适吧。

郎朗曾有两次想放弃钢琴的念头(郎朗应该捐赠钢琴惹争议)(5)

现在有许多国人就是这样,在国内赚足了钱,然后跑到国外享受,还动不动捐钱,捐的不是小数目。

这些人把国人当成傻子,尽情消耗国人的感情与钱财,却总想着出国,总想着为了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以捐款捐物的形式纳投名状。

这种人我认为有必要进行严惩。

当年潘石屹向美国哈佛和耶鲁大学捐赠上千万美元,潘石屹解释说,这些捐款是用于资助在世界一流大学攻读本科的中国贫困学生,并非给单一的学校,并计划总共捐1亿美元给这个项目。在一档金星秀节目中潘石屹接受金星采访,潘石屹表示中国有钱了,帮助中国在美国留学的贫困生不可以吗?金星反驳道:那些考上哈佛耶鲁大学的学生有多少是真穷的?而中国目前基础教育还很薄弱,更需要捐助。如果有钱人给有钱人家的孩子捐助吗,那叫捐助吗?

郎朗曾有两次想放弃钢琴的念头(郎朗应该捐赠钢琴惹争议)(6)

让我说,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前有潘石屹捐赠美国高校上千万美元,今有郎朗先生价值千万钢琴。这些行为难道国家就没有一丁点的手段可以制约吗?没有一点能约束这种行为的吗?这种费用不经过国家审核吗?

我想即使西方国家比中国富裕得多,如果西方国家向中国捐赠,那么一定会经过国家审核的,这样的捐助到底是什么目的,合不合法,违不违规,对本国有没有利。只有经过一系列的审查,这钱才能捐出去的。

我奉劝一些人,请不要把国人当傻子,否则一定会被反噬的!!!

当然我说的不是指郎朗先生和潘石屹等等诸如此类的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