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

在江西省新余市,有一位亿万富翁回到老家后,便找到当地的村干部,说要把村里的房子全部拆掉。

村干部对此很是不解,后来这位亿万富翁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以后,全村人都高兴地赞同了。

这位亿万富翁就是从当地走出去的农民企业家熊水华,他带领几个兄弟一起出资了3600万元,为老家的村民盖起了18栋72套联排别墅。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1)

在房价飞涨的今天,有多少人为买房贷款,成了房奴,又有多少人辛苦奋斗一辈子,最终却连一套房子都买不上?

有不少人都羡慕熊水华老家的村民,但熊水华却说,“我只是为了完成我自己的一个心愿而已。”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熊水华自己赚了钱,却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也希望乡亲们的日子能跟着好起来。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2)

老家新貌熊坑村

熊水华的老家位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伍塘村委会熊坑村,全村一共有72户人家,生活在这里的村民都觉得特别幸福。

这里的百姓家家户户住的都是清一色青灰色的三层小别墅,每套230平米,一排又一排的崭新小洋房错落有致,门前的小径贯通房前房后,旁边还植满了树木和草皮,不远处的运动场上还竖立着篮球架,这些景象令人眼前一亮。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3)

在熊坑村的村落旁边,还有亭台楼阁、水景园林,村口的大门上面雕刻着龙的形状,上书著有“熊坑村”三个大字。

矗立在村口的这些门头全部用的都是石头,据熊水华本人介绍说,光这些门头就花了有一百多万,这个价钱还是成本价。

这个“成本价”买来的,除了门头之外,还有门口种的桂花树。

“村门口种的桂花树市场价一棵要七万块,我们花了五万买来的,还有别墅门口种的那些树,市场价两三千块钱,我们买了一千块钱。”

这些卖家之所以如此“贱卖”这些商品,是因为他们知道熊水华买这些东西都是用来做善事的,因此没有去挣他的钱。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4)

流连在村里的道路之间,还时不时能闻到一阵阵饭菜的香味。

伍塘村党支部书记邹春生同志说起,“我们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长期在外面打工,留守在家里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有些行动不方便的,煮起一日三餐来实在不容易,为此村里还特地建了一间宽敞明亮的食堂,名字就叫做‘颐养之家’,是在2013年重阳节那天正式开办的,只要是我们村里的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日三餐都可以免费在这里解决。”

“颐养之家”里面还有桌椅和电视,每天都有不少老人聚在这里打打牌、看看电视,这样大家都不感到孤单了 ,身体和精神也跟着好了起来。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5)

2013年12月8日,熊坑村正式举行了别墅的竣工典礼。

那一天,不少在外地务工的年轻人纷纷都回到了熊坑村老家,看着眼前这些亮堂的一幕,大家心里非常激动,都对熊水华竖起了大拇指。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6)

水北镇走出去的亿万富翁

水北镇被誉为新余市的“建筑之乡”,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有不少水北人在外承包建筑工程,熊坑村的农民熊水华、熊水生、熊习生、熊九仔这几个兄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中熊水华、熊水生与熊习生三人是同胞兄弟,熊九仔则是他们的叔伯兄弟,这次主要带头捐别墅的人便是熊水华。

熊水华是1975年出生的,初中毕业之后,熊水华便子承父业,跟着父亲干起了木工的活计,随后便来到了南昌的省城里做工。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7)

那个年代,每个人的工资一般也就每个月几十块钱,但熊水华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手艺,一个月最多的时候都能挣到上千块钱。

熊水华的父亲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平时村里哪户人家遇到什么困难,熊水华的父亲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因此熊水华一家在村子里的人缘极好,平时他家里有什么事情,村民也非常乐意帮忙。

不少村里的老人提起熊水华的父亲,仍旧对他的善行赞不绝口,称他是“难得一见的好人”。

受父亲的影响,熊水华心里也一直想着将来有能力,也一定要为自己的父老乡亲干些实事。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熊水华因为自己木工的工作,也逐渐接触到了基建事业。

1991年,熊水华第一次接触房地产事业。

那时候国内的房地产事业全国火热,熊水华趁着这股东风,也挣到了一百多万。

1998年,熊水华的事业又开始拓展到钢筋领域,也大大小小赚了几百万元。

熊水华的生意是自己白手起家做起来的,随着赚的钱越来越多,经商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熊水华的好几家公司一直都经营得非常不错,每年的利润也十分可观。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8)

一直以来,熊水华都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家乡,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也没忘记拉自己的老乡一把。

当年从水北镇走出来的并不止熊水华一个年轻人,同村的熊九仔也是在熊水华的帮助下才富起来的。

熊九仔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十九岁那年高中毕业之后,就开始去工地做钢筋工了。

熊水华在事业稳定之后,就开始把熊九仔带在身边,跟着自己一起做生意。

好在熊九仔也非常争气,跟着熊水华挖到了第一桶金之后,熊水华便鼓励熊九仔自己独立起来,后面熊九仔的房地产生意也做得很好,产业遍布了全国各地。

熊水生和熊习生都是熊水华的亲兄弟,也是靠着工程建设赚到了第一桶金,而后慢慢发家起步。

他们从一位卑微的打工者,再到后来的工程承包人,直到最后自己创办企业,不断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这兄弟四人在外一路打拼,一直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几人的事业也就这样越来越红火。

在不少从水北镇走出去创业的年轻人当中,熊水华可以说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

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一直以来,熊水华都非常关注家乡的发展情况。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9)

早在为家乡建别墅之前,熊水华就为老家做了不少善事,但熊水华本身就是个非常低调的人,因此每次给家乡捐钱捐物的时候,都嘱咐村里的干部不需要宣传,也不希望媒体过多关注自己。

熊坑村距离新余市的城区足足有一百多公里,算是当地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山村了。

熊水华说,每逢下雨,熊坑村的路面都会打滑,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当年走出家乡的那条泥泞的小路。

“那是一条泥土路,一到下雨天的时候,积水排不出去,水就会直接没到脚踝,遇上大雨的天气,人的整只脚都会浸在泥水里。”

熊坑村的旁边是蒙河,这条河每五年左右的时间便会发一场大水,而熊坑村位于蒙河的下游,地势低洼,因此每年遇上雨季的时候,熊坑村都免不了一场水灾。

这里的村民住的房子还是多年以前修建的那种土坯,下雨的时候还有不少房子出现漏水的情况,一旦遇上洪涝灾害,这些房屋还有倒塌的风险。

再者因为交通偏僻,因此熊坑村的村民一直都没能富裕起来,也正因为如此,不少年轻人在差不多的年纪都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外面的大城市里打工,实在是因为熊坑村真的太穷了。

2010年5月,蒙河遭受了一场难得一遇的洪水,而熊坑村更是首当其冲,整个村庄很快就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原本破破烂烂的房子更是惨不忍睹,其中还有20多户住房更是不堪洪水的压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和损毁现象。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10)

听到这样的消息,熊水华当即就从外地赶回了家乡。

看着村里面破败的场景,熊水华心里很是难过。

直到此时,熊水华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家乡真的很老了,老到都不能住人了。

也正是因为这场洪水,熊水华更加坚定了要重建家乡的决心。

熊水华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受过乡亲们的许多帮助,我父亲也一直教育我,做人不能忘本。如今我自己出息了,我就有责任去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父老乡亲,能够有机会报答他们的恩情,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11)

抱着这样的一种心愿,熊水华便联系了其他三个兄弟,提议大家一起出资,给老家的人重新修建房子,改善老家的生活环境。

熊九仔是熊水华手把手带着成长起来的人,第一个就率先点头同意了熊水华的提议,兄弟们也一致认为,“为家乡做好事是应该的”。

四兄弟俩经过细致的商量,最终决定给住在熊坑村里的每家每户都各自修上一座别墅,考虑到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年人,还要同时再把村里的居住环境也改善一下,让他们有个安心的养老场所。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12)

熊坑村村民的幸福

兄弟几人做好了决定之后,熊水华便带头找到了熊坑村的村干部和镇政府里的领导,表达了要出资为村民修建房子的事情。

熊水华提到,要建新房子,就要把村里的老房子全部先拆毁掉,把房子的事情先解决之后,再来考虑其他基础设施的事情。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13)

村干部听完熊水华的想法心里也非常激动,有领导表示,“近些年来,不少从水北镇走出去的企业家也经常给村里捐款,但像这种重建整个村庄的事情,熊水华还是当地的头一回。”

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后,为村民建别墅的事情很快就被提上了日程。

经过前后四次的村民大会,村民们最终商议出了一套别墅的建设方案,决定建18栋连体别墅,一共72套,每户半个单元3层,建筑面积两百多平方米,每户人家只需出资三万元即可,剩下的资金全部都由熊水华兄弟几人共同捐资。

其中有八户人家是村里的五保户、困难户,这些人家全部免费。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14)

经过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和测量工作,2012年3月16日,熊坑村的别墅兴建工程总算轰轰烈烈地开工了。

为了节约土地,熊坑村否定了最开始提出的建独栋别墅的设想,而是将以前危旧的老房子全部都拆除掉了,在原址上建起来4排的连体别墅,并且这些村民都各自持有对这座别墅的房屋所有权。

熊水华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些别墅将来会不会被村民卖掉的问题。

在熊水华看来,当初为这些村民修建别墅,就没有想过要他们回报自己,只是想为圆了自己一个报恩的心愿而已,因为这些村民都是当年帮助过自己的人,如果他们真的要把别墅卖掉,那自己也不会抱怨的。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熊坑村的防洪能力,整个村庄地面比之前还垫高了2.5米。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15)

这样一来,不但整个村里的房子都建得漂亮了,村民们也不必再动不动担心遭遇洪涝灾害的问题。

熊水华想着,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熊坑村的贫困问题,就要把村里的道路修好,于是熊坑村又修起来了一条条平坦宽敞的柏油马路。

后来,熊坑村还陆陆续续地又建起了食堂、篮球场、文化馆等公共设施。

为了改变乡邻的居住环境,熊水华对熊坑村的投资,从最开始计划的1800万元,追加到了后来的3600万元,村民们每户人家出资三万元便获得了别墅的产权,即便后来熊水华的投资远超最初的预算,但熊水华也并未让村民们再多出一分钱。

在这3600万的投资当中,仅熊水华一人就捐资了2620万元。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16)

不少村民感叹道,“熊坑村的村民都很穷,如果不是熊水华这几位企业家的善举,我们这些人可能一辈子连一套普通的小房子都盖不了,更别说现在这样气派的别墅了,简直就跟做梦一样,现在可真是太幸福了。”

在熊坑村祠堂的一面墙上,还挂着一副熊坑村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图,一排排整齐规划、错落有致的家园坐落于山水之间,美得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一般。

除了别墅以外,熊水华还为村里的老人建了休闲广场和卫生所,基础设施十分齐全。

熊坑村完成新建后,已经成为了一流的高标准生态、文化、功能齐全的宜居幸福新农村,如今的水北镇亦是一副花团锦簇、出门见绿的美好景色,村民们的幸福感十足。

虽然村子里的环境变好了,但直至2022年为止,留在村里居住的村民大多数都还是老人家,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村子里才能真正热闹起来。

比起以前破破落落的时候,熊坑村现在的基础设备都非常先进,家家户户都还通上了网线。

虽是如此,但熊坑村却没有几户人家家里装了电脑。

屋子里面虽然装了空调,但熊坑村的百姓还是难改以前的生活习惯,每到冬天的时候还是用那种冒着明火的煤球炉取暖。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17)

熊坑村的干部说,目前在村子里居住的都是老年人,他们在老房子里面住了一辈子了,就算后来搬了宽敞的大别墅,但以往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只要他们自己觉得舒心就行了。

熊坑村的家家户户都会养一些家禽,当初重建新村的时候,为了实现人畜分离,还特地规划出来一片土地用来建平房,专门作为饲养家禽家畜的窝棚,但直至今日,村民们仍旧习惯将自己的鸡鸡鸭鸭都圈养在自己别墅的院子里,说是只有在自己跟前看着,心里才能真正踏实。

虽然熊坑村里的硬件设施都和城市里差不多了,但村民们的生活习惯却仍然和城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18)

熊水华在担任水北商会会长后,就积极带领广大会员投身于报效家乡的活动中去,之后一个个热衷公益、报效桑梓的故事也被广泛传颂。

对于熊水华的这些善举,曾有人质疑过他背后是否和政府有什么利益交换。

对此,熊水华却坦率地说,“自己为村子出钱出力,只是单纯地为了帮助家乡的建设而已,政府既然有重建家乡的愿望,那自己会挣钱,也自然乐意回馈乡里。”

当地的政府也表示,水北镇是个传统的农业小镇,真的没有什么资源是值得熊水华拿2600万来去交换的。

再者,熊水华的公司大本营是在赣州,经营相关的税收和审批手续也跟新余市扯不上关系。

在新余市,熊水华也确实投资过两处楼盘,但早在重建新村之前,这两处楼盘也已经完工开售了,因此两者并没有任何利益上的牵连。

亿万富翁装穷回家乡看望爷爷(亿万富翁回老家)(19)

官方来源:

江西文明网:锦绣江南第一村——喜看江西省熊坑村巨变

中国江西网:“饭来张口”的幸福——探访渝水区熊坑村老人颐养之家

大江网-信息日报:新余四农民企业家建72套别墅捐给村民

新余日报:旗帜引领方向——水北商会“党建 商会”好戏连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