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1)

“泛泰主义”的幽灵

1933年,沿用了600多年国名的“暹罗”正式更名为“泰国”,但是却激起了当时中国学者和政府官员的一致反对,同时也让缅甸的宗主国英国和越南的宗主国法国极其不满。按照道理来说,一个国家更换自己的国名属于内政事物,其他国家应该对此表示尊重。但是就“泰国”这个国名本身来说,反应的却是对于印度支那及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历史的歪曲历史观和不轨的领土野心。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2)

暹罗 = Siam

这个称谓来自于梵语,古代的印度人管现今泰国的这片区域叫“Siam”,意思是“黑色的人”生活的地方,或者是出产“黄金”的土地。

到了明代,朱元璋根据这个发音册封阿瑜陀耶国王为“暹罗国王”,从这开始“暹罗”便成为了这个中国藩属国的正式官方称谓,并且每三年一次与中国进行朝贡贸易,一直到咸丰年间获得独立。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凤姐、宝玉、宝钗和黛玉等人就有过一段关于“暹罗国进贡来的茶”的有趣讨论。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与暹罗之间的朝贡贸易就比较深刻地介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因此不同于“支那”,“暹罗”这个词从一开始就不带有任何政治上的歧视或羞辱色彩。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说,发音还非常的优美。直到今天,不管是泰国人自己还是外国人,在彰显泰国优秀传统的时候,还是习惯于冠以“暹罗”的头衔,比方说: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3)

暹罗猫

那么,好端端的,为啥非把国名改成“泰国(Thailand)”呢?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4)

迷糊的泰族起源

泰族的起源从学术角度上来说,因为考古学证据和历史记载都很匮乏的缘故,一直都是由各种推测和假说所构造起来的民族史研究体系。在早先的泰族起源研究中,最为世界接受的假说认为:泰国及中南半岛上的大多数民族都由中国北部往南迁移。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5)

泰国的第一个王朝:“素可泰国家历史公园”

在泰国自己的官方历史记载中,泰族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1238年诞生的素可泰王朝,也是在这个王朝,泰文才被创造出来。而在这之前有关泰族的历史记载,都要依靠于中国历朝历代的正史和文人笔记。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6)

宣告泰文诞生的“兰甘亨石碑”

这种以中国为核心视角的历史记述,到了18、19世纪却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一时期,英国人和法国人先后开始殖民印度支那地区的缅甸、越南等国家,为了进一步扩张殖民势力,英法的学者开始积极研究这一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7)

19世纪中后期,泰国的领土已经缩小了很多。

这些学者利用并不熟练的汉语,参照中文文献,有意或者无意地塑造出东南亚各个民族其实都是来源于中国、但是由于中国历代王朝的野蛮压迫和驱赶而不得不逃难到印度支那地区的观点,进而唆使中国西南边境的各民族独立建国、离间中国政府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并为自己作为宗主国向中国西南地区进行侵略扩张提供合理的历史依据。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8)

受日本利用改国号为“泰国”

本民族的历史起源既然本身就是一本糊涂账,就很容易被人利用。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者占领泰国时期,日本为了推行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便授意和默许亲日媚日的泰国銮披汶·颂堪政府宣扬大泰民族主义。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9)

大泰民族主义,即“泛泰主义”,提出的领土诉求包括了中国的云南、广西和贵州。

泰族起源于中国的假说,迎合了大泰民族主义的需要,一时甚嚣尘上。他们捕风捉影地说,泰族起源于中国川陕地区,甚至远到新疆的阿尔泰山,因为受到汉族的压迫而南迁。他们把三国时代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说成是泰族的首领。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10)

把唐宋时期以云南大理为中心由乌蛮和白蛮建立的南诏政权,说成是泰人建立的国家,把大理称为侬塞,说成是泰族故乡。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11)

銮披汶·颂堪,这位最为反华的首任“泰国”首相本身就是一位华人,本名姓“吴”。

銮披汶·颂堪政府一方面在泰国国内推行反华排华的政策,取缔华文教育,规定某些职业只许泰人从事,不许华人和外侨问津,甚至颁布《划地区禁止外侨居留法案》。另一方面则通过泰国艺术厅厅长銮威集瓦干等人篡改泰国历史,把泰国史说成是泰族史,鼓吹“泛泰民族主义”,公然在改国号告人民书中云:“在中国居留之泰族人,与汉族比较疏远,有一部甚至划一特别区域,不受任何方面之统治。”把居住在中国、越南、老挝、缅甸和印度境内的泰族及有关民族,统统置于泰国的领导之下,“唤起泰国团结合作,领导泰族走向繁荣”。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12)

二战中,中、日、泰对峙形式

1933年谴责日本制造“满洲国”的国联投票中,泰国成为唯一投出反对票的国家。1941年,在一系列武装冲突和日本对法国的外交胁迫之下,泰国从维希法国手中取得了老挝和柬埔寨的部分领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泰国成为日本与中英争夺缅甸的后方基地,并且还时常攻打中国边境。

暹粒和暹罗的关系(不叫暹罗叫)(13)

二战结束后改回“暹罗”

虽然在战时泰国军政府作恶不少,但流亡在外的泰国自由派人士也没有停止活动,并在战后掌握泰国政权。盟国出于对自由派政府的支持,要求泰国退还战时非法吞并的领土,并且把“泰国”改回“暹罗”。

但“泛泰主义”实在是太有诱惑力,随着冷战的开始,“暹罗”加入西方阵营,成为美国对越南作战的后勤基地,二战中的銮披汶·颂堪政府卷土重来,又将国号改回“泰国”,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好在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和泰国考古界的发现,中国学者通过考古证据和历史资料的解读,提出了:泰民族的一支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的百越,和中国西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有亲缘关系,并不存在谁统领谁的问题;另外泰族的另外一支起源于泰国本地,和其他地区的关系不大。这种观点也开始慢慢地被泰国主流历史所接受。

参考资料:

[1]《泰国通史》段立生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及知识界对大泰族主义之回应》| https://m.sohu.com/n/494959385/?wscrid=95360_1;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