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独山县农村建设(贵州独山一个社区的)

5月14日,记者走进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鄢家山安置区,一栋栋漂亮的7层楼房整齐排列,令人眼前一亮。皮具厂里,“哒哒哒”作响的缝纫机前,“宝妈”们巧手缝制销往海外的箱包;菌棚中,群众正忙着采摘秀珍菇,菌香飘满社区,眼之所见,是社区蓬勃发展的产业,感受到的,是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喜悦。

贵州独山县农村建设(贵州独山一个社区的)(1)

该社区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用好用足用活平台、政策、资源优势,推动搬迁社区产业蓬勃发展,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发展目标,“产业 东西部协作”的发展样板正在形成。

协作资金注“活水”

“感谢广州的帮扶,让我们这些宝妈带娃的同时能有增收。”在社区的钧裕皮具厂里,吴阳韦一边忙碌,一边开心地说起现在的这份工作。

贵州独山县农村建设(贵州独山一个社区的)(2)

吴阳韦所在的皮具厂,由广州市黄埔区投入633万元帮扶资金建设,招引广州企业从事箱包生产,目前吸纳170余名安置区妇女和周边群众务工。

近几年来,广州对该社区产业发展的帮扶,从未间断。

贵州独山县农村建设(贵州独山一个社区的)(3)

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52.27万,建设单体10.5平方米就业车间50个,解决建档立卡脱贫户33户约50人就业;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600万,建设单体288平方米的智能化食用菌生产厂房24间,年产高品质食用菌2200吨;2021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853万元,建设农产品加工车间与海花草加工车间……2018年群众集中搬迁入住以来,在广帮资金持续注入下,社区产业从无到有,产业结构从单一到多元,群众增收方式、增收渠道逐步多样化。

“飞地”模式兴产业

引得资金“活水”,如何合理布局?独山立足搬迁群众利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将社区产业布局纳入全县产业发展大格局,创新发展模式,在补链、强链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记者了解到,钧裕皮具企业入驻后,社区创新探索“经营主体 就业帮扶车间 农户”发展模式,采取“保底分红 效益分红”的方式进行利益联接。2020年11月企业入驻至今迅速壮大,2021年年产值800余万元,2022年预计年产值2000万元。

贵州独山县农村建设(贵州独山一个社区的)(4)

2021年以来,社区创新“飞地”模式,突破地域发展瓶颈,主动盘活征而未用的土地、低效厂房等闲置资产,利用广帮资金与麻万镇共建产业园,先后建成豇豆种植基地100亩,农产品深加工厂1个、海花草加工厂一个,积极融入独山蔬菜种植、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

“在所有的投资项目中,厂房归属社区,引进龙头企业确保产业健康发展,通过‘经营主体 就业帮扶车间 农户’组织形式,采取‘保底分红 效益分红’的利益联接方式,推动多方共建、多方受益。”鄢家山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赵远盛说,2021年,鄢家山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137.53万元,其中80%用于搬迁群众分红100.39万元,20%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积累37.14万元。

多措并举稳增收

社区持续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在劳务协作上持续用力,在就业服务上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拓宽群众增收路子。

贵州独山县农村建设(贵州独山一个社区的)(5)

成立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立“社区住户信息采集”机制,推动就业服务精细化管理。先后开办挖掘机、中式面点、手工刺绣等多种适合社区群众需求的技能培训20余期,培训群众1000余名;每年举办东西部协作专场招聘会4场以上、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训8期以上;2021年推荐400余名社区群众到社钧裕皮具加工厂、菌菇生产厂、惠民超市等企业务工。

贵州独山县农村建设(贵州独山一个社区的)(6)

社区还通过房租补贴、创业补贴、小微信贷等方式助力社区居民创业,目前,已扶持电商服务站、早餐店、粮油店等27家商铺。2020年,在鄢家山自主经营电商服务站的90后搬迁户邹元江获“全国‘十三五’励志易地搬迁群众”。

贵州独山县农村建设(贵州独山一个社区的)(7)

同时,依托鄢家山社区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整合独山经开区内标准电机厂、博裕电子等企业资源优势,拓宽群众就近就业渠道。截至目前,鄢家山社区搬迁劳动力已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2021年,鄢家山社区居民委员会于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莫宇

编辑 陈庆 郭睆秋

二审 梁晓琳 施昱凌

三审 张发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