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历史演变(广东三大民系)

网上有这么一名句话说:东北三个省像一个省,广东一个省却像三个省。说的就是广东的三大民系,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在语言和文化方面都有所不同。今天我就来说说这广东的三大民系。

广东历史演变(广东三大民系)(1)

要说广东的三大民系,先得简单地说说广东的历史。太远的就不说了,先秦时期岭南地区就出现不少古国。你比如说,史书上记载,东江流域的土地上就存在过一个叫缚娄的古国,都城就在今天的惠州博罗县境内,当今考古也已证实了的。

广东历史演变(广东三大民系)(2)

在先秦时期,人们把生活在长江南部沿海地带的部落统称为“越”。居住在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被称作“南越”。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发兵五十万征服岭南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广东才正式被纳入到中原政权的版图当中来。

在古代,“越”字和“粤”字是相通的两个字,而“越”后来逐渐用来指浙江一带,为了方便区分,人们就用“粤”来简称广东省。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建立南越国。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次年南越国被灭。

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在今天的肇庆与梧州之间修筑了一座广信城,广信城就是后来划分广东和广西的最初分界线,也是广东和广西名称中,“广”字的最初来源。广信以东为广东,广信以西为广西。

广信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古代的广信城,到底是在今天的那个地方,目前是有争议的,有人考证是广西梧州市,也有人说在今广东肇庆封开县,我们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但今天的封开县城西江与贺江交汇处的东岸是有一座广信塔的。

我去过几次梧州市与封开县交界处的一个小镇,那里的人说的话虽然与广州正统的白话略有不同,但当地人稍微接触白话,学起白话来那几乎是人人无师自通,因为粤语就是那一带的语言演变过来的。

话说回来,回到正题,继续说我们的三大民系。话说秦军成功攻占了百越之地后便在当地驻扎了下来,之后在这里生活繁衍,和部分没有离开的百越人混居结合,最终形成了最早时期的广府人。

广府民系的分布区域占据了广东的半壁江山,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城市和粤西地区。广府民系使用粤语,粤语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征,拥有完善的文字体系和独有或衍生的词汇,目前,全球大约有1.2亿人在使用。

广东历史演变(广东三大民系)(3)

潮汕人则是在汉朝时才从楚国旧界方向迁移过来的,这部分汉民大部分都是战国时候楚国人的后裔。由于与广府人语言不通,文化习俗也不同,彼此冲突不断,干脆各自划分区域生活,不相往来。潮汕人分布在潮汕地区,主要是潮州、汕头、揭阳、汕尾粤东四城,他们使用潮汕话。潮汕话其实是福建闽南话的一个支系,潮汕人以其为重要的沟通纽带。全球使用潮语的人数约2500万人以上。

广东历史演变(广东三大民系)(4)

最晚到来广东的则是客家人,客家人其实就是中原人,主要是从如今河南一带迁移过来的人,他们来到广东的时间有早有晚有好几拨。其中大部分是在北宋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而一路迁徙来到广东的。

广东客家人几乎遍布全省,但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地区。包括梅州、河源、惠州全市,韶关部分、东莞樟木头,深圳龙岗等地。客家人使用客家话,在广东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的城市是广东的梅州市。

广府人性格较为温和,做事务实又不缺灵活。相对于客家、潮汕两个民系,广府人比较依恋故土。由于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因此,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

潮汕地区地人口稠密,山多地少,所以人多选择经商,历史上潮汕人抱团去海外闯荡的事例很多,因此造就了潮汕人勇于闯荡的性格特点。在当代,更是出现了李嘉诚、黄光裕、马化腾等商界巨头。相对于广府和客家人,潮汕男人有点大男子主义,而女人普遍比较温顺。

所谓先到为主,后到为客,广东客家人大都居住在山区,可耕种的土地有限,称得上是穷山恶水。因此传统的客家男人,只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埋头读书,热衷仕途,从政热情之高不逊于北方人。近代以来,很多客家人往海外发展,如今的客家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新加坡的开国总理李光耀就是客家人,祖籍梅州大埔。泰国美女总理他信是第四代泰国华裔客家人,祖籍梅州丰顺县。

如今的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城市已经不再只是广东人的地盘,而是全国不同地方的人共同奋斗的地方。作为一个身居广东工作生活多年的人,告诉你一个辨别土著广东人的方法。他们的标配是:大裤衩,小背心、花衬衫,人字拖,手拿一串房钥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